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交通学院河海工程系
- 作品数:54 被引量:569H指数:14
- 相关作者:康石磊张军任伯帜刘诚李诚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大学科技创新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入湖河流尾闾段的河性及航道整治被引量:6
- 2002年
- 沅水尾闾段水网纵横 ,航道条件错综复杂 ,洪道中发育有复杂分汊、弯曲等河型 ;水文条件不仅受沅水干流的影响 ,且受洞庭湖其它水系及长江的来水来沙影响。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 ,加上洪水对两岸的威胁 ,河段亟待进行综合治理。在沅水尾闾段水文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航道整治措施 ,其航道整治方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对入湖尾闾段航道整治一般特点进行了分析 ,在航道选线和处理航道整治与洪道整治的关系方面 。
- 胡旭跃黄伦超沈小雄程永舟
- 关键词:河流航道洪道整治
- 船闸集中输水系统输水过程优化被引量:5
- 2002年
- 以船闸集中输水的输水流量过程参数为优化设计变量 ,输水时间为目标函数 ,过闸船舶的停泊条件、船闸结构的安全及使用要求等为约束条件 ,建立了船闸集中输水系统输水过程的优化模型。模拟集中输水过程计算表明 ,模型合理 ,方法可行 ,与输水阀门均匀开启的输水过程相比 ,输水时间较短 。
- 黄伦超
- 关键词:船闸输水系统
- 空洲洲头形式及上引航道导堤长度对株洲枢纽水流条件的影响
- 2002年
- 株洲航电枢纽是湘江航运梯级开发中的第二个重要水利枢纽。针对株洲枢纽所处空洲分汊河段的特点 ,就空洲洲头形式及上引航道导堤长度对株洲枢纽水流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优化了空洲洲头形式及上引航道导堤长度 ,为枢纽总体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 刘诚刘晓平黄伦超江诗群
- 关键词:水利枢纽引航道通航条件水流流态
- 株洲航电枢纽水流结构问题试验研究
- 2001年
- 采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对拟建株洲航电枢纽推荐布置方案的船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经试验和计算分析 ,这些综合治理措施对改善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是有效的 ,同时 ,也说明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试验方法是可行的。
- 刘晓平JIANG Chang-bo蒋昌波
- 关键词:船闸引航道物理模型试验水流结构航电枢纽
- 荆江三口分流BP网络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荆江三口是江湖关系调整的重要纽带。以长江干流上游来水、洞庭湖区水位以及下游顶托等影响因子为模型输入向量 ,运用BP网络建立了荆江三口分流流量预报模型 ,该模型具有 1d的预见期。预报结果表明 ,模型基本合理可靠。模型不仅可为荆江河段洪水演进计算提供边界条件 。
- 张小峰胡旭跃谢作涛
- 关键词:BP人工神经网络洪水演进
- 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上筏板基础分析被引量:21
- 2006年
- 首先利用子结构的凝聚技术进行上部结构分析和利用有限元和边界元对Winkler地基上的筏板基础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力的平衡和位移的协调关系建立了整体耦合分析方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 干腾君康石磊邓安福
- 关键词:筏板基础边界元有限元
- 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Winkler地基上筏板基础分析
- 首先利用子结构的凝聚技术进行上部结构分析和利用有限元和边界元对Winkler地基上的筏板基础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力的平衡和位移的协调关系建立了整体耦合分析方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 干腾君康石磊邓安福
- 关键词:筏板基础边界元有限元
- 文献传递
- 内河挖入式港池回流范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根据水槽模型试验的现象和结果,分析了挖入式港池平面回流的形态,尤其是不同交角情况下的差异。讨论了挖入式港池回流范围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回流的长短轴之比与交角的关系。分析了回流范围与回流淤积范围的关系。
- 沈小雄韩时琳刘虎英
- 关键词:挖入式港池内河
- 洞庭湖地区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在处治技术
- 1998年
- 针对洞庭湖地区软土地基分布的特点和软土的工程特征,结合正施工的长益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因地制宜采用填土综合处治技术,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可为洞庭湖地区今后续建高等级公路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提供了之有效的处治技术。
- 柳厚祥廖雪
-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处理高等级公路
- 分汊河道分流区航道内斜流的整治方法研究被引量:22
- 2002年
- 沅水桃源大桥位于分汉河段分流区,桥位区航道内水流与大桥斜交,桥墩出水后海事不断。为探讨该处碍航斜流流态的整治方法,进行了比尺模型试验,对斜流的特性和整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分流点相对上移的整治思路,构思了非对称非等高鱼嘴,并用上述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整治分汊河道分流段桥位区碍航斜流险滩的效果比其他几种常规方法更好。工程实施后的原型观测表明,整治工程的效果是明显的。
- 胡旭跃沈小雄黄伦超程永舟
- 关键词:分汊河道分流区航道航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