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作品数:8,034 被引量:41,070H指数:63
- 相关作者:王瑞年汤雪明沈霞王一尘马宝骊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大鼠Leydig细胞中细胞内吞和自体吞噬两条途径的交汇点
- 易静汤雪明
- 关键词:细胞内吞自体吞噬
- 消化道狭窄内支架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 消化道狭窄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根据疾病的性质分为良性和恶性狭窄两类。介入治疗自20世纪80年代金属支架问世后,由于其放置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相继应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结直肠及胆道狭窄的治疗...
- 伍超贤王丽芬贡桔郑云峰王忠敏
- 关键词:消化道狭窄内支架介入治疗
- 新生儿心导管术(附90例报告)被引量:2
- 1990年
- 患有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新生儿,若未经处理,约1/2~2/3于生后一周内死亡,1/4~1/3死于一个月内,而早期作出诊断,及时处理,大部分患婴可获生存。由于新生儿心脏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近年来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先心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心导管术可对先心病的解剖和血液动力学作为最后确诊方法,又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总结我院自1976~1988年12月共90例新生儿心导管术的体会报告如下。
- 周爱卿刘薇迁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 关键词:心导管检查确诊方法动脉导管肺动脉闭锁大血管错位
- 黄芪皂甙对人系膜细胞基质分泌和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7
- 2000年
- 目的了解黄芪皂甙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或黄芪皂甙血清处理经人重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B)刺激的培养的人系膜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系膜细胞的增殖和Ⅳ型胶原分泌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β1整合素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黄芪皂甙或黄芪血清处理72 h后,由 PDGF-BB诱导的系膜细胞的增殖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效应(P<0.05);黄芪皂甙或黄芪血清作用24 h后,经PDGF-BB诱导的系膜细胞分泌的Ⅳ型胶原蛋白浓度和β1整合素mRNA水平均较未经用药的对照组有显著下降,并与剂量呈一定相关(P<0.05和P<0. 01);β1整合素mRNA表达下调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和Ⅳ型胶原蛋白浓度分泌下降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和P<0.01)。结论黄芪皂甙可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基质的过度生成和下调细胞表面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
- 倪兆慧张庆怡钱家麒王利民王健华
- 关键词:黄芪皂甙Β1整合素肾疾病
- 霉酚酸酯联合低剂量环孢素A防治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霉酚酸酯 (MMF)与低剂量环孢素A(CsA)的疗效。 方法 :对 5 4例尸体供肾移植患者术后一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的肝、肾功能、急性排斥发生率进行随访。 结果 :40例患者 (74 1% )术后一年内未发生排斥 ;14例 (2 5 9% )发生一次急性排斥 ;排斥导致移植肾失功 2例 (3 7% )死亡 2例 (3 7% )。 结论 :以MMF代替硫唑嘌呤应用于三联免疫疗法时 ,降低CsA的剂量对绝大部分患者不会产生免疫不足或免疫过度 ,近期疗法确切可靠。
- 邱丰刘炜张玺刘东明凌建煜
- 关键词:肾脏移植霉酚酸酯环孢素A
- 人胎肝细胞移植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的进一步研究
- 1991年
- 本文对49例急性或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应用“六、五”综合疗法(对照组),共21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61.9%。另一组(治疗组或胎肝细胞组、简称FLC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人胎肝细胞,共28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2.14%。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4.30,P<0.05)。进一步分析指出FLC组的存活病例于应用FLC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FLC移植的即时反应具有预后意义。其次,胎儿离母体时间与肝细胞活率呈负相关关系,提示FLC的制作与应用越早越好。15%的病人于应用FLC后有低热反应,勿需处理,但个别病例可出现胸闷、气急,可能与滴速太快有关。
- 沈耕荣谢青周霞秋李惠英童善庆张炳舟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胎肝
- 磷酸三钙盖髓后组织病理学观察和作用机理探讨——动物实验和牙髓内钙、酶测定被引量:8
- 1989年
- 本文采用国产纯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 简称 TCP),进行动物实验和牙髓内钙量及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旨在观察 TCP 对牙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作用机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纯 TCP具有良好的牙髓组织生物相容性。TCP 盖髓后12周,近穿髓孔处形成层状牙本质桥,并有小血管纵行其间。TCP 可使牙髓组织内钙量增高,激发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牙本质桥的形成。
- 翁雨来刘正吴英娜杨立伟刘瑷如王瑛董陵浦吴明章吴競梅潘希和李国强
- 关键词:盖髓术磷酸三钙动物实验
- 改良ELISA测定腹水中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被引量:4
- 1991年
- 抗体亲和力对体内外免疫反应有重要影响,为阐明抗体亲和力在免疫学检测及疾病发生发展机理中的作用,需要建立简单准确的测定抗体亲和力的方法。本实验参照Friguet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体亲和力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改良测定法,能准确且方便地直接测得腹水中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常数。
- 王禧马宝骊沈彩霞陈树军黄冬生
- 关键词:ELISA单克隆抗体
- Holter监护技术评估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 1994年
- Holter监护技术评估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编者按在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研究中心协作下,本刊再次出版“心脏监护”专栏,发表国内外著名专家潘家谱教授《HOlter监护技术评估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等论著,以飨读者。潘家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 潘家谱
- 关键词:心电图
- DNA微阵列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多年来作为全球第二大恶性肿瘤,胃癌的研究急需一种更为整体性的研究方法。DNA微阵列技术以其高通量、自动化、平行化、快速化的优势,成为后基因组时代在转录组水平进行肿瘤基因表达谱分析的最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DNA微阵列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实验方法,着重回顾了这项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对现存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 张晓青刘炳亚林言箴朱正纲
- 关键词:DNA微阵列基因表达谱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