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282 被引量:2,116H指数:21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7篇医药卫生
  • 11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7篇中药
  • 46篇细胞
  • 32篇药理
  • 28篇中医
  • 22篇蛋白
  • 21篇代谢
  • 20篇药理学
  • 19篇肿瘤
  • 16篇网络药理学
  • 15篇脂肪
  • 15篇通路
  • 14篇药物
  • 14篇皂苷
  • 13篇胆汁
  • 13篇纤维化
  • 13篇腺癌
  • 12篇肝病
  • 11篇血管
  • 10篇炎症
  • 9篇网络

机构

  • 280篇上海中医药大...
  • 50篇上海中医药大...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教育部
  • 6篇青海省中医院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信息技术有限...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4篇厦门市中医院
  • 4篇上海市中医药...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5篇刘平
  • 21篇杨莉
  • 19篇王峥涛
  • 14篇陈佳美
  • 14篇刘伟
  • 12篇慕永平
  • 6篇王忆勤
  • 6篇贾守宁
  • 6篇张卫东
  • 6篇刘伟
  • 6篇张华
  • 5篇王瑞
  • 5篇石燕红
  • 5篇颜建军
  • 5篇郭寅龙
  • 5篇陈高峰
  • 4篇李医明
  • 4篇蔡虹
  • 4篇郭睿
  • 4篇闫秀丽

传媒

  • 44篇上海中医药杂...
  • 3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6篇中国中药杂志
  • 15篇药学学报
  • 14篇中草药
  • 14篇世界科学技术...
  • 14篇中华中医药杂...
  • 13篇中成药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世界中医药
  • 5篇质谱学报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中医学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年份

