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作品数:217 被引量:482H指数:10
- 相关作者:王海明韩海泉乔红彬尹建民蔡锋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略论庄子“三言”表达方式的本质特征被引量:4
- 2009年
- 庄子的"三言"是打开庄子哲学迷宫的钥匙,而隐喻是庄子"三言"表达方式的本质。庄子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和言说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这一表达方式决定了对《庄子》解读要采用"体"与"悟"的直觉方法。庄子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庄子》文本的建构上表现出哲学与文学、思想与艺术的水乳交融。庄子隐喻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可能,也使《庄子》一书成了一本有待读者参与书写的文本。但是,任何解释者都必须尊重原著,尊重作者,以正确解读文本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就会失去阐释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
- 韩海泉
- 关键词:庄子隐喻思维方式直觉
- 元明清时青藏高原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2022年
- 元代,蒙古族、汉族大量进入青藏高原,中原文化、蒙古文化对青藏高原文化的发展无疑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土族、藏族、汉族等民族相互杂居,文化上交流交往交融的趋势明显。这样一来,青藏高原地区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得以形成。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采取了因俗施政、发展经济等措施,青藏高原民族文化空前繁荣,宗教文化空前普及,儒学教育规模宏大,可谓超迈前古;而寺院教育与经堂教育,更成为青藏高原文化教育中的最有特色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此一时期,出现了汉藏建筑风格的塔尔寺及其艺术三绝酥油花、绘画、堆绣,产生了兼有汉、藏、回风格的伊斯兰建筑——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花儿”“拉伊”“安昭舞”、三川热贡艺术和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将古老的青藏高原文化推向了高峰。
- 安海民
- 关键词:元明清青藏高原
- 新秧歌运动中延安知识分子话语的消解与重塑被引量:2
- 2012年
- 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解放区广泛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不仅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动员、建构解放区革命文艺新秩序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也对改造民间社会及其民众思想,特别是整合知识分子的情感方式和价值观念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秧歌运动的工农兵主体文艺指向,在使延安知识分子发挥自身职能专长参与革命文艺秩序建构的同时,开始了角色的转变与思想改造过程。特定政治权力和大众意识的双重趋迫下知识分子话语的缺失及其文化性格的重塑,在这场以改造置换乡土民间艺术使之适用于特定意识形态文化建构的文艺运动中得到了富有意味的呈示。
- 李静
- 关键词:新秧歌运动知识分子话语文艺大众化
- 藏区社会现代化的观念检讨与方法借鉴被引量:1
- 2004年
- "现代化"的涵义包容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只重视某一方面如经济技术而忽略其他都是片面的。藏族社会发展中,"拿来主义"方法的普适与共享、最快与最优以及特色与保护性特点最有实际借鉴意义。而从观念、制度、人才、技术几方面入手,是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
- 华热.才华加
- 关键词:藏族拿来
- 国家节日的仪式在场及规约——延安新秧歌运动的文化阐释
- 2014年
- 在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中,庆典或节日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表演,是基于一定文化传统对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加以程式化的表述性行为。但相对而言,前者具有一种阈限期娱神亦娱人的释放或调整功能,后者则强调特定话语场域政治目标指向中的节制与规范。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了这一特点。伴随新生共和国的建立,陕北秧歌从农村而及城市、从西北边地而及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成为代表共和国政治文化的红色仪典。新秧歌的这一发展轨迹及其作为国家仪式在一系列革命节日中的在场与规约,不仅凸显了其在国家政治文化和民众节日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深刻地反映了权威政治话语的力量和上层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影响,以及特定政党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理想。
