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56 被引量:193H指数:7
- 相关作者:林建超周莲平赵永明计晓梅孙超雄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废水中锰的催化共振散射光谱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在HAc—NaAc缓冲溶液条件下,金纳米微粒在波长54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加入孔雀绿(MG)后体系在630nm的共振散射峰强烈降低。二价锰离子对高碘酸钾氧化孔雀绿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随着二价锰离子浓度增大,630nm的共振散射峰线性增强,其增强值△I630nm与锰离子浓度在2.0~54.9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7,方法的检出限为0.5ng/mL,考察了试剂用量并进行了常见离子干扰试验,由此建立了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测定锰的方法。该法用于测定废水中二价锰离子的含量,结果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相吻合。
- 李纪顺蒋治良梁爱惠温桂清莫家陆
- 关键词:锰金纳米微粒
- 核酸适配体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检测血清中钾离子被引量:4
- 2010年
- 在pH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纳米金与适配体(aptamer)结合形成较稳定的aptamer-Au复合物,且不被NaCl聚集。在85℃水浴中,K+与aptamer作用后折叠形成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复合物且释放出纳米金。在高浓度盐作用下,纳米金聚集成较大粒径的纳米金颗粒,导致体系563nm处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大,其平均粒径为120nm。文章研究了K+ -随机单链DNA1(ssDNA1)-纳米金、K+ -ssD-NA2-纳米金和K+ -aptamer-纳米金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并用圆二色光谱技术证明了核酸适配体结构的变化。考察了pH、NaCl浓度、aptamer浓度、纳米金用量以及Cu2+、Mg2+、Pb2+、Ca2+、Al3+、Zn2+Fe3+等常见重金属离子等对测定K+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选定条件下,K+浓度在0.67~3350μmol·L-1范围与共振散射峰值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分别为ΔI=0.167c-0.7,0.9932,0.3μmol·L-1 K+。该法用于血清样品分析,结果与离子选择电极法一致。
- 刘庆业范燕燕李廷盛梁爱惠蒋治良
-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K+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
- 协同活化法制备稻壳基活性炭
- 采用活化剂K2CO3和添加剂KOH协同活化稻壳制备活性炭,系统考察了添加剂含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反应条件对稻壳基活性炭的得率及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的得率随添加剂含量的变化较小、但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
- 黄颖廖钦洪张晓慧徐桂花蒙冕武康彩艳
- 关键词:稻壳活性炭
- 文献传递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糖废水的效能及微生态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制糖废水的运行特征,并通过污泥EPS测定、小瓶静态试验、扫描电镜等分析了其微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在HRT为24 h,水温33℃,进水ρ(COD)为1 355~2 955 mg/L,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为87%~96%,其中第1隔室抗废水的冲击最大,VFA值最高而碱度最低,分别为9.33 mmol/L和19.25 mmol/L。小瓶静态试验表明,当基质ρ(COD)为1 000 mg/L时,第1隔室的污泥对COD去除率提升最快,由35.89%提到82.08%;而当基质ρ(COD)增加到4 000 mg/L,第5隔室COD的去除率提升较快,从21.96%提到61.72%。各个隔室污泥EPS的总量是第1隔室和第3隔室较多,分别为142.99 mg/g和205.48 mg/g。第1隔室和第2隔室中以杆菌为主,第5隔室出现了单球菌与多球菌,不同隔室内厌氧微生物的分布呈现出良好的种群分布。
- 王立媛宿程远李思敏黄智王刚
-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制糖废水微生态污泥特征
- 反渗透膜制终端直饮水的健康安全性考察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动态试验,考察了反渗透膜制终端直饮水系统对有机物、TDS、氨氮、UV254以及硝酸盐等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进水UV254与CODMn的相关性。试验表明:该系统对CODMn、TDS与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95%和86%,出水的氨氮浓度基本为0;该系统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90%,可保证饮水水质安全;同时试验表明进水UV254与CODMn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庞小燕宿程远黄小玲吕明陈晶黄意
- 关键词:反渗透膜直饮水
- H2O2催化氧化法再生NiO的研究
- H2O2氧化再生吸附了活性艳蓝X-BR的NiO,考察了氧化剂的浓度、再生时间、再生液pH值、温度等工艺条件以及再生次数对再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率随着H2O2的浓度和再生时间的增加,先增大较快,而后增加缓慢;随pH...
- 陈孟林林建超宿程远龙腾发何星存黄智
- 关键词:催化氧化法氧化镍
- 适体修饰金纳米粒子光度法检测铅(Ⅱ)被引量:6
- 2010年
- 用适体(aptamer)修饰6 nm金纳米粒子制备了检测铅离子的核酸适体-金纳米粒子探针。在pH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及NaCl介质中,该探针亦不聚集。Pb2+与探针中的aptamer可形成非常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并释放出金纳米粒子。在NaCl作用下,释出的金纳米粒子聚集形成较大的金纳米粒子聚集体,导致516 nm处的吸光度降低。Pb2+浓度在0.3~10 nmol/L范围与516 nm处吸光度降低值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0260ρ+0.01,相关系数为0.994 3,方法检出限为0.1 nmol/L Pb2+。该法用于废水样分析,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
- 刘庆业范燕燕凌绍明温桂清梁爱惠康彩艳蒋治良
- 关键词:适体金纳米粒子光度法
- 纳米金催化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的甲醛
- 2009年
-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以纳米金催化甲醛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微粒在870nm处的吸收值,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甲醛的新方法.研究了纳米金、菲林试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共存离子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甲醛浓度在1.2-60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值△A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870nm=0.0014C+0.0627,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0.4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0%~100.3%.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体系干扰少,用于测定腐竹、精制粉丝、红薯粉丝和方便面中甲醛的含量获得满意的结果.
- 王鹏飞杨玲梁爱惠蒋治良
- 关键词:纳米金催化甲醛分光光度法食品
- 鹊肾树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鹊肾树叶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鹊肾树叶各提取物均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甚至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鹊肾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 朱圣军李俊蒙爱萍刘庆业黄翠萍
- 关键词: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
- 稀土元素对LiMn2O4电极材料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池测试系统等研究了不同稀土掺杂元素La、Ce、Nd等对Pechini法合成的LiMn2O4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成的LiMn2O4、LiLa0.03Mn1.97O4、LiLa0.01Ce0.01Nd0.01Mn1.97O4样品具有纯尖晶石型LiMn2O4结构,LiLa0.015Ce0.015Mn1.97O4样品由LiMn2O4相及微量杂质相CeO2组成;样品呈规则的近球形或球形,其粒径范围为0.5-2.5μm。稀土元素取代使LiMn2O4材料的初始容量略有降低、循环稳定性能有较大增加,LiMn2O4、LiLa0.03Mn1.97O4、LiLa0.015Ce0.015Mn1.97O4、LiLa0.01Ce0.01Nd0.01Mn1.97O4样品的初始容量分别为126.0、120.0、117.3、124.0 mA.h/g,经30次循环充放电后的容量分别为88.9、102.7、101.6、109.1 mA.h/g。
- 蒙冕武廖钦洪黄颖江恩源刘心宇黄煌吕罡
- 关键词:稀土元素尖晶石型LIMN2O4相结构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