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文华张春爱更多>>
-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AVP水平与高原习服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高原低氧习服的关系。[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24,48,72h和1周、1个月组,即A、B、C、D、E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西安地区,海拔5m)。试验组分别由西安用汽车运至试验地区,A组为耗时24h带到青海格尔木(海拔2700m),B组为经过48h带到西藏唐古拉(海拔5000m),C、D、E组分别经72h、1周和1个月均带到西藏那曲(海拔4500m)地区,并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VP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血浆AVP浓度在初入高原后呈上升趋势,随后下降,在48h达到最低,后逐渐回升,至1周时已经接近对照组水平,1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结论]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血浆AVP的浓度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这可能与机体缺氧程度及高原低氧习服过程有关。
- 李文华
- 关键词:高原低氧AVP
- 高原低氧对大鼠心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背景:研究表明快速进入高原地区时,机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心肺损伤较显著。目的:观察低氧习服对高原低氧大鼠心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别为进行高原低氧干预1,3和30d,并设置对照组。3个高原低氧组由海拔5m的西安途中耗时1d带到海拔2700m的青海格尔木地区、途中耗时3,30d分别带到海拔4500m的西藏那曲地区,观察各时间点心肺标本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急性高原低氧1,3d组肺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性肺水肿,其心脏组织光镜下大鼠各室壁心肌细胞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浊肿、空泡变性、溶解坏死及间质水肿等,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肌原纤维溶解,细胞内外水肿等,急性高原低氧3d上述改变右室壁较左室壁明显,而低氧习服后高原低氧30d组间质性水肿和则肺水肿明显减轻。结果证实,高原急性缺氧可造成大鼠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型肺水肿,并引起以右心室为主的全心性损伤,经过高原低氧习服后心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
- 张春爱李文华
- 关键词:习服高原低氧电镜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