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1033)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林廖淼陈国弟梁伟波周斌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深圳市公安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多态
  • 9篇遗传多态
  • 9篇遗传多态性
  • 8篇短串联重复
  • 8篇短串联重复序...
  • 8篇基因座
  • 7篇多态性研究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汉族
  • 5篇合酶
  • 3篇中国汉族
  • 3篇汉族群体
  • 3篇复合扩增
  • 3篇STR基因
  • 3篇STR基因座
  • 2篇遗传学
  • 2篇克隆
  • 2篇法医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
  • 2篇深圳市公安局
  • 1篇教育部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市公安局

作者

  • 15篇张林
  • 10篇廖淼
  • 9篇陈国弟
  • 8篇梁伟波
  • 8篇周斌
  • 7篇贾怡
  • 6篇吕梅励
  • 4篇吴梅筠
  • 3篇辛军平
  • 3篇胡羽
  • 2篇余琳
  • 2篇韩军鸽
  • 2篇刘志勇
  • 2篇李荣华
  • 1篇李宁
  • 1篇饶莉
  • 1篇苟航
  • 1篇刘宽林
  • 1篇徐永春
  • 1篇辛军国

传媒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法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刑事技术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汉族群体DXS101、DXS6809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2004年
调查了DXS101、DXS6809基因座在中国四川地区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分析中国四川地区汉族群体中DXS101、DXS6809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其群体遗传学数据。两个基因座在165名中国四川地区汉族无关个体中各发现10个等位基因,DXS101观测到27种基因型,DXS6809观测到24种基因型。两个基因座在女性样本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说明DXS101、DXS6809在中国四川地区汉族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女性的父权鉴定应用中有较大价值。
苟航徐永春周斌廖淼张林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遗传多态性
中国康巴地区藏族群体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2004年
目的 获取 D1S5 4 9,D3S175 4 ,D12 S391,D12 S375和 D18S86 5基因座在中国康巴藏族群体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数据 ,初步探讨其在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抽取 10 0名地区藏族群体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滴于滤纸上 ,干燥后剪取少许血痕 ,chelex法提取 DNA。应用 PCR技术 ,扩增产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型。结果 中国康巴地区藏族群体 D1S5 4 9基因座发现 7个等位基因 ;D3S175 4基因座发现 6个等位基因 ;D12 S391基因座发现 10个等位基因 ;D12 S375基因座发现 6个等位基因 ;D18S86 5基因座发现 6个等位基因 ;5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 (P>0 .0 5 )。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86 ,0 .77,0 .81,0 .6 9和 0 .80 ;个人识别率分别为 0 .92 9,0 .838,0 .934,0 .886和 0 .890 ;非父排除率分别为 0 .715 ,0 .5 4 5 ,0 .6 18,0 .4 13和 0 .5 99。结论  5个基因座在中国康巴藏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与个人识别率 ,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胡羽廖淼周斌贾怡张林陈国弟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遗传多态性电泳
中国成都汉族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检测并分析中国成都汉族群体线粒体 DNA控制区多态性 ,为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应用 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 10 0个不相关中国成都汉族群体线粒体 DNA控制区中高变区 、 的序列多态性。结果 检测高变区 中 4 0 4个核苷酸和高变区 中 379个核苷酸的序列 ,在 区和 区分别检测到 92和 5 0个变异点 ,与 Anderson标准序列比较 ,共检测到 97种单倍型。偶合概率分别为1.84 %与 1.94 % ,两者合并后为 1.18%。结论 提示线粒体 DNA控制区 DNA序列多态性在法医学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梁伟波吕梅励贾怡周斌刘宽林陈京辉廖淼吴梅筠张林
关键词:中国汉族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多态性
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D12S391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及群体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解决长期困扰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 repeat,STR)分型上存在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问题。方法 先用 PCR扩增出 D12 S391基因座的 9个等位基因片段 ,将其插入 p UC重组质粒中 ,经DNA测序分析证实插入片段的结构及大小 ,用国际标准将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命名 ,最后经转染、扩大培养、扩增及再鉴定后 ,制备出标准的 D12 S391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结果 应用此法制备出大量的D12 S391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 ,并将其用于调查该基因座在德国 Mainz地区、日本 Miyazaki地区及中国成都汉族、北京汉族、新疆维吾尔族和甘肃回族 6个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 D12 S391基因座在各群体中均有较高的多态性 ,其非父排除概率及个人识别能力分别为 0 .6 0 9~ 0 .786和 0 .940~ 0 .95 2。结论该法制备的 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在法医科学实践中应用价值极高 ,D12 S391基因座是一个非常适合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科学应用的遗传标记。
张林辛军平陈国弟廖淼李荣华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遗传多态性群体遗传学
