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耐多药
  • 3篇结核
  • 2篇等效性
  • 2篇生物等效
  • 2篇生物等效性
  • 2篇生物等效性研...
  • 2篇耐多药肺结核
  • 2篇结核病
  • 2篇肺结核
  • 1篇代谢物
  • 1篇毒性
  • 1篇多药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指标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心肌炎
  • 1篇血常规
  • 1篇炎症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1篇莱必宜科技(...

作者

  • 9篇刘剑锋
  • 2篇章秀锦
  • 2篇苏清炎
  • 1篇叶志忠
  • 1篇简丽娟
  • 1篇陈焕文
  • 1篇张彧梅
  • 1篇魏香兰
  • 1篇白志贤
  • 1篇姚向阳
  • 1篇王啊妹

传媒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临床药理学试验中40岁及以下健康志愿者的血常规参考区间的建立
2021年
目的采用直接法建立临床药理学试验中40岁及以下健康志愿者的血常规参考区间。方法2018年9月20日至2019年6月25日,以我院临床试验中心参加临床药理学试验的741名健康志愿者为参考人群,建立白细胞(WBC),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NE#),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EO#),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6个参数的血常规参考区间并与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本文报道了本地区临床药理学试验中40岁及以下健康成人志愿者的6项血常规参数的参考区间;男、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与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应建立与本地区健康志愿者人群相匹配的血常规参考区间,可以大大降低假阳性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参考区间的参考价值。
陈焕文钟平张彧梅刘剑锋
关键词:血常规
66例耐多药肺结核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耐药状况,并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分析6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耐药情况及治疗等。结果患者年龄19~72岁,男54例、女12例,均为浸润型肺结核;病程3个月至31年,平均10.2年;就诊时63例为复治、3例为初治;症状反复、迁延不愈是其最大临床特征。青壮年为主,病变广泛,多伴有空洞,病情重,药敏显示一线抗痨药耐药率高,二线药物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应用二线抗痨药物副反应较多。结论耐多药肺结核以复治病例为主,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应强化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方案,以防止耐多药结核的产生。耐多药结核病可疑者及早行耐药筛查,选用合理二线方案,并需注意药物的副反应。
刘剑锋叶志忠姚向阳简丽娟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耐多药结核病肺结核患者浸润型肺结核耐药状况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特征及预后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老年AE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数,计算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统计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220例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46例,发生率为20.91%;共分离出72株真菌菌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菌株。4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主要特征为结节晕轮征、结节影、团块影、空洞等;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干咳、肺部啰音等。治疗后随访6个月,感染组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且患者CT特征为结节晕轮征、结节影、团块影、空洞,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干咳、肺部啰音等,且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
刘剑锋孙玲玲苏清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老年人
9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调查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对照研究,对94例MDR-TB患者及相同数量的对照(从MDR-TB户籍同区的人群中选取)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调查MDR-TB患者96例,发出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97.9%,将有效回答的94例患者全部纳入MDR-TB组。调查MDR-TB患者户籍同区的人群,发出问卷718份,回收有效问卷676份,有效率94.2%;从676例户籍同区的人群中按照与MDR-TB患者同性别、年龄相近(相差≤2岁)原则进行1∶1配对,选取94例纳入对照组。将两组调查的SDS与SSRS问卷进行统计,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4例MDR-TB患者SDS得分为(52.80±8.34)分,高于对照组得分(41.81±10.26)分(t=8.284,P<0.01),45例MDR-TB患者存在抑郁状态;MDR-TB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5.65±5.47)分,少于对照组得分(41.80±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7,P<0.01);MDR-TB患者SDS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520,P<0.01),即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轻。结论多数MDR-TB患者存在抑郁状态,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改善MDR-TB患者的抑郁状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王啊妹白志贤刘剑锋
关键词:抑郁社会支持
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典耐药方案强化期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以核心药物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的强化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IL-6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CRP、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以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和疗效,值得应用。
刘剑锋苏清炎孙玲玲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免疫功能炎症反应
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析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ICU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实际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本院ICU重症肺炎患者共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增加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上具备显著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价值高。
孙玲玲刘剑锋
关键词:振动排痰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ICU病房疗效
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健康受试者的医疗风险及其防范策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健康受试者发生风险的可能来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研究中心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和重要不良事件,通过查询原始病历,分析不良事件的来源、转归、与研究药物的关系,找出医疗风险关键点。结果:在32项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共发生5例严重不良事件和2例重要不良事件。具体来源分类如下:①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1例急性肾损伤;②与受试者筛选有关:1例癫痫、1例水痘、1例泌尿系统结石;③与试验步骤有关:1例急性阑尾炎;④妊娠事件:2例早孕并流产。上述受试者经及时正确的诊治后均痊愈,其中与受试药物的关联性为无关3例,可能无关2例,可能有关1例,很可能有关1例。结论: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受试者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药物不良反应、受试者筛选不严谨、临床试验步骤不当以及意外妊娠。充分的知情、完善的方案设计和预案、科学严谨的受试者筛选体系、规范个体化的操作和及时正确的诊治是防范风险的最佳策略。
刘剑锋钟平朱文玲罗茜章秀锦
关键词:生物等效性研究健康受试者
赛洛多辛及其活性代谢物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国产制剂和原研制剂赛洛多辛及其活性代谢物的生物等效性。方法:86名受试者按随机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4 mg,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赛洛多辛及其活性代谢物(KMD-3213G)的浓度,WinNonlin 8.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空腹组赛洛多辛:C_(max)(32.8±14.2)和(34.5±18.2)μg·L^(-1),AUC_(0-∞)(132.49±42.32)和(146.80±61.29)μg·h·L^(-1),AUC_(0-∞)(135.96±42.31)和(150.52±61.37)μg·h·L^(-1);KMD-3213G:C_(max)(22.0±7.00)和(22.4±7.78)μg·L^(-1),AUC_(0-∞)(484.59±201.07)和(527.53±267.64)μg·h·L^(-1),AUC_(0-∞)(501.66±213.41)和(550.36±298.09)μg·h·L^(-1);餐后组赛洛多辛:C_(max)(26.7±10.2)和(27.0±11.6)μg·L^(-1),AUC_(0-∞)(137.80±47.27)和(137.59±48.94)μg·h·L^(-1),AUC_(0-∞)(143.99±46.92)和(142.12±48.67)μg·h·L^(-1);KMD-3213G:C_(max)(21.3±6.74)和(22.3±6.99)μg·L^(-1),AUC_(0-∞)(525.09±231.28)和(535.49±228.56)μg·h·L^(-1),AUC_(0-∞)(554.37±254.85)和(561.25±250.06)μg·h·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的90%CI均在80.00%~125.00%。结论:国产制剂与原研制剂赛洛多辛及其活性代谢物具有生物等效性。
魏香兰钟平刘剑锋章秀锦朱文玲熊文刚罗茜
关键词:活性代谢物生物等效性
临床综合优质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优质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ECMO治疗,综合组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综合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心肌酶谱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月后,综合组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护理前,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用于行ECMO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建议应用推广。
孙玲玲刘剑锋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心功能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