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作品数:657 被引量:1,448H指数:14
- 相关作者:肖洪磊和晓蓉董华李国春董海珍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
- 邪教是当代社会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而且是世界现代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不能回避的挑战。邪教的本质特征是将教主神化。邪教是新兴宗教极端化的结果,它具有毒化心灵、聚敛钱财、残害生命...
- 段联峥
- 关键词:人格特质人格特征新兴宗教人民圣殿教
- 文献传递
- 丽江市九河白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调查表明,丽江市九河白族乡农业产业结构主要存在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种植与加工脱节、产品加工生产链条短等问题。研究认为,丽江市九河白族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合理规划农林牧渔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 杨胜祥田东林
- 关键词:农业产业
- 旅游区位创新论被引量:11
- 2011年
- 作为相对于其他旅游地和客源地的位置与关系,旅游区位具有相对、系统、辩证、动态的特征,同时与游客的感知密切相关,这决定了旅游区位创新的广阔空间。通过改变旅游区位的存在属性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感知,旅游区位创新可以起到化劣为优、转危为机、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位弱势旅游地而言具有特别意义。在哲学、心理认知规律、旅游决策与行为原理、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旅游区位创新主要从改善交通、科学竞合、提升感知、凸显文化四个方面进行。
- 李庆雷唐跃军杨春和
- 关键词:旅游区位心理感知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问题以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我国从1951年开始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60来年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制度和模式上的探索与思考,但在其制度变迁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民工基本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保障制度严重脱节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些措施。
- 卢通
- 关键词:社会保障
- 临床培训模式: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被引量:2
- 2020年
-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征,本文在阐述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义和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对当前社会工作高校教育通用培养、政府多部门项目培养和社会工作机构见习培养三种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利弊分析,虽各有侧重,但其培养的人才理论视野不够开阔,实务能力严重缺乏。为此提出,构建具有专门场所、临床课程体系、理论与实务高度结合、社会工作者成长路径深度融合的临床培训模式,指出了实施该模式的具体人才培养新路径。
- 韩勇强秦莹
-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基于对云南农业大学的调查被引量:5
- 2020年
-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时代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变,因而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与挑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的实证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提出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实现就业,增强就业潜力的前提条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就业机率,就首先需要加大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加个人的知识和综合能力,以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认为,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体系功能,针对性地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引导,从而让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成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一份重要资本。
- 董海珍张萍唐彩玲
- 关键词:人力资本就业大学生
- 云码汉字输入法
- 吴敬祖
- 该发明结合了汉语拼音与五笔字型各自的优点,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输入五笔字型与拼音无需切换;对不足四码的汉字用模糊表示方法替代了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对一些常用的生僻字,也可输出;对词组或字根也可用简单方法输入。
- 关键词:
- 关键词:汉字输入系统
- 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南中地区经济治理考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云南为主的南中地区与内地已形成不可分割政治经济体。但仅有对南中地区的政治、军事治理而没有对经济治理的考察和讨论,难以全面反映和总结治理的总体情况和经验教训。本文按照各政权控制南中的历史时序,以南中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各政权对南中地区的政治、军事治理为基础,横向主要从郡县民、大姓、少数民族及经济部门四个方面,纵向主要从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包括贡纳、赋税、兵役、徭役制度)等方面,考察和讨论了各政权全国性一般经济治策在南中地区的执行,在南中地区的实行的特殊经济治策,及其这些治策对南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尽管内地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各政权在南中难以实施更加深入的经济治理,大姓长期实际控制南中部分地区,对内地各政权的经济治理有一定干扰,但各政权一般性经济政策在南中总体上仍得到执行,并且顾及了南中特别是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但其中"汉重夷轻"的赋役政策及对大姓荫户的限制又成为汉民"夷化"的经济动因。
- 林浩龙希国刘玉李豫潞
- 关键词: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治理
- 基于扎根理论的资源禀赋赋能高原蔬菜产业发展研究——以玉溪市通海县芭蕉村为例
- 2025年
- 高原蔬菜产业在资源禀赋条件下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潜力。以玉溪市通海县芭蕉村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资源禀赋如何通过多维赋能机制支持高原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多层次编码分析,进而构建赋能模型。研究表明,资源禀赋在赋能机制下被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科学种植模式被最大化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基础设施的完善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政策支持则通过积累社会资本和提供制度保障,增强了产业的可持续性。同时,家庭经营的市场适应性在产业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赋能机制模型,为高原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龙靖张帅张国娇董华
- 关键词:资源禀赋扎根理论
- 阿多诺:“表达不可表达的东西”--从“作为他者的物”到不可知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 2013年
- 阿多诺的"他者"是一种不能被主体"我"用概念所认知和吞噬的"异质性",也就是"物"。因此"物"就是"非概念物"。因为阿多诺继承了康德"物自体不可知"的观点,所以"非概念物"成了他抵抗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唯一武器。"否定的辩证法"认为,"物"与"我"永远处于不可统一的中介关系当中,这在本质上是把黑格尔的中介思想贯彻到底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阿多诺认为,是这个不可知的"物"的运动导致了历史的发生,所以历史本身也是不可知的。所以,言说"物"和"历史",都是在"表达不可表达的东西"。总之,阿多诺是从"作为他者的物"推论出了不可知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应该属于广义的否定辩证法。
- 沈云都杨琼珍
- 关键词:他者不可知中介阿多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