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 作品数:296 被引量:885 H指数:14 相关作者: 王宏 董凯锋 莫文琴 万雄波 薛伟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地球物理仪器”课程实验教学探索 2016年 "地球物理仪器"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门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文根据地球物理中的经典探测方法,探索了相应的实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注重将地球物理方法与仪器设计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地球物理仪器人才的培养。 葛健 董浩斌关键词:地球物理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实验教学 铁前炉料制备过程先进控制与智能优化 被引量:8 2018年 铁前炉料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炼焦过程和烧结过程,分别生产焦炭和烧结矿,为高炉炼铁提供燃料和原料.实现铁前炉料制备过程的先进控制与智能优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能耗和成本.本文阐述了炼焦过程和烧结过程先进控制与智能优化的研究进展,包括炼焦配煤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焦炉火道温度集成软测量、焦炉加热燃烧过程智能控制、炼焦生产全流程优化及烧结配料过程建模与优化、烧结热状态参数控制、烧结生产全流程优化与控制、烧结碳效建模与优化.最后总结分析了铁前炉料制备过程控制与优化的发展趋势. 胡杰 杜胜 吴敏 陈鑫 曹卫华关键词:钢铁冶金 炼焦过程 融合多时间尺度特征的焦炉煤气发生量预测模型 2025年 焦炉煤气发生量的准确实时预测是实时监测焦炉生产状态和煤气调度的重要参考.本文建立了融合多时间尺度特征的焦炉煤气发生量预测模型,以实现焦炉煤气发生量的有效预测.首先,对焦炉煤气发生过程进行特性分析;然后,建立滑动窗口逐步分解模式,在此基础上用经验小波变换对焦炉煤气发生量进行分解,并根据样本熵对分量进行重构,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建立重构分量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实际现场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指标,本文所提方法的预测精度达到0.29%,比单一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提高了0.3%,相较于逐步分解模式提高了0.22%.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谢林蓉 胡杰 胡杰 任艺 吴敏关键词:多时间尺度 一种多目标水下定位系统信号处理算法 被引量:5 2020年 多目标定位系统需要对各个目标进行带宽分配,若带宽分配不当,则会导致抗干扰能力下降,进而降低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均分的带宽分配及自适应带宽复用技术。算法定位媒介信号为线性调频(LFM)信号。该技术首先通过时域平均的方法均分LFM频带,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信号受噪声的干扰程度动态地调整信号的带宽,从而充分利用有限带宽。该算法实现复杂度低,定位效果良好。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研制原理样机,并进行水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成本低,多目标定位精度良好。 朱晓坡 徐仕源 张卓 徐晓龙 张学武关键词:LFM信号 二维划分反馈控制的星模拟器光源光谱匹配精度提升方法 被引量:1 2023年 为提高星模拟器光源系统光谱匹配精度,首先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数字微镜的星模拟器光源系统;其次,根据按波长标定的区域光谱进行遗传算法的光谱拟合,结果表明该方案拟合光谱与目标光谱存在一定匹配误差;最后,为提高光谱匹配的精度,提出了按波长和能量二维划分区域的误差反馈及精度提升方法。实验模拟了色温为2 550、4 766、6 576、8 910 K光源,结果表明相较于波长方向一维划分的反馈方法,光谱匹配最大误差分别下降了55.7%、50.6%、45.2%、42.2%,极大地提升了星模拟器光源系统的光谱匹配精度。该研究旨在补偿该类色温匹配误差所引入的星敏感器角检测误差,达到高精度星敏感器的定标精度要求。 王智勇 张晶晶 张晶晶 孙浩关键词:光谱匹配 反馈控制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运行过程中,电机参数时变使得调节器的参数和实际电机参数不匹配,导致其控制性能下降。本文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将旋转坐标系下d-q轴电流方程作为参考模型,利... 蒋若愚; 佘锦华; 刘振焘; 李丹云;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 参数辨识 模型参考自适应 文献传递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Pendubot轨迹规划与控制方法设计 被引量:1 2020年 以垂直Pendubot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轨迹规划与控制方法,以解决Pendubot控制过程中难以从摇起区过渡至平衡区的问题.为Pendubot的驱动连杆规划一条从初始角度到中间角度的正向轨迹和一条从中间角度到目标角度的反向轨迹.欠驱动连杆在系统耦合关系作用下进行运动,对应的Pendubot末端点也运动至相应位置.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轨迹参数,将正向和反向轨迹拼合为一条由初始角度到目标角度的驱动连杆轨迹的同时,对应的Pendubot末端点轨迹拼合为一条由垂直向下平衡位置到垂直向上平衡位置的完整轨迹,然后设计跟踪控制器跟踪优化后的驱动连杆轨迹至目标角度,由于耦合关系的存在,Pendubot末端点也运动至垂直向上平衡位置.由于Pendubot受重力作用,其末端点很难长时间稳定在垂直向上平衡位置,故设计镇定控制器,实现Pendubot末端点在垂直向上平衡位置的镇定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比说明所提出方法在奇异点规避、控制器设计和控制效果方面的优势. 王乐君 王亚午 赖旭芝 吴敏关键词:PENDUBOT 遗传算法 跟踪控制器 基于太阳风暴的月球内部结构探测方法研究 2021年 月球探测是我国太空探测的重要任务,月球内部结构探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以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TEM)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风暴的月球内部结构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太阳风暴产生的磁场跃变作为使月球内部产生极化的探测源,在太阳风暴作用下,月球内部介质极化产生感应磁场,通过对该磁场信号的探测和处理获得月球内部结构信息.对磁场跃变在月球内部的感应磁场信号进行正演模拟计算,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探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正演算法的正确性,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王广君 宋梦兰 张艺腾 徐彩凤关键词:太阳风暴 正演模拟 基于网侧电流估算的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015年 在LCL型并网逆变器中,逆变器侧的电流传感器具有安装简易、开关模块保护动作灵敏等优点。通过比较LCL型并网逆变器采用网侧电流反馈和采用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控制结构得出,采用网侧电流反馈具有更好的谐波抑制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逆变器侧电流来估算网侧电流的方法,并将估算结果代替网侧电流的检测值,最后将网侧电流估算反馈控制与逆变器侧电流反馈控制的性能做对比。搭建了LCL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和物理实验平台,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网侧电流估算方法的正确性。 尹泉 郭虎 王庆义 罗慧 卢荣辉关键词:并网逆变器 面向地下探测的高场强射频识别天线优化设计 2025年 目前,用于地下电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探测定位的传统紧密型线圈天线的性能不足严重制约了其探测定位距离的提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场强分散型RFID线圈天线结构,在推导天线相关电气参数的基础上,以天线的磁场强度为目标函数,以其品质因数固定为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天线的匝数和相邻两匝之间的匝间距进行了优化。最后,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紧密型RFID线圈天线相比,所设计的分散型RFID线圈天线将读取距离提高了33.3%,同时明显增强了相同距离下的标签返回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有助于提高基于RSSI的地下RFID定位方法的精度,这为地下电缆RFID探测定位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张恩康 刘如强 王君香 徐晟航 张厚宝 朱继轩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 电感耦合 地下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