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30076)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8H指数:10
- 相关作者:王广基郝海平阿基业刘林生查伟斌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56
- 2008年
- 代谢组是生物体整体功能状态的"生化表型",具有"终点放大"的特征,这些特质使得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具有突出优势。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与"组学"强调的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相一致。随着基于核磁、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的不断发展,代谢组学已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医证候本质、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整体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资源研究等。本文在综述国内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扼要评析。
- 王广基查伟斌郝海平阿基业
-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医证本质中药质量控制个体化医疗
- 磷脂对甘草酸二铵小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8年
- 研究磷脂对甘草酸二铵及甘草次酸小肠吸收的影响。建立大鼠原位单向肠灌流及伴有肠系膜插管的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灌流液及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计算表观通透系数Papp和吸收速率常数Ka。建立大鼠灌胃后肝门静脉取血模型,测定门静脉血浆中药物浓度,以对灌流结果进一步验证。甘草酸二铵和甘草次酸均能跨肠壁吸收,其Papp分别为0.36和5.73 cm.min-1,加入磷脂后,Papp分别提高到0.68和7.98 cm.min-1。磷脂使甘草酸二铵本身的吸收略有增加,但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但对其肠道菌群代谢物甘草次酸的吸收有显著促进作用。
- 周亮杨劲张雪莹柳晓泉王广基
- 关键词:磷脂甘草酸二铵甘草次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 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模型方证对应的代谢组学表征被引量:10
- 2011年
- 为了探索"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本研究以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为模型,以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为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普萘洛尔的保护作用。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后,无论从PLS-DA散点图直观观察还是药物纠正的异常的内源性化合物个数来看,生脉注射液都显示优于其他两种药物的效果,进一步用与心血管和睡眠密切相关的指标内皮素-1验证了代谢组学的结果。最后分析了受到调节的化合物及相关生化代谢通路,推测生脉注射液的作用与调节能量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途径有关,这为生脉"方""对应"用于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提供了科学的证据。此发现说明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为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严蓓阿基业郝海平王广基刘林生查伟斌张颖顾胜华
- 关键词:代谢组学方证对应气阴两虚心肌缺血生脉注射液
- 中药复杂组份药代动力学与整体药效研究的探索
- 中药复杂组份药代动力学研究 (?) 中药 PK/PD 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体内与体外的结合,药代与药效研究的结合;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多组份药代动力学的整体表征;中药药效研究:整体综合效应的表征三者应...
- 王广基
-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风病人体内外中药药代动力学
-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复方整体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9年
- 中药物质基础的阐明和科学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既是单味药,也是一个复杂的多组分体系。随着近年来由单一组分逐渐走向整体化的研究思想的深入,将数学思想等其他边缘学科的方法整合于中药复方研究逐渐成为中外学者们所考虑的方向。化学计量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可将多变量的分析方法引入化学研究,这与中药思想有相通之处。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应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中药复方整体研究中,有效性成分的提取分离,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的建立与解析,代谢组学以及药理药效与化学结构的关系等各个领域与化学计量学结合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总结,并就所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做出合理分析。
- 王旋郝海平王广基
-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指纹图谱模式识别代谢组学
- HPLC法测定人肝微粒体6β-羟基睾酮和1-羟基咪达唑仑浓度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建立和验证人肝微粒体中CYP3A4探药代谢物6β-羟基睾酮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测定方法 ,以准确体外评价CYP3A4的活性。方法在人肝微粒体温孵系统中加入睾酮37℃温孵生成6β-羟基睾酮,经过碱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微粒体样本,采用Phenomenex Gemina C_(18)分离,流动相由甲醇和水组成,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5 hm,测定微粒体中6β-羟基睾酮浓度;或人肝微粒体温孵系统中加入咪达唑仑,37℃温孵生成1-羟基咪达唑仑,经过乙腈处理人肝微粒体样本,采用Diamosil C_(18)分离,20 mmoL·L^(-1)醋酸铵-乙腈(60:40,V/V)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测定1-羟基咪达唑仑浓度。结果 6β-羟基睾酮线性范围为0.111~8.90 mg·L^(-1),1-羟基咪达唑仑线性范围为20~1 000 mg·L^(-1),两代谢物的批内、批间差异<15%,准确度为85%~115%。结论建立的测定微粒体中6β-羟基睾酮和1-羟基咪达唑仑浓度的方法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能准确测定微粒体中目标物浓度,可用于评价CYP3A4的活性。
- 裘福荣张荣孙建国王广基蒋健马越鸣
- 关键词:人肝微粒体高效液相色谱
- 丙磺舒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逆转作用及其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与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载体在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丙磺舒对MRP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对MRP的表达及其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丙磺舒对MRP的逆转作用及其对并用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与应用作一综述。
- 夏春华王广基熊玉卿
-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丙磺舒药代动力学
- 新型促吸收剂研究进展——以细胞间紧密连接为靶点被引量:4
- 2007年
- 亲水性小分子药物、多肽和蛋白质主要通过胞旁通路吸收。这类药物膜通透性较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紧密连接是构成胞旁通路的结构基础,传统的胞旁通路促吸收剂一般对黏膜损伤较大,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对紧密连接结构、功能认识日益加深,许多特异性的促吸收剂被发现,如NO供体、CPE和Zot等,实验表明,通过瞬间可逆的打开紧密连接,这些促吸收剂可显著增加胞旁转运标志物和亲水性药物的吸收,而其毒副作用较传统的促吸收剂大为降低。总之,新型促吸收剂提供了一个增加亲水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有益思路。
- 康安梁艳郝海平谢林王广基
- 关键词:促吸收
- 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代谢组学研究(英文)被引量:54
- 2007年
- 目的:将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同现代系统生物学理论相结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基于GC/MS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湿雍盛及阴虚阳亢三型。应用GC/MS测定健康人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并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乘方分析(PLS-DA)和马氏距离(MD)分析他们的代谢谱。结果:PCA和PLS-DA分析的结果表明:健康人与高血压病人血清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能够被区分开,但PCA和PLS-DA不能将中医高血压的三型完全分开。利用MD不仅可以清晰地区分上述三种类型的高血压,同时还显示高血压的发展过程。结论:基于GC/MS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在揭示传统中医理论本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LU Yi-hongHAO Hai-pingWANG Guang-jiCHEN Hu-xiaoZHU Xuan-xuanXIANG Bing-renHUANG QingA Ji-Y
-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医证型高血压GC/MS
- 中药复杂组份药代动力学与整体药效研究的探索
- <正>~~
- 王广基
- 关键词:注射液中药药代动力学人参总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