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11,322 被引量:43,541H指数:54
相关作者:姚春德陈予恕宋轶民侯振德王怀信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480篇期刊文章
  • 2,572篇会议论文
  • 89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 2篇专利

领域

  • 2,83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932篇机械工程
  • 1,918篇理学
  • 1,2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00篇一般工业技术
  • 776篇金属学及工艺
  • 768篇交通运输工程
  • 487篇建筑科学
  • 351篇航空宇航科学...
  • 334篇电气工程
  • 280篇化学工程
  • 2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1篇医药卫生
  • 173篇文化科学
  • 169篇电子电信
  • 150篇天文地球
  • 133篇经济管理
  • 102篇轻工技术与工...
  • 96篇石油与天然气...
  • 7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29篇柴油
  • 895篇燃烧
  • 782篇柴油机
  • 557篇汽油
  • 539篇发动机
  • 436篇汽油机
  • 398篇数值模拟
  • 352篇值模拟
  • 320篇有限元
  • 316篇热泵
  • 315篇湍流
  • 306篇燃机
  • 305篇内燃
  • 298篇内燃机
  • 284篇机器人
  • 268篇边界层
  • 262篇仿真
  • 259篇燃料
  • 236篇汽车
  • 225篇数控

机构

  • 11,146篇天津大学
  • 166篇河北工业大学
  • 134篇中国汽车技术...
  • 134篇天津职业技术...
  • 115篇天津市非线性...
  • 103篇天津理工大学
  • 90篇清华大学
  • 8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8篇天津工业大学
  • 75篇天津商业大学
  • 70篇广西玉柴机器...
  • 68篇天津市内燃机...
  • 58篇南开大学
  • 55篇天津科技大学
  • 54篇天津理工学院
  • 52篇中国科学院力...
  • 51篇昆明理工大学
  • 50篇大连理工大学
  • 43篇潍柴动力股份...
  • 4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72篇马一太
  • 434篇王太勇
  • 333篇姚春德
  • 285篇尧命发
  • 254篇谢辉
  • 254篇杨昭
  • 235篇姜楠
  • 211篇陈予恕
  • 207篇苏万华
  • 200篇郑尊清
  • 189篇徐燕申
  • 173篇舒歌群
  • 166篇黄田
  • 163篇裴毅强
  • 163篇张大卫
  • 154篇李敏霞
  • 144篇宋崇林
  • 141篇张策
  • 136篇郭伟
  • 133篇王洪礼

传媒

  • 446篇天津大学学报...
  • 427篇天津大学学报
  • 419篇内燃机学报
  • 327篇燃烧科学与技...
  • 316篇机械设计
  • 25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47篇内燃机工程
  • 205篇机械工程学报
  • 135篇组合机床与自...
  • 129篇力学与实践
  • 126篇振动与冲击
  • 126篇机械科学与技...
  • 122篇机床与液压
  • 118篇农业机械学报
  • 117篇太阳能学报
  • 103篇力学学报
  • 103篇应用数学和力...
  • 94篇小型内燃机与...
  • 83篇中国机械工程
  • 77篇实验力学

