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臣
- 作品数:70 被引量:24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微泡沫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驱油作用被引量:11
- 2017年
- 针对普通泡沫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稳定性弱、驱油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将气体和起泡剂溶液(5000 mg/L甜菜碱表面活性剂SL1+5000 mg/L黄原胶XG)同时注入填砂管泡沫发生器的方法制备了一种稳定性强、尺寸细微的微泡沫体系,即黄原胶稳定的微泡沫。通过微观可视化模型对比了普通微泡沫(5000 mg/L SL1)与黄原胶稳定的微泡沫在原油存在条件的下稳定性差异,分析了驱油机理,借助填砂管模型对比了两种微泡沫的驱油性能。微观实验结果表明:气泡液膜中吸附的黄原胶增加了微泡沫液膜厚度,有效抑制了气泡聚并和液膜排液,使黄原胶稳定的微泡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耐油能力。微泡沫越稳定,微观波及体积越高、采油效率越高。微泡沫主要的驱油机理为直接驱替机理、乳化机理、同向液膜流动机理、逆向液膜流动机理。物模实验结果表明,在160 g/L矿化度、90℃条件下,黄原胶稳定的微泡沫驱的采收率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22.9%,比普通微泡沫驱高15.2%。
- 史胜龙王业飞王振彪阳建平周代余李忠鹏丁名臣
- 关键词:波及体积高温高盐油藏
- 低温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聚合物冻胶被引量:1
- 2023年
- 温度是影响聚合物冻胶降解的关键因素。针对低温油藏中聚合物冻胶引起的堵塞,提出使用过硫酸盐为氧化降解剂,通过低温活化的方法提高过硫酸盐的氧化性。首先,以水合硫酸铜和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等为原料制得活化剂(TA);然后,利用自由基淬灭实验和自由基测试,分析TA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聚合物的机理;最后,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活化体系中过硫酸盐浓度和TA浓度等对降解聚合物冻胶的影响,优化了活化体系的配方,并评价了该体系的腐蚀性。结果表明,35℃时,TA活化过硫酸盐体系能快速降解聚合物冻胶,形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降解冻胶的主要活性自由基。随着过硫酸盐浓度的增加,降解率增大,但TA的浓度存在最佳值,而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冻胶降解。和常规解堵剂相比,TA活化过硫酸盐能快速降解聚合物冻胶,且腐蚀性小。低温下,由0.10 mol/L过硫酸钠和0.12 mol/L TA组成的体系的降解效果好于其他常规聚合物驱油藏解堵剂。
- 朱建军卢小娟丁名臣王伟琳王业飞
- 关键词:过硫酸盐活化剂聚合物冻胶超氧自由基
- 一种无机凝胶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凝胶泡沫体系,包含主剂、引发剂、助剂和起泡剂,所述主剂、引发剂、助剂和起泡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12%、2.11%~2.35%、0.4%~0.5%和0.3%~0.5%。本发明提供的无机凝胶泡沫体系的...
- 王业飞程利民何宏韩盼王伟林韩炜张丁涌陈五花丁名臣聂晓斌陈权生
- 耐温耐盐抗剪切黄原胶强化泡沫体系性能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轮南2TI油组高温高盐油藏条件,利用轮南2TI油组地层水、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黄原胶配制黄原胶强化泡沫体系,通过高温高压可视化泡沫发生仪分析起泡剂浓度、稳泡剂浓度、温度、矿化度、原油体积分数及剪切次数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利用显微镜对黄原胶强化泡沫微观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起泡剂质量浓度2 000mg/L、黄原胶质量浓度2 000mg/L、温度120℃、矿化度200 572mg/L、压力10MPa条件下,黄原胶强化泡沫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分别为365mL和58min。随着黄原胶浓度增大,泡沫的起泡体积减小、半衰期增大,形成的泡沫更加均匀、气泡直径变小、液膜增厚,气泡直径及气泡个数变化速率减慢,黄原胶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2 000mg/L。高温、高盐及原油均会对黄原胶强化泡沫的泡沫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可应用于温度110~130℃、矿化度180 000~240 000mg/L、原油体积分数低于10%的苛刻油藏。随着剪切次数增加,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增加,半衰期缩短,4次高速剪切后,黄原胶浓度为2 000mg/L的强化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增加率为13.6%,半衰期的保留率为77.6%,具有较强的再起泡能力和抗剪切性能。
- 史胜龙王业飞周代余阳建平张海祖丁名臣李忠鹏
- 关键词:耐温耐盐
- 一种碳酸钙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钙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水解聚马来酸酐、水和碱液混合后进行中和反应,使得水解聚马来酸酐中的羧基变为羧酸根,便于后续同钙离子螯合;将可溶性钙盐溶液和可溶性碳酸盐溶液滴...