- 李静
- 关键词:新秧歌运动在场规约
- 历史的必然与现实的偶然:百灵庙自治运动起因探析
- 2024年
- 1933年秋,以德王为首的内蒙古王公,以及一些接受过新教育、新思想的内蒙古青年在百灵庙发起的自治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此事件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现实的偶然。民国改元后,外部列强虎视鹰瞵,内部军阀割据混战,处在“内忧外患”之中的国民政府对蒙古地区无暇顾及,基本采取放任和漠视的态度。其设置的处理蒙事机构敷衍塞责,积弊成堆;国家耗资培养的内蒙古青年人才,闲置不用。国民政府在内蒙古推行的设省置县、放垦蒙荒等改革措施,或多或少地触碰到了内蒙古王公和一些民众的利益,引发内蒙古民众的强烈不满。加之外蒙古在苏俄的怂恿下由自治而独立,内蒙古东部又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使内蒙古西部陷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1932年冬,德王等十余名蒙古王公赴京,目的是借向中央建言处理内蒙古事宜之机,意欲谋取蒙古王公代表团驻京办事处负责人及蒙藏委员会委员之职。孰料其意愿即将达成之际,中途又突生变数而功亏一篑。就在内蒙古处于这些历史积淀的必然因素和内蒙古王公进京谋职未果的偶然事件驱使下,内蒙古西部王公及青年派“以救危亡,而固国防”的名义,在百灵庙发起自治运动,意欲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实行高度自治。
- 蒲生华
- 关键词:德王
- 明代山西地区军兵粮饷供需特征
- 2024年
- 明朝依托山西地理要津,在该地区的军事机构除山西都司与山西行都司外,还相继设立了大同镇与山西镇的双重军事系统,导致明代山西地区的卫所分布、军事管理与后勤供给均发生变革。明代粮饷的供需主要有军屯、民运、开中、京运、徭役、加派等项。山西行都司未设立前,军饷主要由山东、山西布政司税粮供给,辅之两地盐课折收银布运往大同籴买,民运粮占主导地位。明初山西行都司的军需粮饷以民运税粮为主,辅之屯粮、开中,在民运税粮改折后,籴买制逐渐成为军粮供给主要手段,最终促成了明初民运、屯田、开中三位一体的边防粮饷供应体系的解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变革,以及大同镇、山西镇边防战略地位提升的情况下,战事所需庞大戍防群体的主客兵规模,使得该地区的后勤粮饷供给发生了变化。地方原有军需后勤因区域社会资源配输情况的变化,难以接续和应付新的军政措施,于此,政府不得不重构各地区之间兵源、粮饷等军需后勤事宜。
- 王耀科
- 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著录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许多作者由于缺乏对参考文献著录目的和作用的正确认识,甚至杜撰和故意漏引参考文献,使得科技期刊中参考文献著录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无法实现参考文献的功能.鉴于此,分析了著录参考文献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杜绝参考文献失真的建议.
- 王海明
- 关键词:著录
- 开拓奉献:青藏公路的精神财富
- 2022年
- 青藏公路建成通车,留给后人的不仅是雪域高原高寒山地和茫茫戈壁逶迤伸展的一条公路,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慕生忠筑路团队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雪域高原铸就了坚忍实干、拼搏奉献、开拓奋斗的开路精神。青藏公路建设中铸就的开路精神对巩固国防,实现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西藏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开路精神对我们提升综合国力,对和谐发展和建设富强国家都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 戴燕
- 关键词:青藏公路慕生忠
-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被引量:9
- 2007年
- 在20世纪中国救亡图存和追逐"现代"的文化语境中,杜亚泉的渐进启蒙思想与占据主流的激进主义相颉颃而被人误解,致使其主编《东方杂志》期间的笔政生涯及编辑实践活动所显示出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旨归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理解。然而作为成就卓著的一代学者和编辑家,他秉持的文化立场及苦心经营的《东方杂志》所蕴涵的文化品格却具有丰富的阐释意义,一方面他以稳健持中、超然独立、开放多元的编辑思想成就了《东方杂志》在近现代出版史上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又因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渐进启蒙文化主张而遭逢众议。其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命运令人深思。
- 李静
- 关键词:杜亚泉《东方杂志》公共领域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