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基金

作品数:44 被引量:135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文建姚庆高李青何源马力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理学
  • 9篇生物学
  • 6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重离子
  • 4篇英文
  • 4篇诱变
  • 4篇重离子束
  • 3篇原子
  • 3篇CR
  • 3篇超导
  • 3篇12
  • 2篇代数
  • 2篇当归
  • 2篇电弧法
  • 2篇电子束辐照
  • 2篇原子力显微镜
  • 2篇衰变
  • 2篇甜高粱汁
  • 2篇铁轭
  • 2篇重离子辐照
  • 2篇离子辐照
  • 2篇裂变
  • 2篇酵母

机构

  • 44篇中国科学院近...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定西地区旱农...
  • 1篇大阪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2篇李文建
  • 6篇吴巍
  • 6篇李青
  • 6篇姚庆高
  • 5篇卞文龙
  • 5篇马力祯
  • 5篇何源
  • 4篇李占奎
  • 4篇李希国
  • 4篇肖国青
  • 4篇宋建军
  • 4篇张保国
  • 4篇李强
  • 3篇颉红梅
  • 3篇刘敬
  • 3篇董喜存
  • 3篇刘青芳
  • 3篇张崇宏
  • 3篇靳根明
  • 3篇张丽卿

传媒

  • 19篇原子核物理评...
  • 6篇高能物理与核...
  • 6篇核技术
  • 3篇Chines...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离子束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被引量:17
2001年
重离子束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系统等 .前者是实现重离子束适形放射治疗的硬件设施 ,后者为适形治疗的软件支撑系统 ,两者缺一不可 .鉴于重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在物理学及生物学效应上表现出的特殊性 ,重离子束治癌中特别引入了面向生物学效应的适形治疗和束流的正电子断层在线监控技术 .
李强卫增泉李文建温小琼党秉荣
关键词:重离子束适形放射治疗生物效应
碳剥离膜寿命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碳剥离膜用交流电弧法或者直流电弧法来制备,也可用交直流电弧来做多层膜。对不同制备方法和结构的碳剥离膜寿命进行了测量,所测膜的厚度为19μg/cm2。对影响膜寿命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制备方法和碳膜结构。测量结果表明用直流电弧所做的碳膜寿命比交流电弧所做的长。
张宏斌卢子伟赵永涛李占奎徐瑚珊肖国青王瑜玉张玲李龙才房燕
TILLING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辐射诱变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11年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简称TILLINC)是一种全新的、高通量和低成本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近年来,随着突变筛选技术的革新,TILLING技术平台日趋多元化,使得TILLING技术的操作更为简单、快速,并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研究领域。简要介绍了TILLING技术平台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初步探讨了将辐射诱变处理与TILLING高通量筛选相结合在诱变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杜艳余丽霞刘青芳周利斌李文建
关键词:诱变育种
3D Quench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CR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Strand
2008年
The CR superconducting magnet is a dipole of the FAIR project of GSI in Germany.The quench of the strand is simulated using FEM software ANSYS.From the simulation,the quench propagation can be visualized. Programming with APDL,the value of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normal zone is calculated.Also the voltage increasing over time of the strand is computed and pictured.Furthermore,the Minimum Propagation Zone(MPZ)is studied. At last,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and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normal zone,and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temperature on quench propagation are studied.
吴巍何源马力祯李青姚庆高卞文龙夏佳文
关键词:FEMAPDL
Optimization of Magnetic Field for CR Dipole Magnet被引量:3
2008年
High homogeneity of the CR (collector ring) dipole magnet for FAIR (Facility for Antiproton and Ion Research) project at GSI is essential.The two optimized and analysis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In order to obtain an ideal integral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the complicated end chamfer has been designed.By chamfering the removable pole,the distribution tolerance of high magnetic field is optimized to±2×10^(-4).The method of adding a mirror plane is suitable for the high magnetic field and it doesn't fit the low one.The OPERA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dipole magnetic field.
姚庆高马力祯何源李青吴巍卞文龙袁平詹文龙
关键词:CHAMFEROPTIMIZATION
液滴室内的氢液滴超冷条件下的结晶(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液滴室内超冷现象的存在使得氢微球在自身温度低于其三相点温度的情况下依然处于液态。这可能导致液滴在真空注入过程中发生碎裂。结合液氢的超冷知识,对液滴室内的氢液滴进行了热力学模拟,理论上提出了利于氢液滴尽快冷却成固体小丸的最佳实验条件,即保持液滴室内氦背景气体和氢蒸汽的压强尽可能低,并将液滴室长度延长到6 cm以上。
李占奎魏计房戎欣娟袁小华
冷铁轭超导螺线管磁场的优化设计
文章介绍了冷铁轭超导螺线管磁场的优化设计.运用各种优化方法结合有限元磁场计算软件opera,依次对主线圈、冷铁轭、端部垫补线圈进行优化设计,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李青马力祯何源吴巍卞文龙姚庆高
关键词:正交试验设计
He注入单晶Si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沿Si的(100)面注入He离子,能量为30keV、剂量为5×1016ions/cm2。注入后样品切成几块,在真空炉中分别做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从600℃到1000℃,退火时间均为30min。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各个样品表面形貌的演化。发现样品表面形貌与退火温度相关联。假设在气泡中He原子与空位的比值很高,导致样品内部存在高压的He泡,从而使样品表面形貌发生变化。探讨了在Si中He泡随退火温度的演化和He原子在材料中的释放机制及其对表面的影响。
李炳生张崇宏杨义涛周丽宏
关键词:离子注入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
利用Garfield程序模拟Micromegas探测器增益和位置分辨特性(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Garfield气体探测器模拟程序模拟了不同条件下Micromegas探测器的增益和位置分辨特性.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提高探测器位置分辨和增益的有效途径.该工作不仅可以优化气体探测器结构设计,缩短实验周期,而且还能极大程度的节约经费.
张小东陈绪涛张毅杨贺润徐瑚珊段利敏李春艳李祖玉
关键词:气体探测器
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2年
不同衰变方式和半衰期的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领域有不同应用。本文评述了自 2 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LBL实验室首次产生高能放射性核束以来 ,世界范围内利用放射性核束开展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情况 ,并提出了一些可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 (RIBLL)和将要建成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 (HIRFL -CSR)装置上进行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设想。
李强卫增泉
关键词:放射性核束重离子束生物医学核医学放射性药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