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129 被引量:399H指数:9
相关作者:梁明光吴小平谭洪沛杨文斌刘鹤历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14篇历史地理
  • 12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6篇文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文化
  • 9篇苗族
  • 8篇民族
  • 7篇侗族
  • 6篇传承
  • 5篇生态
  • 5篇服饰
  • 4篇院校
  • 4篇战时
  • 4篇清代
  • 4篇清水江流域
  • 4篇文书
  • 4篇抗战
  • 4篇抗战时期
  • 4篇个案
  • 3篇地方本科
  • 3篇地方本科院校
  • 3篇新建地方本科...
  • 3篇黔东南苗族
  • 3篇傩愿

机构

  • 55篇凯里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怀化学院
  • 1篇贵州电子信息...
  • 1篇巴塞罗那自治...
  • 1篇贵州商学院

作者

  • 7篇罗康智
  • 6篇龙泽江
  • 5篇罗义群
  • 4篇曾祥慧
  • 3篇徐烨
  • 3篇吴才茂
  • 3篇余晓林
  • 3篇刘鹤
  • 2篇范连生
  • 2篇刘礼国
  • 2篇刘兴禄
  • 1篇淳于步
  • 1篇徐兰君
  • 1篇程泽时
  • 1篇吴正彪
  • 1篇刘鹤历
  • 1篇曾婧
  • 1篇黄平波
  • 1篇梁明光
  • 1篇杨东升

传媒

  • 19篇原生态民族文...
  • 4篇贵州民族研究
  • 3篇农业考古
  • 3篇兰台世界(上...
  • 2篇民族论坛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职教论坛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林业经济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湖北体育科技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中国中小学美...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艺术评论
  • 1篇六盘水师范高...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原生宗教约束力与行政约束力的契合——以黔东南苗族社区为例
2009年
苗族的行政约束力经历了若干次变迁,但以原生宗教为基础的"鼓社"、"议榔"、"理老"三大支柱仍支撑着苗族社区。苗族原生宗教中存在着许多传统道德精华,认真挖掘,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益处,因此,正确运用好原生宗教约束力对苗族社区的行政管理将不无裨益。
罗义群
关键词:苗族契合
黔湘桂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探析被引量:3
2021年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是指传统村落的形成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以入选第1-5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86个黔湘桂侗族传统村落为数据,探寻侗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黔湘桂侗族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分布在三省区交界地区,且南部侗族地区分布的数量多、密度大,以传统村落为核心的侗寨聚落群比较多;而北部侗族地区数量较少、分布较散,侗寨聚落群也偏少。对黔湘桂侗族传统村落的时空特征分析,有助于侗寨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的展开。
曾梦宇胡艳丽
关键词:侗族传统村落
苗族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3
2008年
人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这是人类得以繁衍、延续的根本,但又不能进入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怪圈。"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是一把双刃剑,美则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丑则带来灾祸,直至让人失去生存的环境。苗族尊重自然、驾驭自然的自然观,把上述双刃剑之美与丑熔于一炉,自然地加以彰显与扬弃,成为生态建设的一种良好范式,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罗义群
关键词:苗族自然观生态文明
清代贵州清水江苗族土地契约的计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以贵州清水江下游流域两个苗族家族的1001份清代田土和山林契约为样本,对苗族土地买卖特征进行抽样统计,揭示了清代苗族土地买卖存在以下特征:土地交易存在周期性波动规律,并受国内乃至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木材贸易的兴衰直接影响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并且,林契交易与田契交易存在着相关性。
龙泽江张清芳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清代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与中国传统文化被引量:4
2015年
服饰图案是许多古老民族标志性符号之一,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中的图腾崇拜、思辨模式等文化根基的标识。在中华民族一万来年的文化流程中,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悟性文化和标识自己民族文化根基的图案,如五行图、太极图等。然而在秦汉以后的文化变革里,这些民族文化的根符号逐渐消失殆尽。奇怪的是,在贵州的苗族的文化体系中,却很好的保存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符号,几千年来自然地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烟云未散。通过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文化解析,可以洞见苗族文化体系与中华古老文化的文化亲情和血脉。
淳于步杨文斌
关键词:苗族服饰图案阴阳
锦屏文书的价值、研究方法与开发利用途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0
2010年
2010年10月15-16日在锦屏县召开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邀请了我国契约文书研究专家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80余人。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锦屏文书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提出了锦屏文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本次会议对于锦屏文书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龙泽江
关键词:锦屏文书
当代还傩愿传承危机的深层原因及对策探究——基于湘西用坪及黔东南平庄傩文化考察被引量:1
2019年
还傩愿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仪式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过断裂,但是改革开放后又获得复兴重建,然而重建后的当代还傩愿却面临着传承危机。通过对湘西用坪及黔东南岑巩平庄以还傩愿为中心的傩文化考察,发现其传承危机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传承机制的制约、文化记忆的逐步消逝、民众需求及社会意识结构的变迁等,基于该类信仰民俗传承的特点,可以采取一些以引导为主的、与其深层原因相关且符合其内在运作规律的对策。
刘兴禄何佩雯
关键词:传承危机
林权确认的习惯法之立法完善与法理——以锦屏文书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述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权制度演变,考察了林权确认的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基于法的价值论,认为林权确认的习惯法具有较之国家立法更优位的价值,更能满足解决林权纠纷的需要。指出对其进行立法完善的两种方式及相关法理思考。
程泽时龙泽江
关键词:锦屏文书习惯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近年来各地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面临转型和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本文着重探讨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科学发展之路。
余晓林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论苗族服饰形成、演化时序--再与席克定先生商榷被引量:2
2011年
笔者曾对席克定先生关于苗族服饰类型、演化和时代的部分观点进行过商榷,但未涉及服饰形成的时序问题。席先生关于现今苗族服饰形成时序上限在宋代,下限在明代,并由此进行的苗族服饰形成、演化时序推论,笔者认为缺乏可靠的论据支持,没有充分考虑现今服饰的类型分布和苗族自东向西迁徙的历史,仍然存在问题,尚需进一步商榷。
杨东升
关键词:苗族服饰款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