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作品数:2,383 被引量:7,641H指数:31
- 相关作者:刘树琴李芹王楼生高世明李守生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阴股沟皮瓣移位术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 程新德赵天兰郭才宁金龙熊世文李光早汪喜峰于光生徐静
- 阴股沟皮瓣再造阴道和修复会阴部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42例。其中以阴道再造为主,共34例,用于修复会阴部组织缺损8例,均获成功。该皮瓣血管恒定,血供充裕,手术成功率高,供区可直接缝合,仅遗留不明显线状疤痕。阴道成形后无损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解剖学再造阴道手术阴道成形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心理护理
- 1996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脏器,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7~8。1994年3月~1.996年3月,本院皮肤科共收治该病患者89例,现将其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9例患者中,男8冽,占8.9%,女81例,占91.1%;年龄:11~61岁,其中并发心理障碍71例,男2例(2.8%),女69例(97.2%)。
- 王中影马洪霞
-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理护理
- 正常垂体CT表现
- 1991年
- 研究90例正常人垂体CT所见,其结果为:①垂体高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小,与年龄呈负相关;②垂体上缘凹者24.5%,平直形63.3%,凸形12.2%,其上缘凹者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凸者随年龄增长而减少;③垂体蒂位置居中;④垂体密度均质者44.4%,非均质者55.6%;⑤垂体后叶可呈卵圆形低密度区;⑥鞍底平直形54.5%,凸形10%,凹者35.5%,鞍底骨质局限性吸收变薄者14.4%。
- 刘斌方昆豪
- 关键词:蝶鞍垂体CT
-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 (CBT)的生物学特征、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我院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19例CBT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病例均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即颈侧部肿块且伴有传导性搏动 ,结合彩超、CT或血管造影确诊。 17例接受手术 ,CBT剥离式切除 8例 ;CBT与颈外动脉同时切除 4例 ;CBT与颈内动脉部分切除 ,颈内动脉对端吻合 2例 ,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对端吻合 2例 ,CBT与颈动脉分叉切除 ,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 1例。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 ,结合影像学检查CBT诊断并不困难。CBT剥离术是理想安全的手术方式 ,必要时行颈动脉重建 ,需预防脑缺血和颅神经损伤。
- 余昌俊宋海屏叶雨生
- 关键词:CBT
- 105例重症肌无力临床及随访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及自然转归,我们总结了本院1978年~1989年105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中58例进行了信访及门诊随访,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 汪凯孟玉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免疫抑制剂
- 抑癌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预后及化疗疗效
- 2007年
- 肿瘤的发生系多基因异常累计的过程,其中抑癌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关系,特别是与肿瘤的预后及化疗疗效关系密切,本文就抑癌基因的甲基化与肿瘤的预后及化疗疗效做一综述,可为肿瘤的预后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陈象逊顾康生
- 关键词:肿瘤抑癌基因甲基化化疗预后
-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功能分型及诊断的探讨(附137例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就137例临床和实验室资科对桥本氏甲状腺炎作了功能分型的研究。发现存在有五个功能类型,即桥本甲亢型、亚临床申亢型、功能正常型(隐匿型)、亚临床甲减型和临床甲减型。对于诊断标准认为日本厚生省的三项标准简便易行,可作诊断依据。并参考Fisher五项指标和应用TRHST以实现定性和功能诊断。
- 汪延华贾敬华王长江杨明功孙桂华丛安丽刘晔赵广碧
- 关键词:甲状腺炎
-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细胞学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 10 0例与术前针吸细胞学(FNAC)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诊断乳腺癌 5 4例 ,乳腺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 11例 ,阳性率及准确度为 65 %( 65 / 10 0 )。疑癌 6例 ( 6/ 10 0 )、细胞异型 11例 ( 11/ 10 0 ) ,三者综合为 82 %。假阴性 18例 ,假阴性率为 18%( 18/ 10 0 )。无假阳性率。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具有方法简便 ,安全快速和诊断率较高等优点 ,可以多部位、多深度 ,同时或异时取材 ,动态观察乳房肿块变化 。
- 李俊
- 关键词: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癌脱落细胞
- 巯甲丙脯酸治疗肺心病心衰120例
- 1993年
- 巯甲丙脯酸每次25mg,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并设有对照组。结果表明:①心衰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3%(P<0.01);
- 罗助荣郑冰王一兵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肺心病心衰激肽酶肺血管阻力醛固酮系统
-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围术期死亡和近期预后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围术期死亡和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对7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AMI,术后6个月内的临床随访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进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支病变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合并比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总围术期内死亡率为5.4%,剔除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后,死亡率为1.4%;12例75岁以上的患者中,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破裂,5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3例;术中非致命性合并症的发生率在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患者的年龄是决定AM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多支病变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内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而且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术后6个月时的LVEF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陈绍良查铭凡刘玲玲耿其吉段宝祥钱学礼王邦宁沈哲陈叶芳吴纪南王安才韩素华叶达平毛建华王社林张湘钱春发彭宇竹
- 关键词:心肌梗塞P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