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
-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6
- 相关作者:肖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工程系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文章首先阐述了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其次探讨了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材料的种类及应用,最后对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包括基本性能、力学性能。
- 许华东朱汉容
- 关键词:钢桥面防水粘结层
- 公路水土流失类型及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对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服务,对路域环境的水土流失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和风力侵蚀,此外,还对路域环境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进行了相应归纳。分析结果显示,与专家法、实地测试法、理论模型预测法、经验模型法相比,类比法具有简单易行、节省时间、节省费用等特点,如果运用得当,能较准确地进行定性或准定量预测。
- 肖飞
- 关键词:公路水土流失
- 岩土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被引量:7
- 2007年
-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基本概念得出岩土损伤复合体理论的应力–应变合成一般模式,简化得出岩土各向同性损伤复合体理论的应力–应变合成模式,建立了岩土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提出了岩土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的数值求解法。通过对一个算例分析,加深了对岩土损伤机理的认识。计算分析认为:串联假设不适用于岩土体;严格意义上,并联假设不适用于岩土体;当应力较小时混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与理想原状岩土类似,与重塑土差异较大,应力较大时,应力–应变关系特点与应力路径有关。
- 周建廷刘元雪
- 关键词:岩石各向同性本构关系
- 信息时代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模式探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科研档案管理是指管理科学技术档案实体和开发利用信息的一项专门工作,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选择与定位是相关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问题。简介科研档案管理体系的内涵以及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分析传统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在五个方面的不足,讨论信息时代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并提出建议。
- 彭红
-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信息时代
- 重庆市城镇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评价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区城镇河流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评价其潜在生物毒性。方法于2006年12月,在重庆市区的河流(包括长江和嘉陵江)设置3个断面(两江汇合前的长江珊瑚坝断面与嘉陵江观音桥断面、两江汇合后的广阳坝断面),在每个采样断面采集0.10cm与10~20cm沉积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样品中Cu、Pb、Zn、Cr元素的含量,分别采用地积累指数法(Igeo)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物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沉积物中Cu的Igeo值大多在2.4~3.0之间,达中度到偏重度污染,沉积物中Cu的潜在生物毒性远远大于其余3种重金属元素,沉积物中Pb、Zn、Cr基本处于清洁级;Pb、Zn、Cu、Cr与Fe均未显示出正相关,表明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结论本次调查的重庆市城镇河流沉积物中Cu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物毒性最大,而沉积物中Pb、Zn、Cr基本上不存在潜在生物毒性。
- 杨清伟肖飞潘瑾郭建谱
- 关键词:金属沉积物地积累指数
- 长江重庆城区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水体泥沙质量标准及香港公务局疏浚污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类法,对长江重庆城区段(包括嘉陵江段(A)、汇合前长江段(B)与;12合后长江段(C))表层(0-10cm)沉积物重金属Pb、zn、Cu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重庆城区段长江水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质量比变异较大,最低值均低于全球背景值而最高值则均超过全球背景值;②Pb、Zn、Cu平均质量比顺序为A〈B〈C且各江段均为Pb〈Zn〈Cu;③3段水道沉积物污染负荷指数分别是0.54(A)、0.76(B)和1.52(C),整个研究区域为0.85;④整个研究区域沉积物中Pb和Zn质量比均低于NOAA提出的低效应范围值,而Cu质量比远高于低效应范围值,其中两江汇合后超过中效应范围值,表明Pb、Zn对水体生物没有负面影响,而Cu对水体生物的负面影响较大;⑤沉积物Pb、Zn属于香港公务局疏浚污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类中的A类,而Cu则属于C类,表明沉积物受到Cu的严重污染,因此,疏浚和转运中需加以特别注意防止该元素的迁移。
- 杨清伟肖飞刘雪莲郭建谱
- 关键词:长江沉积物重金属
- 跨坐式单轨车辆车体耐碰撞能力的改进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车辆运行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轨道车辆的被动安全性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车体结构不能发生永久变形即为概念应变,它是基于可控制能量吸收过程的设计理念。本文以跨坐式单轨车辆为例,运用碰撞安全设计理念,对跨坐式单轨车辆车体结构进行正面碰撞仿真分析,验证其耐撞性能,并对其结构进行适当的改进,以提高其耐撞性能,确保司乘人员的安全。
- 杜子学彭丽芳
- 关键词:跨坐式单轨车辆耐撞性
- 高原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在给高原山区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在对高原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原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进行总结,最终以分区的形式将高原山区公路建设分为:主体工程、取土场、弃土场和临时工程四个区域,分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说明,以期为高原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服务。
- 肖飞
- 关键词:公路水土流失
-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
- 从损伤是耗散能量的不可逆过程这一基本性质出发,将结构性土与对应重塑土在相同变形下的外力做功之差定义为损伤耗能,进而给出了结构性土体损伤变量的定义式。通过对已有试验数据的整理,得到了具有理论依据的损伤演化方程表达式。利用复...
- 李忠友刘元雪周建廷王培勇周家伍
- 关键词:结构性土能量耗散本构模型
- 文献传递
- 长江重庆段底泥Pb、Zn、Cu的分布及污染特征被引量:2
- 2009年
- 2007年3月,在三峡库区重庆城区段的嘉陵江、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前后的长江段共采集底泥表层泥土样品18个,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用样品制备的消化液中的Pb、Zn与Cu的浓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段底泥中元素含量顺序是Cu、Zn、Pb;总体上该研究区域长江段底泥中Zn与Pb的分布主要受地壳元素分布的控制,而Cu则可能主要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与历史资料相比,Cu的污染较为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 郭建谱肖飞杨清伟潘瑾
- 关键词:底泥污染环境问题三峡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