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32003)

作品数:16 被引量:145H指数:7
相关作者:彭犇王爱勤王文波郭敏张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凹凸棒
  • 5篇凹凸棒石
  • 3篇性能研究
  • 3篇阻燃
  • 3篇介孔
  • 2篇冶金
  • 2篇水热
  • 2篇黏度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相互作用
  • 2篇金属
  • 2篇浸泡
  • 2篇晶须
  • 2篇凹凸棒石黏土
  • 2篇
  • 1篇低品位
  • 1篇电炉
  • 1篇度脱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冶金科工...
  • 3篇中国科学院兰...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恩菲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中冶节能环保...

作者

  • 5篇刘晓勤
  • 5篇孙林兵
  • 4篇王文波
  • 4篇王爱勤
  • 4篇彭犇
  • 4篇张梅
  • 4篇郭敏
  • 3篇康玉茹
  • 3篇岳昌盛
  • 2篇肖殷
  • 2篇李祥高
  • 2篇王世荣
  • 2篇张继义
  • 2篇王方方
  • 2篇杨荣杰
  • 1篇李杨
  • 1篇王灿国
  • 1篇李定华
  • 1篇孙国栋
  • 1篇王珲

传媒

  • 3篇第18届全国...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第九届全国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非金属矿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Intern...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正>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吸附脱除芳香类硫化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影响其吸附脱硫性能的本质原因缺乏系统的研究[1]。以5种典型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HKUST-1、MIL-53(Fe)、MIL-53(Cr...
李玉霞刘晓勤孙林兵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脱硫构效关系
文献传递
新型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的研制
固体强碱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多种类型的反应,有望在多种反应中代替传统的液体碱催化剂,减少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成为碱催化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介孔分子筛的出现为固体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纳米尺度的孔道不仅为反应物/产...
孙林兵刘晓勤
关键词:高分散性主客体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水热合成介孔硅酸盐吸附剂被引量:9
2017年
以低品位凹凸棒石(APT)黏土为原料,在硅酸钠和氯化钙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新型介孔硅酸盐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孔结构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吸附剂的结构、形貌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反应初始Si/Ca比对产物结构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在Si/Ca比为3∶1和2∶1条件下,APT形成了介孔硅钙石型吸附剂,而在Si/Ca比为1∶1和1∶2条件下,则形成了1.1 nm铝取代托贝莫来石。在Si/Ca比2∶1条件下制备的最优硅酸盐吸附剂比的表面积和表面负电位分别达到了APT黏土的3.42和1.83倍。吸附研究表明,在Si/Ca比为2∶1条件下制备的硅钙石型吸附剂对Cd(Ⅱ)的吸附量达到了136.87 mg/g,是APT黏土吸附量的6.4倍,吸附速率也有明显提高。
王文波田光燕王丹丹宗莉康玉茹王爱勤
关键词:凹凸棒石硅酸盐水热
分子模板法合成微孔聚合物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
<正>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气候变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作为有效的分离技术,吸引着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1,2]。多孔聚合物由于同时具有多孔材料和聚合物的性质,使得其在碳捕捉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薛丁铭石耀琦刘晓勤耿建成孙林兵
关键词:模板法合成
文献传递
氧化石墨烯增强有机硅橡胶复合泡沫材料的性能被引量:11
2016年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为基质,以氧化石墨烯(GO)为增强剂和阻燃剂,制备了有机硅橡胶复合泡沫材料,考察了GO用量对复合泡沫材料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用量的增加,有机硅橡胶复合泡沫材料的密度增大,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提高,极限氧指数(LOI)增大,熔滴现象和发烟现象减弱。当GO用量为5份时,与纯MVQ相比,复合泡沫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6倍,撕裂强度提高了4.7倍,压缩强度(50%形变)提高了12.3倍,LOI由22.3%提高至26.5%,且未发生熔滴和发烟现象,阻燃性能显著提高。
李洋翟文涛张利华郑文革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复合泡沫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
An improved implementable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zeolite 4A from bauxite tailings and its Cr^(3+) removal capacity被引量:3
2016年
