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045)
- 作品数:24 被引量:164H指数:7
- 相关作者:贺达汉张大治刘军和石云杨芳更多>>
-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黄淮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被引量:26
- 2009年
- 利用Biolog EcoplateTM技术通过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沙米、白沙蒿、柠条、沙冬青和人工乔木林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以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有显著的差异(P<0.01),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种类也存在差异,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糖类是其主要的碳源利用类型。在Biolog ECO板培养基接种培养96 h后,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示,物种丰富度指数(R)和均匀度指数(EH)差异显著,Shannon指数(H′)差异不显著。
- 毕江涛贺达汉沙月霞黄泽勇
- 关键词:植被类型
- 荒漠草原柠条林地黑胸茧蜂对豆荚螟的追踪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对豆荚螟寄生蜂———黑胸茧蜂Bracon nigrorufum Cushman与豆荚螟Etiella zinchenella Treitschke在空间分布、生态位、豆荚螟密度与寄生率的关系等寄生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胸茧蜂与豆荚螟不但在柠条林间的分布型十分吻合,且在单株柠条植株上的分布也相似;在树冠上、中、下3层中,均以上部聚集度最大、密度最高;在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中,均以南方聚集度最大、密度最高。树冠上层黑胸茧蜂的寄生率高于中、下层,东面寄生率高于其他3个方位;豆荚螟密度与黑胸茧蜂寄生率为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二者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和种间竞争系数较大,说明黑胸茧蜂对豆荚螟有较强的追随关系,控制力较强。
- 洪波辛明张大治杨芳贺达汉马世瑜
- 关键词:豆荚螟
- 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与林草配置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以彭阳县为例,根据退耕还林(草)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相关的坡度、坡向、土壤侵蚀、水系和居民地等多源数据的GIS空间分析,科学合理地选择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使林草配置模式选择科学化,为宁南山区及宁夏全境内的退耕还林后续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范例。
- 石云
- 关键词:GIS退耕还林(草)
- 美国杏李园主要害虫与天敌类群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应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杏李园主要害虫与天敌间的相互关系,在未受干扰的自生园中,害虫亚系统与天敌亚系统间第一典范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天敌亚系统中瓢虫类、草蛉类与主要害虫蚜虫类,螨类的数量变动规律一致,而蜘蛛类与主要害虫的数量关系不密切,化防园内主要害虫与天敌间的典范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永平,这表明未受干扰的自生园和生防园内,害虫与天敌亚系统间存在着有效的数量反馈机制,天敌对害虫具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而化防园内,害虫与天敌间的数量反馈机制因农药干扰而失调,生态平衡受破坏。自生园和生防园害虫与天敌主要类群间具正相关关系。害虫亚系统中,蚜虫类贡献最大,其次为山楂叶螨和李小食心虫:天敌亚系统中蜘蛛和瓢虫贡献最大,其次为瓢虫类和草蛉类,草蛉类贡献最小,说明蜘蛛类、瓢虫类与主要害虫的数量变动规律一致。而草蛉类与美国杏李园主要害虫的数量关系不密切。
- 刘军和贺达汉
- 关键词:美国杏李害虫天敌
- 甘草种子害虫的幼虫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采用5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并应用幂法则和回归分析法,得出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 Faharaeus)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甘草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gtycelizae Nikolskya)的空间分布型既属于负二项分布也属于核心分布,甘草种子害虫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得出田间幼虫不同密度时的理论抽样数。
- 杨芳贺达汉张大治
- 关键词:抽样方法
- 基于地统计学的柠条豆象种群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柠条豆象卵块及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方法]应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调查柠条豆象卵和幼虫数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柠条豆象卵块和幼虫种群最优拟合模型为圆形模型,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变程范围分别为18.899~62.922和13.464~47.455。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对柠条豆象卵块与幼虫种群分布进行模拟,显示其分布均具有明显的聚集团块,斑块核心区聚集强度明显高于边缘,且具各向异性,西南至东北方向聚集强度高于东南至西北方向。[结论]柠条豆象卵块和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增加柠条林中柠条的株距和斑块破碎化对柠条豆象的种群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陈小蔚张大治贺达汉范玉婷
- 关键词:柠条豆象地统计学
- 甘草种子害虫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通过对宁夏盐池高沙窝和永宁征沙渠的野生、人工种植甘草田进行调查和室内剖种观察,统计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害虫种类及其数量,分析研究甘草种子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生活史,并提出甘草豆象和甘草种子小蜂的防治适期.
- 钱锋利张治科南宁立杨彩霞贺达汉张蓉
- 关键词:甘草种子害虫生物学特性生活史
- 小尺度下柠条林破碎化生境对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一般认为,景观斑块面积和破碎化对物种丰富度和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在宁夏中部荒漠地区,天然柠条林和人工柠条林地交错排列,形成点、片、带状等大小不等的斑块性分布,表现为典型的破碎化斑块格局生境特征。本文采用巴氏罐诱法调查了在小尺度下荒漠景观人工柠条林破碎化生境不同斑块内地表甲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共获得10科20属29种地表甲虫,其中拟步甲科昆虫占绝对优势,阿小鳖甲Microdera kraatzi alashanica Skopin、克小鳖甲Microdera kraatzi kraatzi(Reitter)为优势种。Rarefaction曲线显示较大面积的斑块有较多的物种多样性,但群落多样性指数各斑间块差异不显著。利用斑块面积对物种数-个体数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地表甲虫的物种多样性受斑块面积的影响,生境破碎化会导致地表甲虫多样性下降。
- 张大治马艳李岳诚于有志贺达汉
- 关键词:地表甲虫昆虫多样性生境破碎化
- 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决策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以彭阳县为例,根据退耕还林(草)原则,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15°坡以上耕地、未利用土地的数据,进行与退耕还林(草)决策相关的坡度、土壤侵蚀、水系等多源数据的GIS叠加分析,确定了彭阳县退耕还林(草)的区域,将退耕还林(草)的任务落实到了具体的地块,并将退耕区域划分为急需退耕区、后续退耕区、规划退耕区三个级别,以指导退耕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
- 石云焦超卫米文宝刘万青
-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GIS
- 西藏砂生槐林地豆荚螟幼虫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4
- 2010年
- 应用不同的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Iwao法,测定和分析了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而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砂生槐植株内的水平方向上,以南向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北向的虫口密度最小,聚集度最低,各方向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砂生槐植株的垂直方向上,以上层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各层次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 王文娟方江平刘一岑汪波
- 关键词:砂生槐豆荚螟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