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176 被引量:854H指数:14
相关作者:黄武仁彭建华韦曼丽张静宋晓君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农业科学
  • 34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心叶
  • 20篇椰心叶甲
  • 20篇叶甲
  • 17篇香蕉
  • 17篇病菌
  • 14篇毒力
  • 14篇杀虫
  • 14篇橡胶树
  • 14篇镰刀
  • 14篇枯萎
  • 14篇枯萎病
  • 14篇胶树
  • 13篇植物
  • 13篇镰刀菌
  • 12篇毒力测定
  • 11篇寄主
  • 11篇尖孢镰刀菌
  • 10篇专化型
  • 10篇香蕉枯萎病
  • 9篇害虫

机构

  • 176篇中国热带农业...
  • 53篇海南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厦门市市政园...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出入境检...
  • 1篇海南正业中农...
  • 1篇海南省热带作...
  • 1篇儋州市农业科...
  • 1篇热作两院种苗...

作者

  • 44篇彭正强
  • 38篇金启安
  • 36篇温海波
  • 32篇黄贵修
  • 27篇陈青
  • 23篇刘先宝
  • 22篇卢芙萍
  • 22篇蔡吉苗
  • 21篇金涛
  • 19篇时涛
  • 17篇林玉英
  • 16篇黄俊生
  • 15篇赵冬香
  • 14篇卢辉
  • 13篇李超萍
  • 13篇吴伟怀
  • 13篇符悦冠
  • 13篇贺春萍
  • 12篇唐超
  • 12篇杨腊英

