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作品数:187 被引量:843H指数:15
- 相关作者:朱佩芳张胜冰朱梅华周卫国王亚坤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医学领先人才培养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 65岁以上痰湿体质和血瘀体质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探讨65岁以上痰湿体质和血瘀体质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2019年10月—2022年5月对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问卷调查,筛选出65岁以上痰湿体质老年人296例、血瘀体质老年人257例,对其...
- 闫珊周礼清王文红沈慧胡小霞申红陈国良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形成老年人痰湿体质
- “邵氏阳虚哮喘贴”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肾阳虚证)患者96例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邵氏阳虚哮喘贴"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肾阳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化2:1比例,将144例分为穴位敷贴组96例、对照组48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FEV1%),呼吸困难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对FEV1%和呼吸困难m MRC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咳、痰、喘以及肾阳虚证表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邵氏阳虚哮喘贴"穴位敷贴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并从根本上调整COPD患者的阳虚体质,以减少其急性发作。
- 余喆姜国君张莹王丽新倪伟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稳定期
- 2010~2014年花木社区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0~2014年花木社区肿瘤发病情况,为开展社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收集到的社区肿瘤患者发病资料进行编码和分类,统计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率、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析肿瘤发病情况。结果:花木社区肿瘤发病率排在前6位的分别为肺部肿瘤、肠部肿瘤、胃部肿瘤、肝肿瘤、甲状腺肿瘤和乳腺肿瘤,5年内男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结论:花木社区2010~2014年的肿瘤发病率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社区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肿瘤患者的发病率。
- 王晓红
- 关键词:肿瘤发病情况预防措施
- 缓解静脉补钾引起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氯化钾是临床补液中的常用药物,但在静脉补钾时易致滴注部位疼痛,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是长期困扰临床护理的难题,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研究进展,包括溶液配置、输液器和针头选择、进针和固定方法、中西药物干预、穴位按摩及心理干预等。
- 丁燕
- 关键词:疼痛氯化钾输液
- 上海市花木社区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防治知识的认知调查
- 朱佩芳沈丽华
- 关注儿童安全携手寻求改变--花木国际安全社区“海桐小学护校模式”实践
- 花木街道于 2004年在上海率先启动安全社区建设,以“人人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为宗旨,持续开展全人群的伤害预防及干预。以儿童安全项目实践为重点,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技支撑、细节干预、持续发展”的社区伤害预...
- 周卫国张励严荣昌郭骋孙诚陈芳
- 关键词:安全社区建设
- 社区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特征与健康需求研究
- 2024年
- 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持续革新,人类平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导致围绝经期女性群体逐渐庞大。这一趋势给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目的了解社区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特征与健康需求,探讨二者间关系,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和改进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选取2023年2—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站就诊或陪同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n=260)。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健康特征(涉及生理阶段、社会特征、疾病状况、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对更年期的了解程度和治疗态度,以及对更年期相关知识和更年期疾病预防保健的需求。结果50.0%(130/260)的围绝经期女性有慢性病现病史,51.9%(135/260)的围绝经期女性有慢性病既往史,73.8%(192/260)的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为一般/差,33.5%(87/260)的围绝经期女性几乎不运动。58.5%(152/260)的围绝经期女性完全不了解/仅听说过更年期,41.9%(109/260)的围绝经期女性对更年期治疗持消极态度,45.0%(117/126)的围绝经期女性较需要/非常需要更年期相关知识,66.6%(173/260)的围绝经期女性需要/非常需要更年期疾病预防保健。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近3个月更年期症状发生数量、对更年期治疗态度是围绝经期女性对更年期相关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对更年期治疗态度是围绝经期女性对更年期疾病预防保健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特征(如文化程度、症状严重程度)对健康需求的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基于精确数据优化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方案,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 梁泓张莹徐汉平叶奥星吴玲玲赵静
- 关键词:围绝经期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
- 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 潘静朱梅华罗卫华丁燕戴云菲
- 关键词:糖尿病足生活质量
- 我院2013—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中心2013—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药品销售总额中所占百分率逐年下降,分别为6.8%、6.0%和5.4%;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为主要用药。口服制剂使用频率远大于注射剂。结论我中心选择抗菌药物时以价格低廉、疗效较佳的抗菌药物为主。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使用频率一直较高。
- 周之莹
- 关键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 基于创新性慢性病照护框架的前列腺癌早筛早诊模式探索
- 2025年
- 目的:基于创新性慢性病照护(ICCC)框架,探索适合我国1+1签约型分级诊疗背景下前列腺癌早筛早诊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基于ICCC框架,构建微观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层面、中观的医院和社区层面以及宏观的政策层面3大维度有机结合的前列腺癌早筛早诊一体化管理模式。以1+1签约型分级诊疗平台为基础,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60周岁及以上男性居民开展健康体检同时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PSA≥4μg/L)的人群,依托1+1签约模式下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平台和信息共享服务及时转诊并提供进一步的诊疗。分析筛查及诊疗的相关数据。结果:2023年全年接受前列腺癌筛查男性居民共4080例,年龄(71.39±5.06)岁,PSA筛查覆盖率43.96%。筛查结果中,PSA异常654例,PSA阳性率16.03%,高于我国以往其他地区展开的较大规模前列腺癌筛查结果。PSA异常人群中具有进一步转诊就医意愿患者292例(44.65%),其余人员因自身无症状、对疾病认知度较低、就医无人陪同、担心进一步诊治费用等原因未进一步就诊。经进一步检查后,154例需完善前列腺穿刺,但拒绝者高达40.26%,拒绝原因包括无任何不适症状、恐惧心理、经济条件差和思想悲观。最终92例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58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63.04%。结论:随着1+1签约型分级诊疗平台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早筛早诊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于提升社会对前列腺癌的疾病认知和知晓度,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 朱涵菁董樑赵斌张锋李荣诸诚业毛佳杨振英朱寅杰薛蔚
- 关键词:前列腺癌肿瘤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