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植保站
-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强胜刘学平陈明亮于文华刘学平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蚜霉净对小麦穗期病虫的防治及保产效果
- 1998年
- 病虫兼治剂蚜霉净对小麦蚜虫的活性高,LC50为0.9mg/L。江苏、安徽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药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对小麦赤霉病有很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经蚜霉净防治的小麦亩产平均比对照增5.18%~25.0%。
- 肖英方顾正远邱光史建荣史建荣王裕中沈素文倪寿坤王裕中张夕林柴荣
- 关键词:小麦穗蚜赤霉病防效
- 28.5%高效氟吡甲禾灵·氟磺胺草醚乳油防除夏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 2007年
- 通过对28.5%高效氟吡甲禾灵.氟磺胺草醚乳油防除大豆田杂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00ml、1500ml/hm2的各处理药后30d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效仍然很高,对青葙的株防效分别为83.71%、91.57%,鲜重防效分别为83.95%、93.80%;对其它阔叶草的株防效分别为74.60%、92.06%,鲜重防效分别为76.73%、94.84%;对禾本科杂草稗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1.58%、91.23%;鲜重防效分别为88.79%、92.01%;对其它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1.76%、96.47%,鲜重防效分别为83.7%、97.57%;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7.56%、92.14%;鲜重防效分别为84.09%、94.23%。
- 陈玉廷唐兴龙
- 关键词:大豆田杂草药效试验
- 怀远县稻曲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 2006年
- 本文在对怀远县稻曲病发生危害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对此病进行综合防治。
- 胡本明
- 关键词:稻曲病
- 麦田杂草调查
- 1997年
- 刘学平
- 关键词:麦田杂草综合防除
-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除小麦田杂草的效果被引量:10
- 2006年
- 本文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除麦田杂草的药效进行了试验,以确定该药对小麦的安全性及最佳使用剂量。
- 于文华孔令娟张连林
- 关键词:麦田杂草
- 25%克多福种衣剂防治大豆病虫害的药效试验被引量:2
- 1999年
- 试验结果表明,25%克多福种衣剂药种比1∶70包衣防治大豆病虫害,效果明显优于各对比药剂。具有药效谱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使用剂量以药种比1∶70为宜。
- 胡本明曲小波
-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药效试验
- 添丰防治小麦蚜虫药效试验
- 2001年
- 为了控制麦蚜危害 ,选择添丰、吡虫啉 ,高渗氧化乐果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每公顷用2 4 %添丰可湿性粉剂 2 2 5克具有保护天敌 ,防治效果好 ,对不同种类蚜虫防治未有明显区别 。
- 耿继光邹运鼎胡本明王强胜唐兴龙
- 关键词:蚜虫小麦害虫
- 淮北棉区棉铃虫田间落卵规律的研究被引量:7
- 1996年
- 对棉铃虫在淮北棉区的田间产卵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田间的产卵规律是该虫自身习性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寄主、栽培管理方式和光源距离不同,田间落卵量也随之变化。产卵部位及其分布同棉铃虫的趋性相一致。田间寄主的生育状况导致了棉铃虫产卵在寄主间分布的差异。年度和代次间落卵量的差异,主要受制于棉铃虫的扩散迁飞、气候因子和作物布局的变化。
- 李桂亭尹楚道王祥胜王祥胜刘诘
- 关键词:棉铃虫产卵规律迁飞棉花
- 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12
- 2018年
- 通过在怀远县开展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成分用量157~202.5g/hm2处理剂量下,用药2次,对赤霉病的防效达80.41%~90.52%,明显高于对照药剂80%多菌灵WP 1200g/hm2处理的防效。且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有明显的兼治作用,使小麦生长后期秸秆清秀,熟相好,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 王同岁
- 关键词:丙硫菌唑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 蚜霉净对小麦穗期蚜虫的防治及保产效果
- 麦蚜是世界性麦类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在我国分布很广泛,在江苏和安徽麦区以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为主,于小麦抽穗期发生。近年来,小麦主栽品种对麦蚜抗性较差。加之蚜经性增强,加重了蚜虫的为害,给小麦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平均损失在...
- 肖英方顾正远邱光王强胜邵伯坤倪寿坤任正才端木和林柴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