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横向合作研究课题

作品数:33 被引量:177H指数:7
相关作者:王丹张志伟张冬雪李卫锋黄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1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7篇电子电信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诱变
  • 5篇诱变育种
  • 5篇育种
  • 5篇植物
  • 5篇唐菖蒲
  • 3篇电子束
  • 3篇折变
  • 3篇离体培养
  • 3篇观赏
  • 3篇观赏植物
  • 3篇光折变
  • 3篇核技术
  • 3篇发光
  • 3篇百合
  • 2篇单分散
  • 2篇单分散性
  • 2篇电泳
  • 2篇电子束辐射
  • 2篇短脉冲激光
  • 2篇生长发育

机构

  • 19篇西南科技大学
  • 18篇中国工程物理...
  • 4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成都精密光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3篇王丹
  • 9篇张志伟
  • 7篇张冬雪
  • 5篇李卫锋
  • 4篇孙连来
  • 4篇唐永建
  • 4篇罗炫
  • 4篇黄海涛
  • 4篇方瑜
  • 4篇张林
  • 4篇蒋晓东
  • 3篇屈玉峰
  • 3篇张庆军
  • 3篇曹林洪
  • 3篇陈姝帆
  • 3篇程新路
  • 3篇吴卫东
  • 3篇何英杰
  • 3篇王鹏
  • 2篇朱方华

