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前卫医院
- 作品数:1,489 被引量:4,448H指数:23
- 相关作者:陈德兴朱安东董加纯英秀梅徐国凤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附七例报告)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腹腔镜技术施行 7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结果 :全部成功 ,无并发症 ,平均手术时间仅用 1 8± 2 min。结论 :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是一种简便、疗效确切且损伤极小的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术式。
- 郑国有石天峰陈德兴张海峰
- 关键词: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扎格雷钠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确诊为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用药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组的终止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种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3个月、6个月及9个月TIA复发率及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TIA安全有效,复发率及脑卒中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张诗童孙宏锴赵淑清左文东
- 关键词:TIA丁苯酞软胶囊奥扎格雷钠
- 超声胃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28例诊治价值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超声胃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行超声胃镜诊断与治疗的28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观察诊治结果.结果 ①诊断结果,28例患者中,有19例为来源于黏膜肌层及固有基层的食管平滑肌瘤,边界清晰,薄膜光整,呈椭圆形或梭形,内部回声均匀,无浸润生长.食管囊肿4例,黏膜增厚1例,腔外大血管压迫6例.②治疗结果,13例来源于黏膜肌层及固有基层的食管平滑肌瘤均行黏膜切除术,病灶均完整切除,未发生穿孔或出血,4例食管囊肿行内镜直视下穿刺抽液,然后注入少量硬化剂治疗,其余未进行治疗.结论 超声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方法,对其治疗也具有重要作用.
- 毛云高魏艳翎艾刚锋肖杰张艳
- 关键词:超声胃镜检查食管黏膜下肿瘤
- 误诊为颅内肿瘤的炎症性病灶的立体定向诊断与治疗
- 2001年
- 崔志强吴举赵永红
- 关键词:脑肿瘤脑出血误诊
- 感受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香港医疗机构参观学习见闻
- 2004年
- 张桂姿王淑香于海英
- 关键词:医院文化人本原理健康教育
- 高危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
- 2009年
- 目的:提高高危患者手术后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高危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术后护理。结果:126例患者恢复良好,无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诱发心脏意外和呼吸功能障碍加重等。结论:术前病情评估、有效的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高危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的关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
- 张桂姿翁双凤吴玉梅
- 关键词:心脏病高血压胆囊切除术后护理
- 综合干预措施在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探索提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综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023年1月至6月的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未采取干预措施的1~3月作为干预前阶段,4~6月作为干预后阶段,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标本构成、微生物标本阳性率、重点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应用前病原学送检率、指向特定病原体送检率、非指向特定病原体送检率分别由干预前31.03%、11.03%、26.48%提升至65.82%、23.1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应用(不分前后)病原学送检率、指向特定病原体送检率、非指向特定病原体送检率分别由干预前64.66%、32.63%、54.99%提升至92.48%、39.24%、8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性应用抗菌使用率由分别干预前的54.19%、45.47%降至47.40%、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送检标本构成发生变化,痰液、尿液标本有所降低,血标本、分泌物标本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送检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重点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血标本阳性检出率均由干预前的21.88%、4.56%、7.70%提升至25.88%、6.30%、2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由干预前38.30提升至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培训与督导检查、规范标本质量、精准反馈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和医院感染相关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同时提升病原学标本的质量,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 张俏贾冰张晓慧李文玲
- 关键词:抗菌药物送检率综合干预
- 腹腔镜治疗成人小肠套叠二例体会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成人小肠套叠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两例成人小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有肠梗阻症状,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见为小肠平滑肌瘤,术后病理均为小肠平滑肌瘤。全部治愈。结论成人小肠套叠的病因多为器质性病变。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腹腔镜治疗成人小肠套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诊疗方法。
- 李健盖冬梅陈德兴
- 关键词:腹腔镜成人小肠套叠
- 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及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适合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多少例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对比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种途径均顺利完成冠脉造影及治疗。经桡动脉途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能够耐受并愿意接受。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痛苦少、易于压迫和止血、不影响用药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可作为替代股动脉途径的可行、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 赵晓东程提龙
- 关键词:桡动脉途径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
- 医院环境表面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二十世纪中期,随着磺胺和青霉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也促使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许多微生物对不同的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在有些病例中几乎对所有抗微生物药物均耐药。
- 庄华君杨旭金映川马瑶刘晓杰
- 关键词:耐药性分析革兰氏阴性杆菌医院环境抗微生物药物青霉素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