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空军航空大学航空控制工程系

作品数:129 被引量:516H指数:11
相关作者:江钦龙臧岩徐勇超曹河范作宪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篇航空宇航科学...
  • 29篇电子电信
  • 16篇机械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电气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传感
  • 22篇感器
  • 22篇传感器
  • 15篇信号
  • 13篇矢量
  • 12篇矢量传感器
  • 11篇阵列
  • 11篇飞机
  • 9篇单片
  • 9篇单片机
  • 9篇四元数
  • 9篇无人机
  • 9篇波达方向
  • 8篇飞行
  • 7篇电磁矢量传感...
  • 7篇多电极
  • 7篇信号处理
  • 7篇极化
  • 7篇飞行控制
  • 6篇控制器

机构

  • 128篇空军航空大学
  • 19篇吉林大学
  • 16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清华大学
  • 4篇长春工程学院
  • 3篇北京宇航系统...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吉林省地方水...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江苏海事职业...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吉林省省直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春轨道客车...

作者

  • 25篇陶建武
  • 20篇董恩生
  • 18篇樊琼剑
  • 13篇段凤阳
  • 11篇于相斌
  • 11篇陶军
  • 10篇常文秀
  • 10篇杨忠
  • 9篇沈春林
  • 9篇庞宇
  • 9篇孙百香
  • 9篇王社伟
  • 7篇臧岩
  • 6篇张立静
  • 6篇郭纲
  • 6篇虞飞
  • 6篇吴云靖
  • 5篇常丽敏
  • 5篇徐惠斌
  • 5篇石要武

传媒

  • 9篇传感器与微系...
  • 7篇计测技术
  • 6篇计算机测量与...
  • 5篇仪表技术与传...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电子测试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电子学报
  • 3篇计量学报
  • 3篇航空学报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2008中国...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电子测量技术
  • 2篇兵工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信号处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5篇2012
  • 17篇2011
  • 18篇2010
  • 25篇2009
  • 22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战斗机超机动飞行自抗扰控制器设计被引量:5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自抗扰控制器算法在大包线范围内设计超机动飞行控制系统的新方法。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和自抗扰控制器能够动态补偿系统模型扰动和外扰的特性,在超机动飞行的快慢子回路中分别引入自抗扰控制器,实现了快变量和慢变量的动态解耦控制。控制律设计直接依据超机动飞行的强耦合、强非线性模型,在很大的包线范围内不需要改变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大大简化了设计过程。大包线范围内的大迎角机动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为解决大包线范围内的超机动飞行控制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熊治国孙秀霞胡孟权尹晖
关键词:自抗扰控制器超机动飞行控制解耦控制
四元数复数形式的最小均方算法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作为多维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四元数代数理论已在各种领域有所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四元数的复数形式,本文提出了四元数复数形式的最小均方(LMS-QC)自适应滤波算法。首先推导了LMS-QC自适应滤波算法,并且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步长的选择范围。进一步针对某一机载简化矢量传感器阵列,给出了归一化LMS-QC波束形成算法。此算法克服了四元数实数形式的最小均方(QLMS)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局限性,更适合复信号的多维处理,并且加权矢量每次迭代的计算量仅为QLMS算法的一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LMS-QC算法是收敛的。稳态时估计均方误差达到了最小值,权矢量的模值和输出信干噪比也接近最优值。在主要区间内,LMS-QC算法的性能优于QLMS算法。
常文秀陶建武
关键词:波束形成
基于MCS-51单片机的航空转速表检测仪被引量:1
2008年
在分析航空转速表的工作特点和检测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MCS-51单片机技术,检测飞机转速表的检测仪设计方案。给出了其总体结构设计,重点阐述了检测仪主要的硬件设计以及系统软件设计,并介绍了工作过程和实现方法。最后对检测仪进行了测试标定。实践证明:该检测仪在完成转速表检测内容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通用性,并且价格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军徐惠斌
关键词:MCS-51单片机检测仪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无人机任务分配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任务分配问题是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深入分析多无人机任务分配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对现有模型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对现有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具有较强全局搜索能力的多子群多阶段粒子群算法,开展了粒子群算法在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问题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针对粒子群算法的编码策略、约束处理、算子选取、参数设置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最后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国博王社伟陶军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无人机
基于四元数的电磁矢量传感器MMSE波束形成算法
2011年
为了提高电磁矢量传感器波束形成的抗干扰能力,根据四元数具有更强的正交约束的这一特性,故四元数能更好地描述电磁矢量传感器的正交结构;因此,首先建立了四元数电磁矢量传感器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导出四元数MMSE(最小均方误差)波束形成算法;对于复数和四元数两种算法而言,在同等低快拍数的情况下,基于四元数的MMSE波束形成算法比复数MMSE波束形成算法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大,而最小均方误差(MMSE)小;因此四元数方法响应速度快,滤波效果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有效性。
邬雪松陶建武李京书
关键词:四元数电磁矢量传感器波束形成
并联混合动力客车建模与仿真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并联混合动力客车建立了车辆控制系统模型、各主要部件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整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台架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对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吻合度较好,说明模型的精度和实用性较好,能够满足系统开发需求。
张允毕明轩齐万强
关键词:并联混合动力客车
基于CMAC的无人机紧密编队飞行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多无人机紧密编队飞行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编队飞行队形保持控制器。该控制器以飞行控制系统横向、纵向及垂直方向通道的动态误差作为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的激励信号,并与常规的PID控制器相结合构成系统的复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控制无人机编队,在定常运动和机动过程中都可以保持期望队形,且这种控制方法具有超调量较小,鲁棒性强,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刘成功杨忠樊琼剑
关键词:编队飞行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
单轴加速度计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实现对惯导系统中加速度计信号的采集,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单轴加速度计信息采集方案。该方案是将加速度计输出的电流信号通过采样电阻转化成电压信号,再由高精度A/D芯片进行模/数转换,在小电流情况下,运用切换采样电阻值的方式将小电流信号转换成大电压信号,从而充分利用了A/D芯片的量程,提高了加速度计信息采集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信号的采集精度,使得在小电流情况下加速度精度达到±1×10-5g以内,满足了惯性导航系统的要求。
岳春峰于化东段凤阳许金凯李小龙
关键词:加速度计数据采集
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损伤的检测技术被引量:7
2009年
介绍国内外各种复合材料损伤的无损检测技术,对其应用在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损伤检测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电阻抗检测方法具有设备小型化、抗干扰能力强、检测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损伤的外场原位检测,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是复合材料构件外场原位检测研究的重点.
徐勇超董恩生
关键词: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电阻抗军用飞机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高维复杂函数寻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复杂函数优化时可能出现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结构,命名为多阶段多子群粒子群算法(Multi-stage Multi-subpopul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MPSO),该方法主要通过多子群之间阶段性的重分组策略,强化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大其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同时,为了保留粒子群算法高效优化的特点,通过分阶段搜索模式的转变,将全局最好模型收敛的快速性和局部最好模型收敛的全局最优性进行折中,确保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拥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尽量高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证明,MMPSO算法相对于基本粒子群算法而言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
国博王社伟陶军
关键词:高维复杂函数全局优化粒子群算法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