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作品数:1,157 被引量:2,030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小娟陈爱东毛阳海乔鹏程李继刚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05篇经济管理
  • 110篇文化科学
  • 54篇政治法律
  • 27篇社会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哲学宗教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6篇企业
  • 82篇会计
  • 82篇财务
  • 56篇农牧
  • 52篇金融
  • 50篇实证
  • 49篇生态
  • 47篇财政
  • 43篇旅游
  • 42篇一带一路
  • 34篇西藏经济
  • 34篇教育
  • 34篇教学
  • 33篇民族
  • 33篇绩效
  • 31篇文化产业
  • 31篇经济发展
  • 31篇高校
  • 30篇可持续发展
  • 26篇实证分析

机构

  • 1,059篇西藏民族大学
  • 22篇东南大学
  • 18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厦门大学
  • 7篇西藏大学
  • 6篇西南财经大学
  • 6篇西藏自治区社...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西安财经学院
  • 5篇咸阳师范学院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天津财经大学
  • 4篇陕西国际商贸...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保山学院
  • 2篇贵州大学
  • 2篇成都大学
  • 2篇西藏职业技术...

作者

  • 68篇陈爱东
  • 66篇王小娟
  • 64篇毛阳海
  • 51篇乔鹏程
  • 44篇李继刚
  • 31篇李爱琴
  • 31篇魏小文
  • 30篇赵毅
  • 25篇黄林
  • 24篇刘妤
  • 20篇秦国华
  • 18篇狄方耀
  • 17篇于转利
  • 17篇张晓雁
  • 17篇张金玲
  • 17篇赵莉
  • 16篇刘强
  • 14篇张志恒
  • 14篇杨西平
  • 13篇唐静

传媒

  • 141篇西藏民族学院...
  • 82篇西藏民族大学...
  • 26篇西藏发展论坛
  • 22篇边疆经济与文...
  • 21篇商场现代化
  • 21篇阿坝师范学院...
  • 20篇农村经济与科...
  • 20篇西藏大学学报...
  • 19篇西藏教育
  • 17篇内蒙古科技与...
  • 17篇合作经济与科...
  • 17篇经济研究导刊
  • 13篇西藏研究
  • 13篇西藏科技
  • 13篇致富时代(下...
  • 12篇中国乡镇企业...
  • 10篇时代金融
  • 9篇会计之友
  • 9篇山西农经
  • 9篇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

  • 10篇2025
  • 65篇2024
  • 73篇2023
  • 64篇2022
  • 41篇2021
  • 56篇2020
  • 75篇2019
  • 75篇2018
  • 54篇2017
  • 60篇2016
  • 56篇2015
  • 64篇2014
  • 67篇2013
  • 63篇2012
  • 44篇2011
  • 31篇2010
  • 35篇2009
  • 20篇2008
  • 9篇2007
  • 22篇2006
1,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法管理藏传佛教事务 促进西藏长治久安
2012年
藏传佛教在西藏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藏传佛教问题是西藏社会局势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因素。西藏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对藏传佛教问题的妥善处理,而依法管理好藏传佛教事务是一项系统的社会管理工作,西藏自治地方应根据藏传佛教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地方性藏传佛教事务管理法规立法,全面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宗教事务管理体制,强化寺庙内部管理,为推进西藏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林
关键词:藏传佛教法制寺庙管理
发展企业集群的经济学诠释被引量:1
2006年
发展企业集群有利于企业细化分工和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和发挥创新活力,有利于企业融资便利和产生乘数效应,有利于企业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促使企业走生态化道路。企业集群这种发展模式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可取选择。
李继刚
关键词:企业集群根植性利益相关者
区块链技术下农产品供应链溯源系统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农业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对于农业一直都有优惠政策,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很多目光都聚焦在农业上来。但是瘦肉精、禽流感、镉大米以及新冠疫情下冷冻生鲜等农产品安全问题,使得农产品溯源成了一个全球热点问题。为了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挑战,本文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重点研究了构建区块链技术下的农产品供应链溯源系统中的一个典型,进一步证实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农产品供应链溯源系统的可行性。
张梦琦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
西藏农牧区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财政政策研究
本文将国际贫困标准、国家贫困标准与西藏贫困标准作了对比,提出了西藏现行贫困标准偏低的观点。同时围绕现行贫困标准对西藏农牧区居民的贫困现状及反贫困路径,重点是反贫困财政政策的优化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西藏农牧区实现脱贫致富目...
毛阳海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贫困反贫困财政扶贫政策
西藏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发展的实证探究
2020年
随着西藏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西藏支柱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供给的需求,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助力和支持旅游业发展上发挥不可替代作用。文章以西藏为研究对象,借助物理学耦合理论构建西藏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2007-2018年西藏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耦合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肖云爽
关键词:旅游业金融业
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时空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
2024年
提升生态韧性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和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该研究从流域区段、省域、城市群与市域等多级空间尺度对2007—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韧性水平进行测度与差异化分析,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核密度估计与Markov链分析方法揭示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时空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①时间序列上,黄河流域生态韧性水平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且不同空间尺度下生态韧性的时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②空间格局上,黄河流域生态韧性整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域分布在生态本底好、对生态资源索取程度低的城市,低值区域分布在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资源型城市。预测2028年和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空间分布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态势。③空间关联分析表明,黄河流域生态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形成高高集聚与低低靠拢态势。④核密度估计表明,黄河流域生态韧性具有非均衡发展特征,多极化现象明显,上游地区绝对差异缩小,中、下游地区绝对差异扩大。⑤Markov链分析表明,黄河流域生态韧性在不同时间跨度下均具有稳定性,存在“低水平陷阱”与“高水平垄断”并存的俱乐部趋同特征,且随着时间跨度增加,流动性渐趋增强,但均不存在生态韧性跨越式发展。考虑空间效应时,俱乐部趋同现象并未得到控制与缓解,且邻域生态韧性水平对周边城市向上转移与向下转移的概率是非对称的。该研究在丰富生态韧性测度方法与研究范式的同时,也为黄河流域制定差异化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赵政楠茹少峰薛飞
关键词:生态足迹核密度估计黄河流域
收入分配不公的税收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底线",而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格局,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来实现,但据调查,在引发社会对收入分配不公诟病的几大因素中,理应成为调节收入差距的税收杠杆被认为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拉大了收入差距。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税收政策,使其切实、有效地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予以调控,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魏小文
关键词:收入分配不公物业税税收监管
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实践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尹雯李涛
关键词:换股合并并购规模收购价格折股企业并购基准价格
刍议发展西藏特色旅游业的财政对策
2012年
西藏的旅游业将继续成为西藏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政府的支持,而西藏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西藏财政政策的扶持,在发挥财政政策的时候,需要加大财政的补贴与转移支付的力度等,实现西藏特色旅游业成为西藏第一主导产业的目标。对此,文章对西藏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财税政策促进西藏特色旅游业发展的机理,提出了西藏特色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撑对策。
余凯陈爱东
关键词:财税政策旅游业
后危机时代下零售业客户参加回报计划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3年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当年购物季零售业的表现为4 0年最差。美国零售商纷纷调整经营策略。实施有效的回报计划争取并保持高忠诚度、高价值客户,拉动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已成为零售企业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客户参加回报计划的影响因素。
张金玲
关键词:回报计划金融危机客户零售业
共1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