D4S1647、D6S241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蒙古族、藏族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调查 D4 S16 4 7、D6 S2 4 1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蒙古族、藏族群体中的遗传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 30 8份血及唾液标本应用 PCR技术 ,扩增产物用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银染显色分析。结果 两位点各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 ,每一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 ;通过对 10个汉族家系的遗传模式分析 ,证实了两位点等位基因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  D4 S16 4 7、D6 S2 4 1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蒙古族。
汤智育廖淼胡羽梁伟波张林陈国弟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遗传多态性
利用重新设计的引物对三个Y-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
2005年
目的 改良一种同步检测 Y- STR基因座的方法。方法 采用重新设计的 Y- STR基因座引物 ,用优化的复合扩增技术同时扩增 3个 Y - STR基因座 (DYS390、DYS391、DYS393)。结果 成功地同步扩增出 3个 Y-STR基因座 ,将其中 DYS391基因座的片段大小由 2 79~ 2 87bp缩短至 14 2~ 15 0 bp,同时还提高了 DYS393基因座的男性特异性。结论 利用重新设计的 Y - STR基因座引物进行复合扩增 ,为快速检测多个基因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贾怡刘宽林周斌吕梅励梁伟波张林
关键词:复合扩增
D6S2418在中国(汉族)、泰国和德国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获得D6S2418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分析其基因频率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技术分析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德国人群中D6S2418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三个群体D6S2418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从300份分别采自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德国人群三个群体的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共发现9个等位基因,观测到31种基因型。观测杂和度为64%~81%,个人识别机率为84.2%~93.5%,经统计学检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三个群体间有显著差异。结论D6S2418基因座的个人识别能力高,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刘志勇陈国弟任广田余琳韩军鸽王晶廖淼梁伟波张林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PCR遗传多态性
DNA分析法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建立适合于快速诊断 2 1三体的 DNA分析方法。方法 用 PCR法扩增 2 1号染色体上 2个串联重复序列 D2 1S1435和 D2 1S2 0 5 5基因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分型。根据谱带的条数和浓度判断是否为2 1三体 ,根据谱带的位置 ,与父母的基因型比对 ,判断三体的亲代来源。结果 应用此法检出所有核型分析确诊的游离型 2 1三体 ,能准确地判断出三体的亲代来源。结论 该法无须细胞培养 ,适于含一定 DNA的各种有核细胞样本 ,检测过程简便、快速 ,较传统方法省时、省力 ,适于大范围的 2
陈海艳辛军平李宁梁伟波廖淼陈国弟吴康敏张林
关键词:21三体综合征DNA
三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获得D2S1327、D11S1390、D11S2008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分析其基因频率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技术分析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人群中三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三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从300份分别采自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人群的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三个基因座分别发现9、6、8个等位基因,分别发现32、14、22种基因型;观测杂合度分别为79%~82%、63.0%~74.3%、72.0%~74.3%;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87.8%~92.6%、79.6%~82.5%、87.6%~89.0%。经统计学检验,三个基因座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而且三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三个群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2S1327、D11S1390、D11S2008基因座的个人识别能力高,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刘志勇张保华朱银华陈国弟余琳韩军鸽吕梅励张林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PCR遗传多态性
中国汉族、蒙古族和泰国人群中D8S1132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2004年
目的 获得 D8S1132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并分析其基因频率在不同群体间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分析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海拉尔蒙古族和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群三个群体中D8S1132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获得三个群体 D8S1132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 从 380份分别采自成都地区汉族、海拉尔蒙古族和曼谷泰国人三个群体的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 ,共发现 11个等位基因 ,观测到 4 2种基因型。观测杂和度为 85 .0 %~ 89.5 % ,个人识别机率为 94 .1%~ 95 .5 % ,观测到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三个群体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D8S1132基因座个人识别能力高 ,方法简便、灵敏 ,重复性好 。
周斌张林廖淼贾怡吕梅励梁伟波吴梅筠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遗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