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50037)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作者:赵永胜赵树芬更多>>
- 相关机构:玉溪师范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语言文字述论
- 2014年
- 缅泰跨国民族绝大部分拥有自己的语言,部分还拥有文字。不同的民族及其支系语言差异较大,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平原民族孟人、泰人、掸人的语言文字系统较为发达。缅甸大部分山地民族的语言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而泰国山地民族语言受政府语言政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
- 赵永胜赵树芬
- 关键词:跨国民族语言文字
- 泰北山地民族的社会组织与社会运行
- 2014年
- 泰北山地民族是泰国非泰语少数民族的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氏族或家族是泰北山地民族社会组织的重要单位。村寨是绝大多数山地民族的顶层社会组织。除泰国政府的基层管理体系外,山地民族村社通常还存在一套世俗管理系统,民族头人和宗教领袖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一定行政管理权,传统社会规范和习惯法在各民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北山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泰国政府对山地民族整合的初见成效,为泰国政府有效利用山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机制中的正面因素创造了条件。
- 赵永胜
-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运行
- 缅甸与泰国跨国山地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2010年
- 缅甸与泰国山地民族跨国分布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孟人和拉佤人在泰语民族入主缅泰边境地区之前是当地至少是泰北地区的主要居民,克伦人也较早进入了该地区。随着拉祜、阿卡、傈僳、苗、瑶、克木、崩龙等民族的不断迁入,至20世纪80年代,缅泰山地民族的跨国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 赵永胜
- 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服饰的功能
- 2016年
- 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服饰是人们在适应自然、适应社会和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其功能可归纳为三大方面:自然功能、社会功能与历史文化功能。缅泰跨国民族服饰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要,也反映了各民族的审美观念及其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区分各缅泰跨国民族及其支系和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尺,并在多种社会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于缅泰跨国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 赵永胜
- 关键词:跨国民族
- 缅甸与泰国崩龙人的民族学考察被引量:1
- 2015年
- 崩龙人(德昂族)是一个跨中、缅、泰三国而居,人口主体在缅甸的民族。缅甸和泰国崩龙人主要分勃莱人、休人、卢迈人三大支系,其经济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茶叶种植、生产在崩龙人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父系继承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是崩龙人家庭的主要组织形式,家族和村寨在崩龙人社会中亦具有重要作用。掸人、缅人、克钦人等民族的社会文化对崩龙人产生了重要影响。掸人对崩龙人的影响尤为深远,崩龙人从掸人那里借鉴了佛教和生活方式,崩龙人的茶叶等特产,则丰富了掸人的社会生活。崩龙人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服饰文化尤为独特,是划分崩龙人各支系的重要标准,也是崩龙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 赵永胜
- 缅甸与泰国的跨国民族孟人及其分布
- 2012年
- 孟人是缅甸与泰国的重要跨国民族之一。关于孟人的渊源流变与历史发展,国内学术界已形成许多成熟的结论,但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还有进行拾遗补缺之必要。因此,从其跨国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人口、生产方式、社会生活、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 赵永胜
- 关键词:跨国民族孟人
- 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的种类、分布和人口被引量:8
- 2011年
- 关于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的种类,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作者通过爬梳资料和实地考察,认为缅、泰跨国民族至少有18个,主要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的六个语族,并对这18个跨国民族的分布与人口等情况做了初步探讨。
- 赵永胜
- 关键词:跨国民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