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840005)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分田张鸿许哲娜陈春会商爱玲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6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民本
  • 8篇民本思想
  • 7篇统治
  • 7篇统治思想
  • 5篇政治
  • 3篇儒家
  • 3篇法家
  • 3篇《太平经》
  • 2篇政治思想
  • 2篇政治文化
  • 2篇文化
  • 2篇君权
  • 2篇皇权
  • 1篇大众化
  • 1篇道家
  • 1篇道教
  • 1篇帝制
  • 1篇心理
  • 1篇心态
  • 1篇玄宗

机构

  • 16篇南开大学
  • 2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德州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2篇张分田
  • 3篇张鸿
  • 2篇许哲娜
  • 2篇陈春会
  • 1篇商爱玲
  • 1篇姜朝晖
  • 1篇王忠春

传媒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社会历史...
  • 2篇理论导刊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国古代政治调节理论——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学说中的核心地位被引量:18
2007年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有很强的规范性,集中体现于形成了一系列限定君权的政治调节理论,诸如“以民为本”论、“汤武革命”论、“天下为公”论、“兼听博纳”论、“君臣一体”论和“道高于君”论等。各种政治调节理论都是从“立君为民”等民本思想的基本思路中派生出来的,它们与“以民为本”论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相互论证、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这些政治调节理论也属于民本思想体系,民本思想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代称。
张分田
关键词:民本思想统治思想政治学说
中国古代皇权监督机制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古代的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封驳制度,是对权力的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察、咨政、把关、制权的作用,有助于正确决策。但封建时代没有形成具有制约关系的政治法律制度,也没有分权制衡机制,因此,这些制度都受到皇权的制约,对皇权的监督是有限的。目前,构建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和体制,是党和国家监督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研究中国古代的皇权监督机制,对建立"一把手"的监督机制有借鉴作用。
陈春会
从清代“亲亲”的惩戒权问题看皇权之“尊尊”——以《刑案汇览》为主要视角
2008年
对于将王权主义推至极致的清代社会而言,宗法"亲亲"之权遭遇到了皇权"尊尊"的政治高压。在遥控整个社会机制运转的努力中,高度膨胀的清代皇权作为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轴心,不仅对家族长的滥杀权给以明确的限定,而且对其"呈请发遣"的权力实施(尤其是终止条件),都给以国家法律的严格规范与限制,从中可窥见到皇权对于族权的主导地位。
王忠春张分田
关键词:皇权族权惩戒权
试论《太平经》教育思想的人性论依据
2009年
《太平经》以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人类的本原、功能和人性的特征等方面,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主导者和教育的目的,即人类完全可以通过君师的教育提升道德水准和认识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从而提高个体的生存状态,实现群体的太平理想。
张鸿
关键词:教育思想人性论道教
略论先秦法家规范君权的政治思想被引量:6
2006年
从现存文献看,法家最先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以法治国”、“立天子以为天下”、“天下公平”、“以道正己”等政治思想命题。这表明,法家学说具有很强的思辨性、系统性、规范性、批判性,包含着相当丰富的限定、制约、规范君权的思想。对这类思想现象应给予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张分田
关键词:统治思想法家君权政治规范
秦朝统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因素——以全社会普遍意识为视角被引量:3
2006年
许多学者认为,秦制、秦皇、秦政是实行"绝对君权"乃至"极权主义"的典型,在秦始皇的统治理念中不可能有民本思想的容身之地。这种观点有失于简单化。本文依据法家明确主张"以人为本"、儒家对秦朝统治思想有重要影响、秦朝统治思想具有杂家品格和秦朝统治思想包含规范性思维等历史现象,证明民本思想的基本思路是百家共识。在秦朝,民本思想对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意识有广泛的影响,属于全社会普遍政治意识范畴。据此可以相当有把握地推断:在秦朝统治思想中包含一定的民本思想因素。由此可见,中华帝制及其统治思想有许多精致之处,很值得深入研究,全面评估。
张分田
关键词:秦朝法家儒家统治思想民本思想
论《太平经》的民本思想
2006年
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明确提出"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做了相当系统的论证。这个个案表明:民本思想不是少数儒家思想家的专利,它获得包括广大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本文从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等三个层次剖析《太平经》的民本思想体系,进而指出:它并不具有反专制的属性。
张鸿
关键词:民本思想统治思想
帝制的不断完善与民本思想的广泛传播
2009年
国家政权的尊崇与宣教、各种学派或教派的阐释与宣扬、政治思潮的激荡与播散、人际之间的互动与传承是民本思想广泛传播的主要动因。在帝制由确立走向鼎盛的演化阶段,民本思想的基本思路逐步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这种历史现象表明:许多著名学者做出的"君主专制兴,而民本思想衰"的判断与事实不符。
张分田
关键词:帝制民本思想统治思想
论早期维新派的民本思想——中西文化纽结的统一体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论述了早期维新派中西杂糅的民本思想体系:围绕着通下情这一专制政治下的传统命题,他们以西方的议院制、选举制和日报开启了体制内外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这种新民本思想通过将西方政治制度加以民本化改造,弥补了传统民本思想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并且客观上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做了铺垫。但是由于新民本思想的外源性成因,它对西学的吸收带有功利性和工具性特征,所以总体上它没有突破旧民本思想的逻辑框架,具有保守性;它中西比附的论证方式也是利弊参半,民本思想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都因此受到限制。
姜朝晖
关键词:民本思想早期维新派民主思想
唐代官吏考绩制度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唐代官吏考绩制度已较成熟。其考绩指标兼顾"德"、"才"两个方面。考绩运行机制周密,组织程序严谨,力求考绩的公正、真实、准确;考绩结果与官吏的俸禄增减、职位升迁等紧密联系,激发了官吏的工作积极性;考绩制度提高了唐朝官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春会
关键词:唐代官吏考绩制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