A simple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zeolite 4A from bauxite tailing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regarding the capacity of zeolite 4A to remove Cr(I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with relatively low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Cr(III)(5–100 mg·L^(-1)).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 method is extremely cost-effective and ca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in decrea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dumping of bauxite tailings. The Cr(III) removal capacity highly depends on the initial p H value and concentration of Cr(III) in the solution. The maximum removal capacity of Cr(III) was evaluated to be 85.1 mg×g^(-1) for zeolite 4A, measured at an initial p H value of 4 and an initial Cr(III) concentration of 5 mg·L^(-1). This approach enables a higher removal capacity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Cr(III), which is a clear advantage over the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Cr(III) by zeolite 4A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ion exchange and the surface adsorption-crystallization reaction are critical steps. These two steps collectively resulted in the high removal capacity of zeolite 4A to remove Cr(III).
Peng-cheng LeiXian-jiang ShenYang LiMin GuoMei Zhang
酸活化对甘肃会宁凹凸棒石微观结构及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HCl、H2SO4和H3PO4对甘肃会宁凹凸棒石黏土进行了酸活化处理。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BET比表面分析和Zeta电位等表征手段,系统考察了酸活化处理对凹凸棒石微观结构、理化性能以及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2.5%的酸处理就可除去白云石和碳酸盐,显著降低MgO和CaO含量。经3种酸处理后,随着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凹凸棒石样品的比表面积、外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均先增加后降低,比表面积分别在5%HCl和5%H3PO4和15%H2SO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酸活化作用使凹凸棒石表面电荷更负,不同酸作用强弱依次为HCl、H2SO4、H3PO4。酸活化样品较原土均具有更高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其中15%HCl酸活化后凹凸棒石黏土吸附量最大,为89.48 mg/g,较原土提高54.2%。
张媛尹建军王文波王爱勤
关键词:凹凸棒石黏土微观结构
石油钻杆钢冶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析出和衍变
2014年
系统分析了国内某钢厂复合脱氧工艺下Cr Mo石油钻杆钢夹杂物在EAF-LF-VD-CC流程中的析晶和衍变规律.由于铝酸盐的上浮,LF冶炼前钢中T[O]含量较低,冶炼过程中氮含量逐渐升高.电镜下钢中大尺寸夹杂物(50μm左右)只出现在LF-VD阶段,主要为低熔点的硅锰酸盐、包含Na2O的混合物和含有少量Ca O的镁铝尖晶石,中间包阶段大尺寸夹杂物完全消失.小尺寸夹杂物(<10μm)出现在精炼全过程中,主要成分是Mg、Al、Si和Ca的复合氧化物、Ca S以及二者的复合物,LF冶炼前到中间包阶段小尺寸夹杂物粒径相似,铸坯中其粒径稍微增加.随着精炼过程的进行,钢中小尺寸夹杂物的成分逐渐向复合氧化物的低熔点区域转移,夹杂物中Ca O和Mg O含量存在竞争关系.铸坯中大型夹杂物(>100μm)包括卷渣引起的复合夹杂,耐材剥落产生的Mg O-Ca O夹杂和钢液内生的铝酸盐夹杂.内生铝酸盐与精炼过程中小尺寸夹杂物成分相似,外层包覆Ca S,轧制过程中容易破碎成链状引发钻杆钢裂纹.建议适当延长VD处理后钢液的镇静时间,以去除钢中大型铝酸盐夹杂,提高钻杆钢质量.
隋亚飞孙国栋王灿国郭敏张梅
关键词:钻杆炼钢非金属夹杂物析晶衍变
天然苦咸水浸泡凹凸棒石的胶体性能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天然苦咸水浸泡凹凸棒石黏土,考察了浸泡时间对凹凸棒石黏度、流变性和悬浮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咸水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与凹凸棒石棒晶表面离子发生了交换反应,改变了棒晶的表面电荷,从而影响凹凸棒石的胶体性能。浸泡90 d后,凹凸棒石表现出最优的悬浮稳定性,浸泡180 d后,凹凸棒石的黏度从1 188mPa·s提高到2 444 mPa·s。
王方方王文波康玉茹张继义王爱勤
关键词:凹凸棒石苦咸水黏度离子交换功能材料
含钛电炉熔分渣浸出废液合成莫来石晶须及热稳定性研究
2015年
通过共沉淀-熔盐法成功地用含钛电炉熔分渣浸出废液制备出了高附加值的莫来石晶须。通过对反应原料Al/Si(摩尔比)、煅烧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合成莫来石晶须的最佳条件,即在Al/Si为3,煅烧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5 h条件下,制备出了结晶性好、尺寸均一及热稳定性能较好的莫来石晶须,其直径在20~150 nm,长度在0.5~1.5μm,长径比大于10,莫来石晶体的生长方向平行于[001]方向,沿c轴方向生长。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出的晶须能在较宽的范围内(室温~1000℃)下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
冯子好李杨张梅郭敏
关键词:莫来石晶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