年份

  • 35篇2025
  • 287篇2024
  • 271篇2023
  • 257篇2022
  • 269篇2021
  • 257篇2020
  • 258篇2019
  • 325篇2018
  • 274篇2017
  • 360篇2016
  • 431篇2015
  • 337篇2014
  • 411篇2013
  • 373篇2012
  • 400篇2011
  • 409篇2010
  • 480篇2009
  • 447篇2008
  • 632篇2007
  • 564篇2006
11,3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铸造热分析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展望
庞凤荣
关键词:铸铁热分析热分析仪
用改进的Pade法计算一类具有偶次非线性项的自治振动方程的解析同宿及异宿轨道
同(异)宿轨道是分岔与混沌研究中最基本的概念。同(异)宿轨道的破裂可导致混沌,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同(异)宿分岔对于分析系统全局行为具
冯晶晶张琪昌王炜
关键词:非线性
文献传递
动力荷载下聚氨酯泡沫材料本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聚氨酯泡沫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应变率敏感、静水压力相关的多孔介质材料。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泡沫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几种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模型,如粘弹、粘弹塑性等类型本构进展的介绍,分析了这些本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已有的实验和本构关系,指出建立聚氨酯泡沫材料动态本构关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了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本构关系发展趋势。
褚洪杰崔国起王世斌李林安吴华杰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动力荷载本构关系应变率
波浪中气泡运动的数值模拟
2012年
通过推板造波方法,应用FLUENT动网格技术(Dynamic Mesh)及UDF(User-defined function)建立数值波浪,从而构建数值水槽。对建立的数值波浪与气泡运动方程耦合求解,分析气泡在波浪中的变形与运动。结果表明,波浪中气泡相对静水中更容易保持稳定的球形,且不易发生聚合。这将为舰船尾流中气泡运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刘二平付英杰郝刘仓苏浩李建东
关键词:气泡运动数值模拟
点火定时对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及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燃烧分析仪和DMS500型快速颗粒取样分析仪,在一台缸内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点火定时对燃烧过程和颗粒物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点火定时的不断延迟,火焰发展期逐渐缩短,快速燃烧期逐渐增大,缸内压力峰值逐渐下降,瞬时放热率峰值和缸内最高燃烧温度均逐渐降低且后移,放热过程迟缓,膨胀行程缸内温度逐渐升高。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气颗粒物排放呈包括核态和积聚态颗粒物的双峰分布;随点火定时的推迟,核态和积聚态颗粒物峰值数密度均逐渐降低,颗粒物总数量浓度逐渐降低,积聚态颗粒物峰值粒径逐渐减小,而核态颗粒物峰值粒径受点火定时的影响较小。
潘锁柱宋崇林裴毅强吕刚
关键词:汽油机缸内直喷燃烧过程
后喷射和正丁醇对柴油机碳烟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CFD计算程序耦合正庚烷-正丁醇-多环芳烃简化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多步现象学碳烟生成模型,研究了在将NOx控制在2.0g/(kW·h)情况下后喷射和含氧燃料正丁醇对碳烟生成过程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喷射提高燃烧后期温度、增强碳烟氧化和增强燃烧后期缸内充量运动,是其降低碳烟排放的主要原因;正丁醇降低碳烟排放主要是通过降低碳烟前驱物多环芳烃浓度和增强油气混合过程即降低当量比实现的.在后喷射基础上应用含氧燃料正丁醇,可以在NOx排放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将碳烟排放(0.032g/(kW·h)降低至0.0073g/(kW·h)).因此采用多次喷射耦合EGR结合含氧燃料正丁醇,是降低柴油机排放的有效技术途径,可以显著改善柴油机碳烟排放.
司鹏鹍王浒尧命发郑尊清
关键词:柴油机正丁醇燃烧碳烟计算流体力学
汽油-液化石油气(LPG)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研究被引量:26
2001年
介绍了汽油 -液化石油气 (L PG)两用燃料发动机空燃比的调节和作者研制成功的无混合器式双蒸发器 L PG供气系统。该供气系统取消了 L PG发动机惯用的混合器 ,在原机双腔化油器的主、副腔喉管处钻孔 ,接入 L PG主供气系和 L PG加浓系 ,从而取消了混合器 ,解决了全负荷时动力性与部分负荷时燃料经济性、排放之间的矛盾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该系统改装的汽油 - L PG两用燃料发动机 ,在燃用汽油时性能无任何变化 ,燃用 L PG时取得了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指标俱佳的效果。
顾善愚赵奎翰刘建京饶如麟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发动机汽油
机器人视觉跟踪轨迹的分级规划方法
2004年
针对跟踪轨迹规划对于确保得到连续光滑的跟踪运动的重要性,提出了两级视觉跟踪轨迹规划方法。第一阶段在图像平面上规划运动轨迹,在图像平面上得到的离散规划点映射到机器人关节空间。第二阶段在机器人关节空间中用三次样条函数来连接这些离散点。为了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采用窗口技术并抽取边缘特征。建立用于跟踪两维平面运动物体(如随运输带运动的物体)的机器人视觉跟踪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跟踪误差渐近地减小到允许的数值范围,所提出的跟踪轨迹规划方法是有效的。
刘科王刚王国栋
关键词:机器人视觉跟踪
低温结霜模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6
2004年
分析结霜因素,有助于加强理解霜的形成及防止方法。在假设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能量和质量的平衡建立结霜的物理模型,分析了进口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速度及冷面温度对结霜的影响,包括结霜量及霜层厚度。计算结果表明来流空气的温度与及冷表面温度对结霜影响较大,而来流空气的速度影响较小。
刘斌杨永安杨昭
关键词:结霜霜层相对湿度
一种基于八叉树结构表达的三维实体布局启发式算法被引量:38
1995年
本文在利用八叉树结构表达三维实体布局块及布局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八叉树同构节点匹配的思想设计了一个三维实体布局的启发式算法,并提出了三环图方法,解决了八叉树节点的同构识别问题.理论分析及计算的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对于具有任意形状和大小的布局对象的三维布局问题来说效果理想.
戴佐袁俊良查建中郭伟
关键词:八叉树启发式算法
共1,1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