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12102310314)
- 作品数:18 被引量:200H指数:10
- 相关作者:尚立芝谢文英胡文豪刘坦张良芝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整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对研究生实施PBL教学的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为提高研究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本研究带领研究生参与COPD的临床诊治,从临床处理COPD病案中发现问题,整合以问题为核心的中西医知识模块,使研究生掌握了COPD的基础与临床相关知识与科研方法,提高了研究生的临床与科研水平。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 尚立芝季书谢文英李亮胡文豪田新红刘坦张静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BL教学法研究生教育
- 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白三烯B4、白细胞介素-6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6(IL-6)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1·d-1),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混悬液(5,10,20 g·kg-1·d-1),连续7 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LTB4,IL-6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LTB4,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LTB4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LTB4,IL-6的释放有关。
- 尚立芝谢文英张良芝常学辉胡文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6白三烯B4
- 浅析“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被引量:2
- 2016年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的病机十九条,一直是中医病机方面的理论指导,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其余诸病机均好解释,唯独此"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存在较大争议,笔者从训诂学的角度以及《伤寒论》中有关条文方剂,并结合近代的一些相关病案,来推测其含义。
- 张宇航郜新莲马国柱陈晓辉李晓娟
- 关键词:伤寒论湿邪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被引量:88
- 201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本文对有关COPD发病机制及中医药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科研结果,总结COPD发病机制主要与肺部炎症、气道黏液过度分泌、氧化/抗氧化失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细胞凋亡/组织重构等有关;基于发病机制,探寻防治COPD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中医药因多途径、多靶点作用,治疗COPD凸显优势,与此相关的COPD基础和临床研究在不断深入。
- 谢文英尚立芝胡文豪刘坦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炎症气道重构
- 唐宋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经验探微被引量:3
- 2016年
- 唐宋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40余载,精通多家学说,临证经验丰富,对中医学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并屡有创新。本文介绍唐老继承李东垣学术思想,并灵活运用李东垣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经验,以期对唐老在行医理念、辨证方法、中医学的定位和学习等方面进行论述,反映其学术思想。
- 马国柱郜新莲张宇航陈晓辉李晓娟
- 关键词:唐宋补中益气汤中医药疗法
- 基于COPD中西医临床研究对研究生实施TBL教学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为使研究生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提高研究生对COPD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带领研究生参与COPD的临床接诊、诊断与治疗,从COPD临床病案中发现问题,采用TBL(team-based learing,TBL)教学法,以小组为团体分组讨论、总结,整合以临床问题为核心的中西医COPD诊疗知识模块。结果7名研究生完成COPD相应课题内容,掌握了COPD的临床诊断与评估、中西医治疗,提高了研究生的临床诊疗水平。结论TBL教学法有助于研究生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 尚立芝季书谢文英李亮胡文豪田新红刘坦张静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BL教学法病案
- 基于COPD中西医基础研究对研究生实施PBL教学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提高研究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本知识的掌握及对COPD科研设计、组织、实施与管理的能力。方法带领研究生参与COPD的临床诊疗,从临床病案中发现问题,研究生深入于COPD的基础研究,查阅近15年COPD的文献、分组讨论实验研究的总体设计,脂多糖(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探究爱罗咳喘宁对COP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整合以COPD病因、发病机制为问题核心的中西医知识模块。结果 5名研究生完成COPD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爱罗咳喘宁作用机制的阶段性研究,掌握相关科研方法与技术。结论PBL教学法有助于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提高,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 尚立芝季书曹珊谢文英李亮胡文豪田新红刘坦张静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BL教学法
- 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大鼠模型,观察肺功能、血气指标、病理变化及爱罗咳喘宁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ig生理盐水(15.52 m L·kg-1·d-1),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7.75,15.52,31.04 g·kg-1·d-1,ig),连续14 d。评价COPD大鼠模型,观察爱罗咳喘宁对COPD大鼠模型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用力呼气流量(FEF)FEF25-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呼气流量峰值(PEF)和动脉血酸碱度(p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显著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剂量组FVC,FEV1,FEV1/FVC,FEF25-75,MEFV,PEF和p H,Pa O2,Sa O2均显著升高(P<0.05),Pa CO2显著降低(P<0.05)。结论:COP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爱罗咳喘宁能改善肺组织结构,提高肺功能。
- 谢文英尚立芝潘晓丽张良芝常学辉胡文豪刘坦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血气分析
- 爱罗咳喘宁对COPD大鼠气道水通道蛋白5和黏蛋白5AC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气管、支气管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与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急支糖浆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ig生理盐水(15.52 m L·kg-1·d-1),急支糖浆组给予太极急支糖浆(10 m L·kg-1·d-1)灌胃,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7.75,15.52,31.04 g·kg-1·d-1),连续14 d。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AQP5与MUC5AC在气管、支气管组织中的原位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QP5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弱,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强,AQP5蛋白与MUC5AC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0,P<0.01);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中剂量组AQP5基因表达增强,MUC5AC基因表达减弱,AQP5蛋白与MUC5AC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5,P<0.01)。结论:爱罗咳喘宁调节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QP5、抑制MUC5AC基因表达有关。
- 尚立芝谢文英张良芝潘晓丽常学辉胡文豪刘坦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5黏蛋白5AC
- 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氧化应激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20、10、5 g/kg剂量组,10只/组。香烟烟熏加脂多糖制备COPD动物模型,造模30 d。第31天起,对正常组、模型组灌胃(ig)生理盐水10 ml/kg,3个二陈汤加味组分别以20、10、5 g/kg剂量ig,连续14 d。检测肺功能、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浓度,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光镜观察炎细胞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匀浆中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增高(均P<0.01),模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BALF中炎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GSH-Px和SOD活性均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SOD和GSH-Px活性,减少MDA生成,增强Sirt1基因的表达,提高Sirt1活性,发挥抗氧化损伤而保护肺的结构与功能。
- 陈四清谢文英尚立芝季书潘晓丽刘坦胡文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