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文
-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碳源受限型污水化学辅助除磷试验被引量:9
- 2009年
- 对于碳源受限型城镇污水,为了获得高效的去除污水中磷的方法,采用氯化铁、硫酸铝和硫酸亚铁进行除磷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投加条件下,氯化铁的除磷效果强于硫酸亚铁和硫酸铝,3者都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水的pH值;硫酸亚铁对污水的溶解氧影响最大.从除磷效果和运行成本上考虑,采用硫酸亚铁作为化学除磷絮凝剂,当投加量为35 mg/L时,ρ(TP)去除率为93%,出水ρ(TP)降低为0.45 mg/L.投加硫酸亚铁后,曝气池活性污泥质量浓度增大,同时污泥沉降性能增强,ρ(SVI)值减小.
- 李军任健杨晓冬马文瑾何继文李佟
- 关键词:城镇污水化学辅助除磷硫酸亚铁去除率
- 利用ASM2D模型模拟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了探讨数学模型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以ASM2D模型为基础,结合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对其A/O工艺辅助化学除磷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模型缺省参数的情况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COD、总氮、硝酸盐氮等出水指标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误差率均小于10%。调整参数kPRE和kRED后,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曝气池化学沉淀除磷效果,尤其在停止加药后,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水TP的升高情况。在实际生产中,当水量、水质发生波动时,模拟结果对控制投药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佟李军朱向东刘伟岩马文瑾何继文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A/O工艺化学除磷
- 低有机物含量下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被引量:12
- 2009年
- 在低有机物含量下进行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试验。采用陶粒和火山岩两种填料进行比较,以复合接种方式进行挂膜。启动阶段的进水COD为25.04~58.70mg/L,NH3-N为0.64~2.92mg/L,滤速为1m/h,气水比为4∶1,对COD的平均去除率>30%,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5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有机物含量下,可以直接采用原水进行挂膜,但进水水质对装置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进水COD、NH3-N浓度不宜过低;选择合适的填料和曝气量是确保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效果的关键。
- 张晨李军刘伟岩马文瑾焦阳何继文
-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挂膜
- 碳源对缺氧/厌氧/好氧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9年
- 通过投加有机碳源改变进水的碳氮比,考察了不同碳氮比条件下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泥回流比为120%的条件下,当C/N值为7、C/P值为75时,缺氧/厌氧/好氧工艺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对TP、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5%以上、98%和67%。
- 刘伟岩李军宋玮华马文瑾杨晓冬何继文李佟
- 关键词:脱氮除磷碳源碳氮比
- 压入式螺旋压榨式脱水机脱水中试试验研究
- 了压入式螺旋压榨脱水机的工作原理及中试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浓度为2.1%的消化污泥,在絮凝剂投加率为0.44%、螺杆转速0.25转/分的条件下,脱水后泥饼含水率72.41%、固形物回收率95.14%,处理量18....
- 李佟李军刘伟岩陈建湧王磊何继文周婷
- 关键词:污泥脱水絮凝剂含水率
- BAF深度处理二沉池出水的抗冲击能力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BAF深度处理污水厂二沉池出水,考察了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冲击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AF对水力负荷冲击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当气水比为2∶1、滤速为2m/h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9.59%、81.99%,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6.9、0.3mg/L。同时BAF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负荷冲击能力,当进水COD为21.06~55.13mg/L时,出水COD稳定在15mg/L左右,平均去除率在30%以上;当进水氨氮在0.17~5mg/L之间波动时,出水氨氮基本保持在0.3mg/L以下。这表明BAF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能够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 焦阳李军朱向东董文艺刘伟岩马文瑾何继文
- 关键词:BAF水力负荷污染负荷
- 污物桶吊装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物桶吊装器,它由钢丝绳、铁杆和铁链构成;在所述钢丝绳的两端拴有一根铁杆,铁杆两端各垂下一根铁链;铁链的下端再吊起一根铁杆;在铁链的中部再连出一根铁链,铁链的另一端连一个铁环,铁环垂下的高度恰好与下面...
- 李维冯德余何继文孟晓良
- 数学模型在污水处理厂优化控制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小试结合模拟计算,分析了某污水处理厂现有运行存在的不足。试验表明,内回流比对提高脱氮率的作用是有限制条件的;对于溶解氧的控制,要根据系统硝化反应的需要来确定;缺氧区/总体积的比例是影响脱氮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保证硝化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增大缺氧区使反硝化进行得更充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脱氮能力。通过模拟计算,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在不改变池容、不增加其他处理设施的情况下提出了优化方案,确定其最佳工艺控制参数为:缺氧区/总体积的比例为0.45,混合液内回流比为200%,好氧区溶解氧2 mg/L。调整后的出水总氮为21.77 mg/L,去除率较改造前提高了4%,出水氨氮浓度为1.16 mg/L,去除率提高了7.2%。
- 李佟李军刘伟岩马文瑾何继文张帅
- 关键词: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1生物脱氮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