传媒

  • 6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3篇热带农业科学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6篇热带农业工程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5篇生物安全学报...
  • 5篇中国热带作物...
  • 4篇植物保护
  • 3篇热带生物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农药
  • 2篇Agricu...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5篇2015
  • 12篇2014
  • 17篇2013
  • 16篇2012
  • 30篇2011
  • 25篇2010
  • 24篇2009
  • 9篇2008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杆菌浸润瞬时表达分析番木瓜miR162a的研究(英文)
2011年
农杆菌浸润瞬时表达方法不仅在蛋白互作、鉴定基因沉默抑制子及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还应用在小RNA的研究中。在对植物microRNA的研究中,农杆菌浸润方法通过将将转基因导入农杆菌浸润本生烟瞬时表达,可以快速、稳定地对植物microRNA进行检测和鉴定,样品在几天内就可分析完成,比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有优势。笔者借鉴国外拟南芥microRNA瞬时表达分析的方法,克隆了番木瓜的miR62a前体序列连接到双元表达载体pSuper1300上构建成35S::cpa-miR162a质粒,导入农杆菌GV3101后浸润本生烟,浸润后48 h提取本生烟叶片总RNA后通过miRNA northern blot检测到miR162a,而本生烟和番木瓜自身则无法检测到低丰度的miR162a。本文介绍的农杆菌浸润瞬时表达方法能够在体外加工产生成熟的miRNA,该技术有助于对microRNA的结构-功能的相关性及靶标验证进一步研究。
彭军杨腊英王国芬郭立佳汪军黄俊生
关键词:番木瓜瞬时表达分析MICRORNA
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研究假蒟对螺旋粉虱的作用效果及对体内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若虫和蛹的生物活性,并用生化方法测定了成虫体内几种代谢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增强,其活性大小为成虫若虫蛹。处理168 h时,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若虫的LC50值(0.932 mg.mL 1)仅为处理24 h时LC50值(2.207 mg.mL 1)的42.23%。处理72 h时,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和若虫的LC50值(0.430 mg.mL 1和1.303 mg.mL 1)分别为蛹(1.894 mg.mL 1)的22.70%和68.79%。经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处理24 h后,螺旋粉虱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等代谢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10 mg.mL 1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3种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2.53%、82.79%、52.26%,但低浓度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CarE、GSTs两种酶的活性反而有诱导现象,其中对GSTs诱导效应较为明显。由此表明,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有明显的毒杀作用。
林江符悦冠黄武仁韩冬银张方平贲庆贺
关键词:螺旋粉虱毒力测定酶活性
橡胶树胶孢炭疽菌P型ATP酶基因CgATPase 01的敲除及表型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了解橡胶树胶孢炭疽菌的一个钙转运P型ATP酶基因Cg ATPase01的功能,本研究利用Splitmarker技术构建敲除载体,通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对橡胶树胶孢炭疽菌菌株HBCg01的Cg ATPase 01基因进行敲除,根据表型变化及致病性检测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Split-marker方法获得了敲除突变体△Cg ATPase01,表型分析发现该突变体与野生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病菌气生菌丝的颜色发生了改变,生长速率降低,产孢量下降,对橡胶树叶片的致病性减弱,推测该基因可能在橡胶树胶孢炭疽菌的产孢、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胶孢炭疽菌P型ATP酶基因功能和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刘先宝李博勋孙懂懂时涛黄贵修
关键词:表型分析
1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测定被引量:24
2020年
采用浸卵法测定了1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并比较了不同杀虫剂的毒力水平。结果表明:100 mg/L处理后48 h,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灭多威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抑制率最高,达到100%,其LC 50分别为12.67 mg/L和16.95 mg/L;而200 mg/L的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虱螨脲、辛硫磷和杀螟丹分别处理后72 h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抑制率次之,在69.6%~87.65%之间,其LC 50分别为44.1、50.9、78.37、79.0、98.15、126.8 mg/L和137.7 mg/L。依据毒力测定的结果和高效低毒类杀虫剂优先选用的原则,推荐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卵的主要药剂。
林玉英金涛马光昌温海波向凯萍彭正强易克贤
关键词:杀虫剂毒力测定
低温对椰心叶甲成虫体内几种抗寒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抗寒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以短时低温处理椰心叶甲成虫,并以正常饲养的为对照,研究低温对虫体自由水、糖类(总糖、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诱导处理后椰心叶甲成虫自由水含量急剧下降,由67.10%下降到45.11%,总糖含量略微下降,由19.82μg/mg下降到18.00μg/mg;而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4种物质大量积累,其中,海藻糖由3.22μg/mg上升到5.88μg/mg,糖原由1.12μg/mg上升到4.46μg/mg,甘油由11.45μg/mg上升到15.10μg/mg,脂肪由6.43%上升到8.14%。说明椰心叶甲对低温具有一定的应答反应,虫体抗寒物质应答系统为: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虫体有一定的耐寒性。
张徐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
关键词:椰心叶甲糖含量脂肪含量
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16
2014年
椰子织蛾是一种外来新入侵害虫,对棕榈科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甲维盐等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5~6龄幼虫的室内毒力。5种药剂处理72 h后的室内毒力大小顺序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烟碱;72 h 致死中浓度( LC50)为5.2604、9.7126、24.8202、104.0584、643.1496 mg· L-1。选取同样毒力效果所需成本依次为毒死蜱<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烟碱。本研究可用于指导椰子织蛾的应急化学防控。综合毒力和成本,建议在生产上采用毒死蜱和甲维盐等相关药剂防治椰子织蛾。
刘向蕊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阎伟彭正强冯雨艳方旭元
关键词:杀虫剂毒力测定
一株产铁载体香蕉拮抗内生细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4
2009年
从健康的香蕉组织内分离内生细菌,以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小种为指示菌,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一株分离自根的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细菌,编号为BEB4。结合该菌菌落、菌体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内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铁载体。
潘羡心彭建华刘先宝蔡吉苗黄贵修
关键词:香蕉内生细菌拮抗作用铁载体
椰心叶甲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初报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植物在受到昆虫取食后通过特定的信号传递途径产生防御反应。另一方面,昆虫也会通过多种方式对植物的防御作出抵抗或产生适应。探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间的相互作...
陈青彭正强金启安唐超温海波
关键词:椰心叶甲寄主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Six同源基因的鉴定被引量:7
2013年
为鉴定香蕉枯萎病病原菌Six同源基因,通过BLASTP分析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生理小种菌株N2基因组中鉴定了Six1和Six6同源基因,从4号生理小种B2菌株基因组中鉴定了Six1、Six2、Six6和Six8同源基因。采用PCR扩增从亚热带4号生理小种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到Six7同源基因,并从其它一些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基因组DNA中也扩增到了Six2和Six8同源基因。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古巴专化型菌株Six基因组成可能不同。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Six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郭立佳杨腊英彭军王国芬梁昌聪刘磊黄俊生
关键词:枯萎病专化型尖孢镰刀菌
3种杀虫剂对不同密度、日龄和性别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明确成虫密度、日龄、性别对应用药膜法测定杀虫剂的毒力结果的影响,本文测定了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3种药剂对不同密度、不同日龄条件下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雌雄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处理后不同密度桔小实蝇成虫的死亡率呈现不同规律。敌百虫处理5-10头/瓶成虫死亡率最高,为62%-72%,之后逐渐降低至10%以下,并趋于稳定;阿维菌素处理死亡率总体呈高-低-高-低的S形变化,以30-50头/瓶最高;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死亡率5头/瓶时最低,其他9个密度稳定在35.5%-46.4%;建立了描述3种药剂处理后死亡率和成虫密度之间关系的模型。同一种药剂处理不同日龄成虫,其死亡率变化规律明显。敌百虫处理4日龄、74日龄雌虫死亡率最高,14日龄最低;4、54、64日龄雄虫死亡率较高,14日龄最低;其雌雄虫死亡率与日龄间关系均符合Johnson Schumacher模型。高效氯氰菊酯处理雌雄成虫的死亡率均以4日龄最低,之后明显增大,24日龄后趋向稳定;死亡率与日龄间关系均可符合Quadratics Ratio模型。同一日龄雌雄虫死亡率比较,敌百虫处理无显著差异,高效氯氰菊酯处理雌虫大多高于雄虫。根据以上研究,提出的测定杀虫剂毒力时桔小实蝇的合适密度为0.04-0.06头/mL(容器体积)或者27.4-18.2 cm2/头(药膜面积)。
林玉英金涛曾玲陆永跃
关键词:桔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成虫日龄毒力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