- 黄志学王业飞丁名臣 张富民 张峻谦 尉振业 段莹莹
- 微泡沫对高温高盐油藏稠油的降黏促进作用
- 2025年
-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微泡沫稳定性弱的问题,优选出一种以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SAV10为稳泡剂、表面活性剂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为发泡剂的耐高温高盐的发泡体系,该发泡体系在68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1 min可形成微泡沫,对比了发泡体系和微泡沫的稠油乳化降黏效果和水包油乳液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泡沫的乳化降黏效果优于发泡体系。优选出的发泡体系的发泡率可达420%;在90℃下发泡体系老化60 d的黏度保持率大于88%;所制备的微泡沫的析液半衰期为1161 s,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采用矿化度为218.1 g/L的矿化水制备泡沫体系和微泡沫时,在90℃、稠油和矿化水的质量比为30∶70,50∶50,70∶30时,发泡体系和微泡沫均可乳化稠油,发泡体系的降黏率大于89%,析水率大于80%;微泡沫的降黏率大于95%,析水率虽偏低,但仍大于60%。
- 黄志学王业飞张富民邵文博丁名臣
- 关键词:析水率高温高盐油藏
- 高渗区分布形态对砾岩油藏聚合物驱窜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的驱替介质窜流是制约砾岩油藏注水、注聚合物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的非均质分布情况,针对油藏高渗区呈连通、零散及复合分布特征设计3种可视化填砂模型。通过水驱和高、低2种质量浓度聚合物驱实验,分析不同非均质性分布下水驱窜流与聚合物驱窜流特征;选用弱凝胶和凝胶颗粒2种调驱剂来封堵窜流通道,探索不同类型非均质窜流的针对性治理方法。结果表明,高渗区之间的连通、零散及复合分布均易导致水驱窜流,中、低渗区及非主流线上的高渗区原油难以得到有效动用。不同非均质模型中聚合物驱窜流特征和治理方法不同:当高渗区连通或复合分布时,低质量浓度聚合物驱(1 000 mg/L)仍窜流明显,增大聚合物质量浓度(2 000 mg/L)能够扩大对非主流线上高渗区的波及,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但中、低渗区原油仍未得到有效动用,凝胶颗粒调驱是治理聚合物驱窜流的最佳方法;当高渗区零散分布时,低质量浓度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明显,而高质量浓度聚合物驱采收率难以大幅度提高,弱凝胶调驱是治理聚合物驱窜流的最佳方法。
- 王业飞王业飞张菁张菁钱程康元勇丁名臣
- 关键词:砾岩油藏非均质可视化模拟
- 一种深部调驱结合单井注水量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驱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法,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综合应用地震反演、测井解释、岩心资料等构建储层三维精细地质模型;通过流线数值模拟技术,拟合水驱动态,建立可视化流动井网,并结合流线模拟的结果分析注采对...
- 王业飞江同文孙致学阳建平黄勇周代余丁名臣黄时祯
- 黄原胶稳定的微泡沫稳定性及在非均质地层中的调剖效果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普通泡沫稳定性弱、在强非均质地层调剖效果差的问题,将氮气和起泡剂溶液(黄原胶/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同时注入玻璃珠填制的填砂管制备出一种直径细微、稳定性强的微泡沫体系。通过气泡形态、平均气泡直径、气泡密度等参数对比了普通微泡沫(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与黄原胶稳定的微泡沫稳定性差异,并借助微观模型和并联填砂管模型对比了两种微泡沫的调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黄原胶浓度增加,微泡沫液膜的厚度和黏弹性提高,微泡沫平均气泡直径降低,气泡密度增加,微泡沫平均气泡直径和气泡密度的变化速率降低,微泡沫稳定性好于普通微泡沫。微泡沫在微观模型低渗区域的波及体积高达90%,远高于普通微泡沫。微泡沫对于级差为10的严重非均质地层具有较好的调剖效果,调剖效果的改善与起泡剂溶液中黄原胶浓度的增加有较好的对应性。
- 史胜龙王业飞周代余赵冀李忠鹏丁名臣杜鹏飞
- 关键词:黄原胶稳定性调剖效果
- 乳化降黏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室内评价
-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条件,以乳化降黏复合体系及两种常规超低界面张力型复合体系为例,重点考察了乳化降黏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油水同注渗流特征及提高采收率能力,并将其与两种超低界面张力型复合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水界面张力达...
- 王业飞仲东丁名臣
- 关键词:普通稠油复合驱多孔介质乳化降黏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