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96 被引量:449H指数:9
- 相关作者:吕志堂郭振国王易鹏戴燕燕郭晓叶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叶状地衣的光合活性对冻融交替的响应
- 2014年
- 冻融交替是我国北方常见气候现象,其对地衣光合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了采自雾灵山的卷叶点黄梅Flavopunctelia soredica和平盘软地卷Peltigera elisabethae的光合活性(以净光合速率表示,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对冻融处理的响应及其与地衣体含水量(干冻组:含水量<20%干重;湿冻组:含水量>200%)和物种的关系。结果显示卷叶点黄梅的干冻组Pn经5次冻融后下降至对照的21%,湿冻组经3次冻融后下降至负值,平盘软地卷的干冻组和湿冻组在5次冻融后Pn均为负值;相对净光合速率(relativ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Rpn)与冻融次数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卷叶点黄梅湿冻组的斜率绝对值(58.06)>平盘软地卷湿冻组(41.01)>平盘软地卷干冻组(32.27)>卷叶点黄梅干冻组(11.44)。结果表明冻融胁迫可显著抑制两种地衣的光合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具有物种差异且和地衣体内水分含量有关:水分含量的增高将增强冻融胁迫对地衣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干燥状态下,卷叶点黄梅的低温耐性远高于平盘软地卷,但在湿润状态下则低于后者。两种地衣对冻融循环的光合响应的物种差异与其微生境气候有关:生长于较干燥开阔地带的卷叶点黄梅与生于阴湿生境中的平盘软地卷相比,可能已形成了更强的低温干燥适应能力,其低温湿润适应能力则较弱。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通过冻融事件的时空格局的改变而对地衣的光合作用和分布造成负面影响。
- 王磊刘华杰吴清凤
- 关键词:低温生物学微气候
- 酿酒酵母JM菌株XV染色体的精简
- 本研究以酿酒酵母ura3营养缺陷型α型单倍体菌株JM为出发菌株,对其XV染色体进行精简操作,即缺失掉其中大片段非必需基因,为构建具有简约基因组的酿酒酵母细胞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采取两种策略进行酿酒酵母基因组大片段缺失体的...
- 张晓瑜汤晖张利平
- 关键词:酿酒酵母
- GC克隆载体的制备及其克隆效率研究
- 2013年
- 为了研究GC克隆技术的克隆效率,从商品化T载体出发,构建了一个含有2个XcmI位点的质粒;通过PCR技术引入突变后,经XcmI酶切得到3′端各突出一个C碱基的线性化载体。随后将该线性化载体与Taq酶催化得到的PCR产物进行了连接测试。结果表明:GC克隆效率低于同等条件下的TA克隆,对不同5′端碱基引物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性。该研究为GC克隆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李继刚杨忠祥张虎孙希哲
- 关键词:PCR产物酶切克隆效率
- 内蒙古河套灌区湿地芦苇根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被引量:6
- 2012年
-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分离培养法对天然湿地和退化湿地的芦苇根际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分离自天然湿地芦苇根际的45株细菌分属于γ-变形菌纲(44.44%)、厚壁菌门(Firmicutes)(42.22%)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3.33%)3大类群,其中,γ-变形菌纲为最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42.2%)为最优势菌属;分离自退化湿地芦苇根际的44株细菌分属γ-变形菌纲(13.63%)、β-变形菌纲(6.82%)、厚壁菌门(47.73%)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1.82%)4大类群,其中厚壁菌门为最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属(40.9%)为最优势菌属。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湿地和退化湿地芦苇根际细菌都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但天然湿地与退化湿地芦苇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 孙磊刘莹姚娜邵红李潞滨
- 关键词:湿地芦苇根际细菌RRNA基因
- 干旱持续时间对内蒙古草原中坚韧胶衣和分指地卷固氮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坚韧胶衣Collema tenax和分指地卷Peltigera didactyla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草原中的两种固氮地衣,对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其生理活性对土壤水分条件比较敏感。目前,干旱持续时间对该区域中地衣固氮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调查了一个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生态系统中坚韧胶衣和分指地卷的盖度,采用乙炔还原法研究了不同干旱持续时间(分别为0、1、2、4、8和16d)对两种地衣固氮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坚韧胶衣盖度(3.26±1.24%)显著高于分指地卷(0.02±0.07%)(p<0.01);在绝大多数干旱持续时间处理下,两种地衣之间的固氮活性差异并不显著,且均随干旱持续时间延长而呈S形下降。不超过2d的干旱时间并不引起地衣固氮活性的显著变化,4d的干旱时间导致坚韧胶衣和分指地卷固氮活性分别下降了34%和54%,干旱持续8d导致两种地衣固氮活性降幅达90%,16d的干旱使二者降幅均超过99%。表明干旱对坚韧胶衣和分指地卷固氮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干旱对地衣固氮作用的负效应可能与地衣体内光合产物和能量水平、复水至表达固氮活性之间的延迟时间和达到最高固氮活性的延迟时间有关。
