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520 被引量:5,072H指数:26
相关作者:洪晓楠魏晓文杨连生戴艳军王飞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5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6篇政治法律
  • 407篇文化科学
  • 197篇经济管理
  • 190篇哲学宗教
  • 79篇社会学
  • 66篇历史地理
  • 20篇自然科学总论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学
  • 3篇军事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3篇主义
  • 165篇政治
  • 151篇教育
  • 140篇高校
  • 125篇文化
  • 109篇思想政治
  • 105篇共产党
  • 98篇中国共产党
  • 98篇国共
  • 86篇大学生
  • 85篇社会主义
  • 81篇逻辑
  • 72篇意识形态
  • 70篇社会
  • 70篇马克思主义
  • 69篇政治教育
  • 69篇治教
  • 68篇思想政治教育
  • 63篇民族
  • 54篇视域

机构

  • 1,38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6篇大连海事大学
  • 18篇淮海工学院
  • 13篇大连大学
  • 10篇沈阳师范大学
  • 9篇北方民族大学
  • 9篇大连外国语大...
  • 8篇大连海洋大学
  • 8篇辽宁师范大学
  • 8篇大连民族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辽东学院
  • 7篇山西警察学院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渤海大学
  • 6篇黑龙江八一农...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东北财经大学
  • 5篇东北大学
  • 5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90篇魏晓文
  • 82篇洪晓楠
  • 81篇荆蕙兰
  • 56篇徐成芳
  • 54篇陈晓晖
  • 52篇杨慧民
  • 45篇戴艳军
  • 44篇梁大伟
  • 43篇刘志礼
  • 43篇关巍
  • 42篇王新影
  • 29篇王飞
  • 26篇刘宏伟
  • 25篇王嘉
  • 24篇屈宏
  • 22篇滕国鹏
  • 20篇杨连生
  • 19篇张元
  • 13篇葛丽君
  • 13篇方玉梅

传媒

  • 39篇思想理论教育...
  • 38篇思想教育研究
  • 29篇大连理工大学...
  • 17篇理论学刊
  • 17篇大连干部学刊
  • 15篇理论导刊
  • 15篇沈阳工业大学...
  • 14篇社会主义研究
  • 14篇辽宁师范大学...
  • 13篇人民论坛
  • 13篇理论探讨
  • 13篇教学与研究
  • 13篇马克思主义理...
  • 1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0篇中学政治教学...
  • 10篇东北大学学报...
  • 10篇中共石家庄市...
  • 9篇学术界
  • 9篇马克思主义研...
  • 8篇学术交流

年份

  • 46篇2025
  • 171篇2024
  • 149篇2023
  • 166篇2022
  • 144篇2021
  • 103篇2020
  • 90篇2019
  • 74篇2018
  • 77篇2017
  • 79篇2016
  • 48篇2015
  • 58篇2014
  • 58篇2013
  • 43篇2012
  • 41篇2011
  • 27篇2010
  • 9篇2009
1,5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论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鸦片毒化政策
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地区大力推行鸦片毒化政策,作为其侵略中国的重要手段。伪满时期日本鸦片毒化政策分为两个阶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颁布《鸦片法》和建立鸦片专卖制度加强鸦片贸易的垄断和管理。"七·七"事变后,日本鸦片毒...
屈宏荆蕙兰王璐
关键词:鸦片毒化政策伪满政治目的
论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14
2014年
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生产和交汇的前沿阵地,尤其需要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深入研究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是科学判断工作形势、制定积极应对举措的必要前提与基础。
王金玲
关键词:网络高校意识形态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的中国样态、理论批判及治理对策被引量:6
2021年
文化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现实表现,是一种更具渗透性和颠覆性的错误思潮。它以虚无对象多面化、叙事手法多元化、传播策略多样化为表现,意图在资本增殖逻辑、文化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斗争推动下,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损害文化自信、弱化党的领导。对其进行批判,要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生存论的四重维度去驳正它对中国文化精神及价值的遮蔽。同时,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建设文化强国为基础、树立文化自信为关键、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牢牢掌握文化建设的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和管理权。
梁大伟李祺
关键词:文化虚无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教学设计
2022年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应章节:第四章第二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点题入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对应2021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既是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结论与现实体现,同时也为我们准确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表现、预测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奠定理论基础。
刘鹏飞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危机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规定性被引量:4
2021年
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内在属性界定的多元化和泛化,导致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规定性问题一直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只有以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内在属性界定中的问题为着力点,从网络媒介的时代特征入手,以风格意蕴廓清内涵,将网络青年亚文化与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相区别,才能科学把握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价值观念、情感表达、文化品格以及亚文化资本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
樊亚茹杨慧民
关键词:内在规定性文化品格
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的现实考量
2025年
新时代以来,逐渐确立了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是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要进一步深化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供给,坚定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自信,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规律,优化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组织管理,抓住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执行的“关键少数”,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向纵深发展,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得到全面重塑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无疑是一大亮点,是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重大举措。
肖唤元
关键词:制度化意识形态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叙事被引量:1
2024年
“文明叙事”不仅是整体概述现代化积极成果的概念,也是反思不同现代化推进人类进步的重要视角。在文明叙事的框架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辨析二者的不同叙事图景,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推动人类文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现代化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在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本至上陷阱、物质文明单向发展以及对其他文明形态的消解。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注重文明各要素的整体推进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从而在文明的本质规定、文明的结构体系以及文明交往方式三个层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文明超越。
杜雅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析——基于SWOT分析法被引量:2
2022年
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形势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之举。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建设面临的内部优势(S)、内部劣势(W)和外部机遇(O)、外部挑战(T)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阐释,从而更好地发挥优势、转变劣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由此,需要在明晰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以“管”促“严”保落实、以“学”明“辨”增本领、以“技”增“效”提质量、以“保”促“稳”谋长远,多措并举,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郑晶晶肖唤元张茂杰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SWOT分析法
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理论资源与基本语境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论资源与现实语境进行分析和清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理论资源即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语境即为人们的现代生活.但是,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僵死的、过去的存在,而是一个不...
关巍吕双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战略交汇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析被引量:8
2019年
战略交汇期,在实践中探索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精准扶贫微观政策有效衔接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点,在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主体力量等方面加强统筹衔接,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对不同地区的脱贫攻坚现状和振兴情况加强调查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高质量、可持续,脱贫成果不断巩固提升,让广大群众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伟大实践中,持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家斌孙婷婷
关键词: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共1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