  • 10篇2025
  • 31篇2024
  • 40篇2023
  • 36篇2022
  • 47篇2021
  • 54篇2020
  • 33篇2019
  • 20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2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檗碱靶向TRIM25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2023年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作用靶标。方法本研究利用药物亲和反应靶标稳定性技术(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联合蛋白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鉴定小檗碱潜在结合蛋白,利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测定小檗碱与候选靶蛋白结合亲和力强弱,利用细胞热转移分析技术(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在活细胞中检测小檗碱与候选靶蛋白的结合情况;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候选靶蛋白TRIM25缺失的肿瘤细胞系;利用CCK-8法和Annexin V/碘化丙啶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小檗碱对野生型和敲除细胞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的差异;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檗碱对TRIM25及其底物蛋白水平的作用。结果DARTS发现小檗碱处理后TRIM25对蛋白酶酶解的敏感性改变最明显,MST和CETSA实验发现小檗碱与TRIM25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直接结合,且其体外结合解离常数为4.02μmol·L^(-1);成功构建TRIM25缺失的宫颈癌HeLa细胞系;TRIM25敲除明显缓解了小檗碱对HeLa细胞活力的抑制以及小檗碱诱导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发现小檗碱降低HeLa细胞中TRIM25及其底物KLF5的蛋白水平。结论TRIM25是小檗碱的潜在抗肿瘤靶标,小檗碱依赖TRIM25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朱达荣刘一凡张雪
关键词:小檗碱宫颈癌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P450酶介导的中药代谢激活与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代谢激活是药物性肝损伤和上市药物被撤销的主要原因。代谢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亲电活性的代谢中间体,一方面能够和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发生共价结合而诱发肝毒性、肾毒性及致癌性等毒性作用;另一方面还会共价修饰药物代谢酶,使其产生不可逆性抑制,从而诱发严重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中药成分的代谢激活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中草药毒性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针对易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激活的不同结构与关键基团,如芳香胺、芳香硝基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对苯二酚、亚甲二氧基苯、呋喃等,各类型的代表性中药成分,以及所涉及的P450亚型酶与相关毒性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展望。
吴敬敬马虹莹王丹丹葛广波杨凌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酶肝毒性肾毒性致癌性
磐龙墨玉提取物协同迷迭香酸抑制HO‑1表达缓解皮肤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2025年
目的:研究磐龙墨玉提取物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同时研究磐龙墨玉提取物与迷迭香酸联用的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制备磐龙墨玉水提物与乙醇提取物(醇提物)。测定H_(2)O_(2)、磐龙墨玉水/醇提物、迷迭香酸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确定H_(2)O_(2)的造模浓度以及磐龙墨玉提取物与迷迭香酸的安全剂量范围。将磐龙墨玉提取物单独或联合迷迭香酸与损伤HaCaT细胞共培养3 d,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线粒体膜电位(JC-1)染色检测膜电位变化,并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50μmol/L H_(2)O_(2)成功构建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100μmol/L迷迭香酸显著恢复HaCaT细胞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1 mg/mL磐龙墨玉水提物与5 mg/mL磐龙墨玉醇提物可有效增加HaCaT细胞活力、降低MDA含量并恢复线粒体膜电位,在与迷迭香酸联用后指标改善效果尤为明显。此外,1 mg/mL水提物、5 mg/mL醇提物与100μmol/L迷迭香酸均可显著抑制HO-1表达,水/醇提物与迷迭香酸联用后进一步抑制HO-1表达。结论:磐龙墨玉提取物与迷迭香酸在抑制HO-1表达、缓解皮肤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为抗氧化应激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并为磐龙墨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震炜李钰庭邹立伟李思思高薇稀向延卫
关键词:迷迭香酸血红素氧合酶-1
竞争性内源RNA调控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相关研究现状
2020年
阐述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中药治疗肝癌与ceRNA调控作用的关系。ceRNA的调控以miRNA为核心,在miRNA反应元件(miRNA response element,MRE)的作用下,mRNA、假基因转录本、lncRNA、circRNA等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构成ceRNA调控网络。ceRNA的调控模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ceRNA调控肝癌机制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其可提高靶向预测的准确性,有效筛选潜在治疗靶点和预后生物标志物。ceRNA调控机制也是中药治疗肝癌的重要调控方式,中药有效成分干预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而基于ceRNA调控的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研究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李璐刘悦涵汤琛琛陈启龙
关键词:肝癌中药干预
羊耳蒜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cortatarin A(1),3β-hydroxy-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e(2),13-epicupressic acid(3),3β-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4),白桦脂酸(5),gigantol(6),(2S)-3-O-octadeca-9Z,12Z,15Z-trienoylglyceryl-O-β-D-galactopyranoside(7),α-linolenic acid(8),hydroxydihydrobovolide(5-hydroxyl-3,4-dimethy-5-penty-12(5H)-furanone)(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0),(+)-丁香脂素(11),β-谷甾醇(12),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3),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菲(14),moscatin(15),山药素Ⅲ(16),亚油酸(17)和对羟基苯甲醛(18)。结论本实验首次从羊耳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构独特的含吗啉片段的螺环生物碱,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宋仕鹏江凡李春晖魏婷余逸菲田新慧
关键词:兰科ACID
Aβ寡聚体调控M1胆碱受体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状态下M1胆碱受体功能受损,无法对配体做出正确响应。本研究模拟AD早期Aβ寡聚体富集的病理状态,考察对M1胆碱受体下游信号通路关键分子活性的影响,以期为AD病理状态下M1胆碱受体信号偶联障碍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制备Aβ寡聚体(Aβoligomers,AβOs),1μM AβOs预处理CHO-M1细胞30 min、24 h和48 h,加入胆碱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或者卡巴胆碱激活M1胆碱受体,利用Ca^(2+)检测实验、IP-One-Gq KIT检测实验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受体激动后下游关键信号分子Ca^(2+)、IP_(1)的释放量以及ERK磷酸化的动态变化。结果:AβOs预处理导致激活细胞内M1胆碱受体其下游Ca^(2+)和IP_(1)的释放量减少、ERK被更快激活。结论:AβOs预处理导致激活M1胆碱受体下游关键信号分子释放水平、磷酸化水平异常,揭示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M1胆碱受体便出现功能障碍,无法正确激活信号转导通路。