传媒

  • 11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北方园艺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物理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菖蒲电子束诱变作用同功酶及SDS-PAGE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探讨电子束对唐菖蒲诱变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唐菖蒲的影响;用能量为3MeV的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唐菖蒲"江山美人"和"超级"球茎,对不同处理植株的过氧化物酶、酯酶、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同功酶及SDS-PAGE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功酶及SDS-PAGE与对照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辐照剂量的改变,出现了多种变异形式,变化与形态学变化相一致,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同功酶及SDS-PAGE谱带带型,数据分析使用SPSS11.5,采用单匹配相似系数组内连结分层聚类,分别得到了2品种的聚类树状图,图中显示,"江山美人"被分成了3个组:其中2组分别为200Gy处理材料和240Gy处理材料,另一组包含了小于等于160Gy剂量处理材料及对照;"超级"被分成了3个组:其中2组分别为对照和240Gy处理材料,另一组包含了小于等于200Gy的各处理材料。由聚类分析可以看出"江山美人"比"超级"有更强的电子束耐受性。试验表明,电子束辐照对植株能诱导明显的变异,试验为快中子诱变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王丹张志伟张冬雪林绍森匡猛
关键词:电子束唐菖蒲同功酶SDS-PAGE电泳
紫外臭氧处理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表面化学镀镍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微球表面进行紫外臭氧的处理,改善了镍层在微球表面的沉积性,经紫外臭氧处理的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通过红外图谱和红外图像表征,用扫描电镜测量处理前后的镀镍微球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臭氧联合处理后,微球表面被氧化,同时接入了氨基,且处理过的微球镀镍后的结合力和表面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得出用紫外臭氧表面改性的方法可以提高塑料微球和金属壳的结合力。
匙芳廷李波刘一杨陈素芬江波
关键词:化学镀镍红外图像
保持球对称的相容流体算法的构造
2013年
重点研究如何在二维柱坐标系中保持流体运动的球对称问题.该问题需要对整个流体算法做细致的分析与设计,从而获得不同的方法.基于Caramana介绍的修正压强梯度算子构造了保持球对称的相容流体算法,该算法还包括了边人工粘性方法、子网格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预估步与校正步相结合的策略.并且,考虑了总能量的守恒性,讨论了网格节点质量保持不变的必要性,以及基于相容格式证明了边人工粘性的耗散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已知数据的比对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稳定性.
林雉伟江少恩
关键词:球对称
荷兰百合索尔邦的离体组织培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寻找荷兰百合索尔邦最佳离体培养途径,大幅度提高其繁殖速度。[方法]利用荷兰百合索尔邦的不同组织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进行不同分化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分化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索尔邦百合鳞片诱导出芽效果的影响,不同部位的百合鳞片对诱导出芽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百合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和生根与移栽等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组培荷兰百合索尔邦以鳞茎为最佳外植体,以MS+6-BA 2.0mg/L+IAA 1.0mg/L的培养基诱导丛生芽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96.7%;鳞片诱导中鳞茎中部表现出较大的器官发生潜力;百合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1.0mg/L+IAA 0.4mg/L培养基为宜,组培苗在MS+IAA 0.5mg/L的培养基中较易生根,生根时间约25d。[结论]该研究为百合的辐射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陈学林李卫锋黄海涛
关键词:百合
脉冲激光气相沉积法制备钴纳米薄膜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钴纳米薄膜,分析和讨论了不同背景气压和脉冲频率对钴纳米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及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背景气压下,等离子体羽辉自身粒子之间的碰撞占主导作用,容易形成液滴;在较高背景气压下,等离子体羽辉边缘粒子和背景气体粒子之间的碰撞占主导作用,容易形成小岛并凝聚成微颗粒;在4Hz的脉冲重复频率和5Pa背景气压下生长出单分散性良好的钴纳米颗粒。
张超吴卫东程新路杨向东许华陈志梅唐永建孙卫国陈正豪周岳亮何英杰谢军
关键词:单分散性
低T_g双功能型光折变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发光特性
2013年
以不同比例的重氮盐分别与聚双(N-羟基己氧基咔唑)磷腈(P-1)进行偶合反应,得到了一组以咔唑和对硝基偶氮咔唑为官能团的双功能型光折变聚合物P-2,P-3和P-4,用31 P NMR,1 H NMR,IR,TG,DSC和UV-Vis光谱对该组聚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以325nm的激发波长对P-1,P-2,P-3和P-4进行固体荧光稳态发射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d≈300℃)和较低的玻璃化温度(Tg≈30~40℃),P-1具有良好的荧光活性,硝基的引入,导致P-2,P-3和P-4的荧光发生不同程度的猝灭,咔唑与对硝基偶氮咔唑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排列的都会对其荧光性能产生影响。
屈玉峰方瑜许良孙连来杨睿戆罗炫曹林洪刘红婕黄进蒋晓东
关键词:咔唑聚磷腈光折变光致发光猝灭
苝/酞菁衍生物薄膜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真空沉积法制备了茈类和酞菁类衍生物的单、双层薄膜.并对其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形貌表征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这些薄膜的表面光滑、平整。在450-750nm有宽而强的吸收,虽然单层薄膜有较强的吸收,但是复合双层薄膜却表现出很强的荧光淬灭。这符合靶丸高压缩内爆对激光烧蚀均匀化的要求。
王鹏张海连张林
关键词:涂层酞菁
核技术在观赏植物诱变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58
2004年
本文介绍了对观赏植物核技术诱变育种状况 ,包括诱变的手段、种类、处理材料及辐照剂量和辐照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 ,并指出了观赏植物核技术诱变育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王丹任少雄苏军李卫锋王熙
关键词:观赏植物诱变育种核技术辐照剂量
植物突变遗传资源分析与鉴定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综述了植物突变遗传资源的分析与鉴定研究进展,包括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等技术,比较了这些标记技术的特点,并展望了突变遗传资源的分析与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向。
张志伟王丹张冬雪
关键词:突变遗传资源
电子束辐射唐菖蒲球茎对M1叶片的影响初探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探讨电子束对唐菖蒲诱变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叶片的影响;用能量为3MeV的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唐菖蒲"超级"球茎,对其M1代的叶片进行了研究。光合作用率,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在低剂量时变化均不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辐照对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并达到0.05的显著水平;通过对电子束处理后唐菖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表明,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发生了变化,并且叶绿素a含量在240 Gy处理后达到最大值,且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高剂量处理的M1代植株表皮毛与气孔结构均发生改变,叶表面组织特征明显排列杂乱不规则。由此表明,电子束辐照对唐菖蒲叶片的形态与生理均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张志伟王丹张冬雪乔光明贾举庆赵俊凌
关键词:唐菖蒲叶片光合特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