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4-04)
- 作品数:31 被引量:776H指数:14
- 相关作者:徐中民钟方雷李玉文王立安苏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财政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社会学更多>>
- 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流量经济分析--以铁路客运部门为例被引量:3
- 2009年
- 由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存在类质同像性,因此可应用源自生态系统的上升性理论来定量描述经济系统的增长与发展.在简单介绍了上升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关中-天水经济区铁路客流为例,对区域经济系统的上升性及其相关指标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2002—2006年的5 a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系统总吞吐量、平均相互信息、上升性指数、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系统的多样性等5项指标均保持增长态势,由此判断关中-天水经济区处于经济系统进化的初级阶段.针对该区域经济系统中存在的自组织程度低下、结构失衡等与系统进化质量相关的缺陷提出了政策建议.
- 何栋材徐中民王广玉
- 关键词:网络流量
- 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被引量:245
- 2009年
-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是一种旨在分析社会和物质环境之间多维复杂关系的框架。通过对可持续生计研究中的国外进展的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较为清晰和全面地把握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发展轨迹和重要成果,重点阐明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结构和过程的转变等组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人们如何利用大量的资本、权利和可能的策略去追求某种生计出路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规划确认和设计、规划新的项目和检查评估现有发展活动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在扶贫领域具有较强的参照和指导意义。
- 苏芳徐中民尚海洋
-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生计资本
- 农户参与生态补偿项目意愿的定量测度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从甘肃省陇南市农户的自身意愿出发,结合180份调查问卷,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项目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调查地区的农户更多地希望补偿的多种搭配方式,而非单一的资金和实物补偿;陇南市贫困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项目的可能性比不参与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22和0.14,并据此提出了今后在该类区域生态补偿项目中亟需改善的问题。
- 王立安钟方雷王静
- 关键词:退耕还林意愿LOGISTIC模型农户
- 上升性理论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12
- 2007年
- 如何定量地判断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相关学科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Ulanowicz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用上升性这个宏观指标对增长与发展进行定量描述。以甘肃省为例讨论了上升性理论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1995年甘肃省系统总吞吐量(实物型)年均增加6.30%,上升性(A)增加近2倍,但是平均相互信息却从0.460比特降到0.336比特,这表明在这8a间甘肃省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况。在1995~2002年,甘肃省系统总吞吐量(实物型)仍不断增加,但年均增加率从1987~1995年的6.30%降到2.13%,上升性(A)增加了2倍多,平均相互信息从0.336比特增加到0.499比特,这表明在这7a间甘肃省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根据Ulanowicz对系统进化阶段的划分,甘肃省在1987~2002年处于增长阶段即处于进化的初级阶段。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要实现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加强资源在部门之间的流通性及分配的公平性。
- 黄茄莉徐中民
- 关键词:网络流
- 生态补偿中有关筛选贫困参与者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随着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补偿现已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贫困参与者的资格、意愿、能力和竞争力等4个方面,回顾并分析国外生态补偿对贫困参与者的筛选过程及其阻碍因素,由此提出了国外筛选贫困参与者的研究对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启示。
- 王立安钟方雷
- 关键词:生态补偿贫困参与者
- 不同消费模式下虚拟水消费比较被引量:19
- 2009年
- 水资源是产品生产的基本、必要的投入,不同的产品消费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有着很大的影响,分析和度量这种影响作用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甘肃省1992-2005年虚拟水消费量为例,分析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量的影响作用之后,通过设定3种消费模式调整方案,并分别核算和比较了3种调整方案的虚拟水节约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4年中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在减少,与1992年相比,2005年人均消费量减少了43%;消费项目中粮食产品虚拟水消费量减少最显著,而奶类增加幅度最大;人口数据对环境影响有放大的作用,控制虚拟水人均消费量是减少虚拟水消费的关键所在;以产品链中位置低的产品替代位置高的产品,可以减少当前消费模式下的虚拟水消费量。
- 尚海洋徐中民王思远
- 关键词:虚拟水产品链
- 环境公平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30
- 2009年
- 环境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是指人类社会在资源消费和生态健康等方面实现代内和代际公平,其核心在于优先考虑当前处于劣势的群体,本质在于要求所有人都拥有健康的环境,公平地分享地球资源。从代内和代际2个方面阐述了环境公平性理论的内涵,并从环境质量公平性、资源环境公平性和公平性评价方法3个方面总结了当前环境公平性研究国内外现状和进展,并分别分析了这3个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解决环境公平问题指出研究的重点方向。
- 武翠芳姚志春李玉文钟方雷
- 关键词:环境公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环境质量资源环境
- 社会资本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被引量:21
- 2007年
- 社会资本是促使人们参加集体活动的规范、网络和社会制度.参考国际上社会资本定量评价方法,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构造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相结合的社会资本指数,对黑河流域各地区微观水平的社会资本作了相对评价.黑河流域社会资本整体水平不高,只有7%乡镇的社会资本指数在80以上的,32%的乡镇在50~80之间,61%的乡镇在50以下.整体上黑河流域社会资本水平上游高于中下游,认知型社会资本高于结构型社会资本,城市社会资本水平高于农村,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社会资本水平高于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水资源社会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 李玉文徐中民
- 关键词:社会资本黑河流域
- 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被引量:16
- 2007年
- 生态足迹是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之一,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通过展示实际的土地资源在部门间的流动与分配,直接勾勒了部门间的联系.介绍了生态足迹投入-产出的计算方法,以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计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为8.73×107hm2,接近2002年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2倍;流出足迹为1.28×107hm2,流入足迹为2.28×107hm2,流入足迹高于流出足迹近一倍;生态足迹流入占生态足迹最终需求的26%,表明甘肃发展对于进口的依赖很大.
- 尚海洋徐中民
- 关键词:生态足迹投入-产出分析
- 干旱区绿洲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评价研究——以张掖市为例被引量:3
- 2009年
- 退耕还林,重建生态环境,是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切入点.退耕还林工程是通过把原本是林地或草地的耕地恢复成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使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最终成为健康的生态系统,从而使当地生态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发展.从此目标出发,抛开经济利益而从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社会心理影响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干旱区内张掖市的退耕还林绩效.结果表明:2002—2004年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执行效果较好,其中生态系统在数量上恢复较好的乡镇有明花乡;生态系统在质量上恢复较好的有明花乡和平川镇;工程执行过程中居民保护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的有民联乡和霍城镇;人们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明花乡.总体上看,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绩效最好的是明花乡,其次是平川镇,最差的是永固镇,其余处于中间水平.最后,在分析张掖市退耕还林绩效差异基础上,针对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绩效提出一些建议.
- 李玉文徐中民
- 关键词:退耕还林绩效干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