蒋敏洁张永芳王冬雪王昊徐见容赵兰雪
关键词:AΒ寡聚体信号转导通路阿尔茨海默病G蛋白偶联受体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三维多细胞共培养模型构建方法
2023年
恶性肿瘤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尽管研究开发了大量抗肿瘤药物,但其临床疗效并不如意,这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密切相关。传统单一类型细胞的二维(2D)培养模型难以模拟TME空间结构中各种细胞的相互作用,阻碍了基于真实世界的药物研发。体外多细胞共培养的三维(3D)肿瘤球模型由于能更好地模拟体内TME,已逐渐成为最有前景的肿瘤生物学及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之一。中药具有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特点,单一类型细胞的2D模型往往不能反映中药整体作用,更适合采用多细胞共培养3D肿瘤球模型研究。综述了多细胞共培养3D模型的分类及构建方法。
邢一卓杨鸿轩邓仪卿张宏
关键词:多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肿瘤微环境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00例疗效及肝损伤情况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100例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肝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0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出入院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信息,观察舌象、脉象、中医证候及肝损伤情况、临床结局与转归,比较临床症状、炎症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本研究中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以热毒闭肺型、湿毒郁肺型、肺脾气虚型三型为主;实证明显偏多,虚证主要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偏少。②入院时无任何症状者有43例(占43.0%);服用中药汤剂以后,52例有症状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纳差、腹泻等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③中药汤剂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比较,患者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及CD4^+等免疫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④中药汤剂治疗前,共有16例患者已存在轻度肝损伤;将服中药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其中有2例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4例仍存在肝损伤、但均为轻度,且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84例患者在中药汤剂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⑤本研究中,共有81例(81.0%)患者病愈出院,19例(19.0%)患者仍在治疗中,病死率为0%。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0±5.8)d。5例重型患者中有3例病愈出院,剩余2例病情转轻,未向危重型发展,危重症转化率为0%。⑥81例出院患者中,仅有5例(6.2%)患者胸部CT提示肺炎感染病灶完全吸收,剩余76例(93.8%)患者胸部CT仍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病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辨证应用中药汤剂治疗可明显减轻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热、咳嗽、纳差、腹泻等主要�
夏露吴欢吴欢陆云飞陆云飞孙永顺孙永顺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
薏苡仁油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生长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基于LC-MS考察薏苡仁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原位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代谢组学情况。方法建立乳腺癌原位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薏苡仁油给药组,薏苡仁油给药组灌胃给予薏苡仁油(7.5 mL·kg-1·d-1),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取瘤组织并保留各组血清。HPLC-LTQ-Orbitrap Elite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代谢变化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薏苡仁油显著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体内生长(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薏苡仁油给药组小鼠的血清代谢产物呈现不同的分布,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找到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与薏苡仁油给药组,分别比较组间变量权重(VIP)均>1、P<0.05的差异代谢物。与正常组比较,有16种代谢物在模型组显著变化,包括孕烷三醇、溶血磷脂[18∶3(9Z,12Z,15Z)]、溶血磷脂乙醇[0∶0/22∶6(4Z,7Z,10Z,13Z,16Z,19Z)]、溶血磷脂[22∶5(7Z,10Z,13Z,16Z,19Z)]、溶血磷脂[22∶4(7Z,10Z,13Z,16Z)]、丙酮酸、2,6-二氨基-4-羟基-5-N-甲基甲酰胺基嘧啶、N-乙酰基-L-苯丙氨酸、十七烷酸、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高-γ-亚麻酸、乙酸视黄酯、6-羟基-5-甲氧基吲哚葡糖苷酸、1-硬脂酰基-sn-甘油-3-磷酸乙醇胺,其中代谢物N-乙酰基-L-苯丙氨酸水平提高,其他代谢物水平降低,并在薏苡仁油给药后这些差异代谢物均有显著回调趋势(P<0.05)。结论薏苡仁油可能通过调控三阴性乳腺癌小鼠体内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以及丙酮酸代谢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方婷蒋义鑫陈龙柳润辉章丹丹
关键词:薏苡仁油三阴性乳腺癌花生四烯酸代谢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尿液中microRNAs的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尿液中microRNAs(miRNAs)的表达差异,探索不同证候的特征性miRNAs,为慢乙肝辨证分型提供生物学标志物和客观化依据。方法收集慢乙肝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各53例)及健康者(24例)的尿液标本,采用miRNAs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miRNAs表达谱,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采用实时定量RT-PCR(RT-qPCR)技术检测慢乙肝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尿液中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s相对表达量;进行miRNAs潜在靶基因的预测、GO和pathway分析。结果①miRNAs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肝郁脾虚证比较,慢乙肝肝胆湿热证患者有21条miRNAs呈高表达,1条miRNA呈低表达(差异倍数>1.5,P<0.05)。②RT-qPCR结果显示,与肝郁脾虚证比较,慢乙肝肝胆湿热证患者尿液中miR-483-3p和miR-4700-3p呈显著高表达(P<0.05),miR-4745-5p呈显著低表达(P<0.05);与健康者比较,慢乙肝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证患者尿液中miR-483-3p呈低表达(P<0.05)、miR-4745-5p呈高表达(P<0.05),慢乙肝肝郁脾虚证患者尿液中miR-4700-3p呈低表达(P<0.05)。③miR-483-3p、miR-4700-3p和miR-4745-5p的联合ROC曲线AUC为0.810 6,对于鉴别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④生物信息学方法显示,证候差异表达miRNAs所调控的潜在靶基因,GO大都与生物学调控、代谢过程、多细胞有机体的发展、应激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相关,pathway大都与翻译后蛋白质修饰、TGF-β信号通路、TGF-β家庭成员的信号、TGF-β受体复合物的信号传导等通路有关。结论慢乙肝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证患者尿液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miR-483-3p、miR-4700-3p和miR-4745-5p或许为慢乙肝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证的潜在标志性分子,这些miRNAs可能分别通过调控其相应的靶基因而影响证候的发生发展。
闫秀丽商嘉玮苏式兵胡义扬张辉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尿液中医证候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