- 刘华杰房世波吴清凤
- 关键词:地衣乙炔还原法
- 马铃薯StHb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012年
- 为了研究马铃薯StHb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RT-PCR技术克隆到马铃薯StHb1基因cDNA序列,并成功构建了StHb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BI121-StHb1-GFP.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载体转化洋葱内表皮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以确定StHb1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表明StHb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 李继刚郑建坡曲占良
-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融合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
- 一株白芍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活性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离白芍中拮抗农作物致病菌和人类常见病原菌的内生放线菌,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采用3种分离培养基,从白芍根部分离内生放线菌;通过滤纸片法筛选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观察菌丝形态,并进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白芍中分离得到16株内生放线菌,其中从FYSCA培养基中分离到9株;16株内生放线菌中有6株具有拮抗作用,菌株S-BS033004对5种病原菌有拮抗活性,尤其是对棉花黄萎病菌和小孢拟盘多毛孢菌和耐青霉素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作用显著,抑菌圈≥20mm。经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与Streptomyces anulatus NBRC13369T等6株链霉菌模式菌株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均为99.7%。结论:白芍内生放线菌S-BS033004是一株杀菌谱较广的链霉菌,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 张秀敏张利平穆姗姗
- 关键词:白芍内生放线菌拮抗活性系统发育分析
- 豌豆根瘤菌高效菌株的筛选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18株根瘤菌菌株的豌豆接种筛选试验,对植株干质量、结瘤数、株高以及开花结荚数等生长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菌株Hbu610006、Hbu610015的植株干质量相比空白对照分别增产82.35%、79.41%,根瘤数分别比对照增加67.43%、231.20%,其株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5.02%、13.75%。此外,菌株Hbu610006、Hbu610015的开花结荚情况也较其他菌株表现突出。因此,筛选出Hbu610006、Hbu610015这2株能与花叶豌豆高效结瘤固氮的菌株。
- 潘亭亭王乐姚红丽刘忠宽曹卫东刘朋飞刘晓云
- 关键词:根瘤菌固氮
- 陶瓷超滤膜在5-羟基-L-色氨酸发酵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 2024年
- 为提高5-羟基-L-色氨酸(5-hydroxy-L-tryptophan,5-HTP)提取分离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选择陶瓷超滤膜应用于从发酵液中提取5-HTP的工艺,对陶瓷超滤膜的过滤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优选出适合的膜孔径为10 nm,进一步优化得到陶瓷超滤膜分离提取5-HTP的3个最优工艺参数:发酵液pH值3.5,跨膜压差0.75 MPa,料液过膜温度35℃.在此工艺条件下,5-HTP的透过率在92%以上,对游离蛋白质截留率达90%以上,满足进一步浓缩、结晶制备5-HTP的要求,达到了优化预期效果,为陶瓷超滤膜应用于从发酵液中工业化提取5-HTP提供了可靠依据.
- 张怡君田俊波杨志彬郝晋博胡江林吕志堂
- 关键词:陶瓷超滤膜透过率截留率
- 丝状真菌转化载体的改进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改进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用的Ti双元载体,将质粒pUCATPH上真菌trpC基因启动子驱动的潮霉素B抗性基因(hygB)表达盒转移到Ti质粒pPZP111上,构建成用于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Ti载体pATZ。将植物表达载体pDL916上的草丁膦抗性bar基因重组到载体pKS-trpC上,构建成含真菌启动子、终止子调控的bar基因表达盒的中间载体pTrpCBar;之后将该表达盒转移到pPZP111载体上,得到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真菌转化Ti质粒pTBZ。上述质粒载体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构建正确,为丝状真菌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提供了新的工具。
- 李继刚陈永利杨忠祥郑建坡
-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转化丝状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