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顺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品数:192 被引量:448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颖鲁小周罗军兵柴洁余何飞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0篇文化科学
  • 60篇哲学宗教
  • 12篇医药卫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6篇语言文字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9篇教育
  • 22篇大学生
  • 22篇心理
  • 21篇教师
  • 21篇教学
  • 18篇幼儿
  • 16篇社会支持
  • 16篇高校
  • 13篇社会
  • 13篇儿童
  • 12篇心理学
  • 12篇课程
  • 11篇心理健康
  • 11篇幼儿教师
  • 11篇理学
  • 11篇留守
  • 9篇初中生
  • 8篇影响因素
  • 8篇师范
  • 6篇幸福感

机构

  • 174篇安顺学院
  • 19篇清华大学
  • 8篇贵州师范大学
  • 8篇贵阳幼儿师范...
  • 7篇西南大学
  • 4篇贵州师范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南洋学院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凯里学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14篇班永飞
  • 12篇孙霁
  • 11篇杨颖
  • 11篇鲁小周
  • 8篇全小山
  • 6篇邱天龙
  • 6篇何飞
  • 5篇杨集梅
  • 5篇柴洁余
  • 5篇龙定江
  • 5篇刘琳
  • 5篇罗思亮
  • 4篇马微微
  • 3篇罗军兵
  • 3篇郑茂平
  • 3篇贾玉雪
  • 2篇叶盈
  • 2篇伍志鹏
  • 2篇谷陟云
  • 2篇杜尚荣

传媒

  • 55篇安顺学院学报
  • 9篇中国特殊教育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4篇集美大学学报...
  • 4篇科教文汇
  • 4篇高教学刊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现代特殊教育
  • 3篇教学与管理(...
  • 3篇保健医学研究...
  • 3篇科教导刊
  • 2篇心理学报
  • 2篇教育评论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知识经济
  • 2篇基础教育研究
  • 2篇吉林广播电视...
  • 2篇中小学心理健...
  • 2篇教书育人(高...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14篇2023
  • 17篇2022
  • 11篇2021
  • 15篇2020
  • 9篇2019
  • 20篇2018
  • 24篇2017
  • 17篇2016
  • 18篇2015
  • 20篇2014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对抑郁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10
2023年
留守听障学生作为留守儿童中的特殊亚群体,是同伴欺凌与抑郁的高发人群。为探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96名留守听障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1)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社交焦虑以及抑郁均处于较低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与抑郁、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留守听障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之间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分别是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的简单中介路径、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路径。基于此,社会各界应为留守听障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保护他们免遭同伴欺凌,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保障体系,为留守听障学生提供系统服务。
贾金玲卢林鑫班永飞孙霁蔺秀云
关键词:抑郁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
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既是"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内部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社会焦点问题。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不仅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于学校教育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的意义、内容、原则及有关注意事项。
杨颖鲁小周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档案
留守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探讨留守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提供依据。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量表(ISLQ)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贵州省379名留守儿童与316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显示:76.2%的留守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其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绩、留守类型的留守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观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对主观生活质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两者能共同解释主观生活质量得分变异的26%。结论:留守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总体偏低,提高其社会支持可有助于提高其主观生活质量,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是影响其主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杨颖鲁小周罗思亮
关键词:主观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留守儿童
新冠疫情志愿者心身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抗疫志愿者心身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志愿者总体心身状况较好,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较高,但恐惧和神经衰弱症状较为突出,且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农村地区志愿者、未婚志愿者和接受心理援助的志愿者较城镇、已婚、未接受心理援助的志愿者,相关消极心身症状更为突出。研究还发现虽然社会支持与志愿者消极心身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弱,对提升志愿者心身健康水平作用有限,仍需从其他途径探索提升抗疫志愿者心身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杜艳崔亚飞
关键词:志愿者心身健康社会支持
言语加工过程中预测的形成:影响因素和神经机制
2024年
预测性加工是指在词汇语义加工之前进行有效地预测形成预测性认知。预测性认知形成有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先验知识和语境信息。两个因素对预测性认知形成共同作用,相互促进。已形成的预测性认知在后续语义加工过程中还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本文梳理了能够解释预测性认知形成的理论并探讨了预测性认知形成的神经机制。最后从性别因素、语境信息呈现的时间、语境信息的唤醒度、自变量的控制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隋雪李昱霖岳泽明刘新李雨桐刘顺华
关键词:先验知识语境信息
论“三严三实”对提高教师素养的指导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高校教师素养之优劣,关系着学生培养的质量。为了促进学校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高校需要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理论。文章分别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六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三严三实"理论对提高教师素养的意义。
龙定江王雪冰
关键词:高校教师三严三实
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主语关系从句理解——基于句法位置的影响
2020年
采用句图指认任务,考察了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主语关系从句的理解。结果发现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加工不同句法位置的主语关系从句存在损伤,存在理解嵌入主句主语位置的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这表明句法位置直接影响了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主语关系从句加工,支持言语工作记忆的“感知难度假设”。
刘顺华
关键词:关系从句句法位置
从心理学角度看《变形计》
2014年
最近,湖南电视台播放的《变形计》受到了传媒界和教育界的青睐。这档节目是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通过真人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来谈谈次节目所揭示的教育原理。心理学认为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人主观能动性四大因素。而在本档节目更多揭示出,影响互换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与教育。
何飞全小山
关键词:心理学角度《变形计》湖南电视台教育界真情实感特定情境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56名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总分的均值略大于3分;积极应对得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P<0.01)。积极应对与幸福体验、人际和谐、积极乐学、勇于挑战4个心理健康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呈负相关(P<0.01)。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分别为0.326和-0.451(P<0.05)。结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研究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频率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都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叶盈
关键词:心理健康
高校“学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师范类专业为例
2023年
“学校心理学”是高校师范类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心理学”课程教学在课时的分配、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教学的效果。文章主要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改进措施,以期提升“学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全小山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