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FX021)

作品数:33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谭波仪喜峰李晓沛李小珍张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宪法
  • 7篇法治
  • 4篇行政
  • 4篇权力
  • 3篇事权
  • 3篇物权
  • 3篇法律
  • 3篇法权
  • 2篇制宪
  • 2篇制宪权
  • 2篇司法
  • 2篇自然法
  • 2篇宪法保障
  • 2篇宪法实施
  • 2篇财权
  • 2篇大部制
  • 1篇地方分权
  • 1篇地方立法权
  • 1篇地方债
  • 1篇地方债务

机构

  • 23篇河南工业大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22篇谭波
  • 5篇仪喜峰
  • 1篇张涛
  • 1篇李松刚
  • 1篇陈维松
  • 1篇李小珍
  • 1篇邢群
  • 1篇张振宇
  • 1篇刘正义
  • 1篇李晓沛

传媒

  • 4篇广州大学学报...
  • 4篇河南工业大学...
  • 3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理论月刊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求是学刊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价格月刊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知识产权
  • 1篇学习论坛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财政监督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江西青年职业...
  • 1篇财会月刊(下...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市场经济与价...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机制比较研究——以500份调研问卷为缘起被引量:1
2013年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是一个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深远话题。而要从根本上造就这一格局下不能完全凭空臆造,国外的制度比较借鉴、本国的国情问题考证,一样都不可或缺。通过对国内基层行政部门的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呼声与关键;通过对国外制度的类型化分析探讨了我国制度改革所处的阶段与位置。结合两者,合理设定了我国的改革路径、方向与远景。
谭波
关键词:财权事权宪法保障
粮食流通管理的“大部制”模式研究——以《粮食法》立法为突破被引量:2
2012年
"大部制"作为一种行政改革趋势在我国已经逐步铺开,其中内含的决策与执行分开势头日趋明显,而且存在于两项权能本身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粮食流通领域的"小部制"管理体制及其问题需要得到改观,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亦不难确认,"大部制"改革思路需要在未来的粮食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关系务必得以定位。
谭波
关键词:大部制
地方粮食行政体制改革的法治探路——以机构设置为视角
2016年
地方粮食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体行政体制改革现状的缩影,机构设置则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肯綮。行政过程中"决策"与"执行"分开是当下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主线,职能整合与机构整合并行,法治路径则是贯彻改革主线的基础策略。合法原则、比例原则、地方立法强化原则和中央改革适度带动地方原则是法治路径的具体变现。
谭波刘正义
关键词:法治
论环保“大部制”的构建及其法治反思——决策与执行的二元视角被引量:2
2015年
"大部制"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应该被赋予广义的内涵。决策与执行是一个良好的观察视角。观察西方国家的环保机构设置,不难发现其中的"决策–执行"分开的这种潜在趋势。以决策权的集中与执行权的社会化及专业化为主线,整个改革必须在法治的环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方能保证制度改革的最终效果。
谭波
关键词:法治
我国地方立法制度的宪政定位与完善被引量:4
2012年
我国地方立法在宪法中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现",较大的市"的宪法地位不明确。这种不明确导致地方无法参与到中央立法的有效博弈之中,同时也影响了中央立法本身的施行和中央与地方争议的有效解决。对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应该体现民主参与、维系国家稳定、分权和利益均衡的原则。在具体的宪政制度设计上,需要在宪法中确立地方立法的地位及约束机制,规范地方立法主体的增补和清退机制,强化地方立法的自主度和优势。
谭波
关键词:宪政制度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架构及其责任解析被引量:4
2015年
作为权力约束制度的一种,宪法宣誓制度在当前宪法程序强化的背景下可以系统建构。目前对该制度的认识还没有深入到全面、专业化的程度。从对世界范围内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制度元素的结构,研究相近文化背景下的制度对比有利于宪法宣誓观念的树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终极需求仍在于诚信强化与责任落实。
谭波
论我国副省级城市的法治发展去向——以《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为例
2013年
在中国,如何建立行政区域,如何进行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是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而副省级城市这样一个行政化概念,在宪法中并未有所提及,其存在就要经历从法制到法治诸多方面的探索。法治发达国家对于城市的法律地位大多给予高度的重视,有明确的立法规定来平衡权力的央地配置,以期获得制度化的平衡。
郑秋钰
关键词:地方立法权地方分权
论我国经济特区立法的改革路径被引量:2
2013年
作为具有特色的地方立法,我国经济特区立法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挥了多年重要助推作用之后显现出自身发展的瓶颈。其制度改革需求可从改革前提、手段、趋势和目标方面加以甄别判断。从改革的具体进路上,可以通过对其授权的监督控制和对其行使过程的规范及权力本身的灵活运用上加以完善。
谭波黄琰
关键词:经济特区
两大法系背景下宪法程序性比较及其启示——以宪法权利保障程序为例
2016年
两大法系背景下的宪法权利保障对比可以成为观察宪法程序性的重要视角。程序理念的融入对国家立宪与修宪有着先入与持续的影响,宪法程序对人身权利的关注更使其联系和表现于刑事诉讼化的程序之中且内容具体,司法救济渠道的入宪亦使宪法权利获得了程序性的补强。在上述诸方面的缺失则可成为我国宪法程序性攻坚和改观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效果可期。
谭波
关键词:法系宪法程序性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研究——以建设我国地方物权制度为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中央政府对自然资源代行国家所有权,但是只能由地方政府直接占有自然资源,然而地方政府缺少产权主体的地位,不可避免导致央地关系的冲突。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制度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中央和地方之间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地方物权制度有利于央地关系的和谐。通过完善宪法、物权法、矿产类法律和地方立法可以完成对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地位的"确权"。
李松刚
关键词:国家所有权自然资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