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9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永林陈胜施成坤魏建文魏建文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木麻黄基干林带后的风速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
- 2008年
- 以木麻黄基干林后沿风速为研究对象,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东山岛调查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木麻黄基干林后有效防护距离内的风速。结果表明:基干林带后风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在5h-10h有所下降,10h后风速一直上升,直到25h处接近于空旷地;空间分布呈平滑的上升曲面,局部有凸起和下凹区域,等值线分布疏密相间,局部区域弯曲不直。
- 王小云叶功富卢昌义陈胜张立华
- 关键词:木麻黄基干林带风速等值线图
-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的防风效应被引量:6
- 2008年
- 为深入认识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内外风速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东山岛木麻黄基干林带内外多个测点进行了风速测定。结果表明:基干林带风速变化规律为:林内下降和林外上升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状;风速空间分布为林带内下凹、林带后上升的平滑曲面,中间出现一些小的凸出或下凹的斑快。基干林带内等值线比较平直均匀,林带后比较弯曲且分布不均匀。
- 叶功富王小云卢昌义李永林张立华
- 关键词:木麻黄基干林带风速等值线图
- 沿海沙地淡竹和四季竹光合-光响应特性及其最适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以沿海沙地淡竹和四季竹为材料,使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下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等相关指标,选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4种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其最适拟合模型,为沿海沙地竹子光合生理特性研究和生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指数模型对淡竹和四季竹的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不存在光饱和点(LSP),未出现光抑制现象,且拟合值与实测值差异较大;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下,淡竹和四季竹均存在LSP并出现了光抑制现象,拟合值与实测值最符合。4种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大小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值平均均方误差(MSE)和绝对误差(MAE)大小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综合决定系数R^2、MSE和MAE值,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结果符合的淡竹和四季竹实际生长规律,是研究沿海沙地淡竹和四季竹光合-光响应特性最适拟合模型。
- 张洋洋凡莉莉荣俊冬何天友黄晴晴叶龙太郑郁善
- 关键词:淡竹四季竹
- 海岸带不同类型木麻黄防护林的温度效应场
- 2008年
- 为了探讨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温度效应场,2006年11月在东山岛对木麻黄基干林带、片林和农田防护林用多点多线的方法进行了温度测定。调查结果为:基干林带内外温差2℃左右,空间分布成中间低四周高的槽状;片林内外相差1℃-2℃,空间分布为中间低四周高的盆状;农田防护林内外温差为1℃左右,空间分布为狭长的带状。三种不同的林分等值线在林内都形成一定面积的闭合区域。
- 叶功富王小云卢昌义李永林林武星
- 关键词:木麻黄温度等值线图
- 木麻黄农田防护林的风速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
- 2008年
- 为探讨木麻黄农田防护林对风的作用规律和空间分布,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福建东山岛对三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木麻黄农田防护林进行了风速测定。结果表明:木麻黄农田防护林风速变化规律表现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从空旷地到林后10h呈下降趋势,10h后为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为V字形,有部分凸起和下凹,等值线分布为疏密相间,有部分闭合区域。
- 王小云叶功富卢昌义李永林张立华
- 关键词:木麻黄农田防护林风速等值线图
- 施肥对沿海沙地鼓节竹叶片建成成本及适应性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条件下沿海沙地鼓节竹的生长发育潜能和适应能力,为沿海沙地防护树种的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漳州市赤山林场试验地选取的4年生鼓节竹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炭种类(A)、生物炭量(B)和氮肥量(C)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施肥管理,测定叶片热值和生物量建成成本,分析鼓节竹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相同时期的能量利用策略和适应能力的差异。【结果】生物炭和氮肥配施能提高鼓节竹叶片碳、氮含量,提高鼓节竹叶片去灰分热值(AFCV)、叶片生物量建成成本(CC^(area))及产量。相较于对照组(CK),处理5(小麦秸秆生物炭、400 g·丛^(-1)生物炭量、900 g·丛^(-1)施氮肥量)的碳含量提高了28.83%,出笋量提高了106.38%,叶片单位面积建成成本(CC^(area))提高了50.07%,灰分含量(AC)降低了67.63%,去灰分热值(AFCV)处理5最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鼓节竹叶片生物量建成成本与去灰分热值(AFCV)、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氮含量、灰分含量(AC)显著负相关(P<0.05)。极差结果表明,氮肥用量是影响鼓节竹叶片建成成本的首要因素。【结论】隶属函数结果显示,处理5的作用效果最佳,即400 g·丛^(-1)的小麦生物炭配施900 g·丛^(-1)的氮肥,不仅显著影响鼓节竹的叶片生长及适应性,也对鼓节竹产量产生影响,可以应用于沿海沙地鼓节竹栽培。
- 吴君何天友陈凌艳江登辉施成坤荣俊冬郑郁善陈礼光
- 关键词:施肥热值
-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木麻黄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应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探讨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果,2006年11月对东山岛单条木麻黄农田防护林带和两条林带内外区域的风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内外风速呈抛物线状变化,最小值出现在单条林带后10h处,两条林带后15h处,距离后移了5h,而且风速值在逐渐降低。空间表面图为波浪状曲面,等值线分布比较均一,弯曲不大,中间出现一些小的闭合区域。
- 王小云叶功富卢昌义李永林黄荣钦
- 关键词:木麻黄农田防护林风速等值线图
- 滨海沙地大头典竹叶片响应盐胁迫差异蛋白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对大头典竹幼苗叶片盐胁迫前后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与分析,揭示盐胁迫对大头典竹的蛋白功能和代谢通路的影响.大头典竹2年生幼苗在0.4%、0.6%NaCl溶液浇灌7 d后,提取叶片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并筛选差异显著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0.4%和0.6%NaCl溶液处理时,差异蛋白表达量变化显著,共鉴定出15个差异蛋白点.15个差异蛋白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等方面,KEGG代谢通路参与了10条,以碳代谢作用、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为主.0.4%和0.6%NaCl处理的叶绿体PsbP、放氧增强子蛋白1、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2、磷酸甘油酸激酶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ATP合酶β亚基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而ATP合酶α亚基表达量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差异蛋白对盐胁迫的响应反映了植物在蛋白功能表达和代谢途径上对逆境的协调和自适应.
- 郑俊鸣陈思凯陈礼光洪小龙何天友郑郁善
- 关键词:大头典竹双向电泳
- 福建东山地区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碳氮储量
- 2016年
- [目的]研究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碳氮储量。[方法]以福建东山沿海地区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各林地不同土层采用剖面法调查和测量各土层全碳、全氮含量,并进行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同一树种全氮、全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不同林地土壤碳储量均集中在0~30 cm厚土层中;4种林地土壤碳氮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木麻黄、桉树、湿地松、竹子。[结论]木麻黄相比其他3个树种在沿海沙地具有更好的碳氮储存能力。
- 蔡昕航荣俊冬陈礼光何天友陈凌艳施成坤郑郁善
- 关键词:林地土壤
- 林带结构对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防风效能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为了探讨林带结构和空间层次对防护效能的影响,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东山岛对不同林带结构和空间层次的海岸木麻黄防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疏透结构的林带防风效能明显地优于通风结构和紧密结构;木麻黄与湿地松、厚荚相思组成的复层林比木麻黄单层林的防护效能提高了3.3%。
- 叶功富郑锟徐俊森陈胜谭芳林
- 关键词:木麻黄林带结构防风效能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