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明
- 作品数:43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脊柱椎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椎间脊柱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2月,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单枚Cage植骨的脊柱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平均1.5年),术前和随访时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法(Oswestry)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VAS评分术前7.50±2.78,随访时2.04±1.12,比较有显著下降(t=8.23,P<0.01)。Oswestry评分术前66.8±11.3,随访时下降为26.0±9.8(t=12.54,P<0.01)。症状改善明显,优9例,良2例,可1例;综合评价标准优良率93.7%。随访时椎间融合11例,未见影像学融合1例,植入物无移位,未发现断钉现象。结论对合并有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椎间单枚Cage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脊柱融合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 刘战立常山刘月明唐曦张弘
- 关键词: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CAGE椎弓根内固定
- 重视严重烧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
- 田社民魏莹查新建牛希华黄红军李允肖宏涛刘月明李延仓
- 微型钛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型钛板侧方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个月指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4个月,研究组患者掌指关节、近侧和远侧指间关节主动屈伸、伸直角度和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微型钛板侧方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优势在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 张萍刘月明向登
- 关键词:微型钛板指骨骨折
- 重度烧伤患者血糖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糖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9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体检证明健康的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两组间FPG、炎性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之间的差异;再将试验组患者根据FPG浓度分为血糖正常组(17例,FPG<7.0 mmol/L)和血糖升高组(79例,FPG≥7.0 mmol/L),比较两组炎性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重度烧伤患者的FPG与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试验组患者FPG(11.39±2.28)mmol/L、C反应蛋白(CRP)(39.67±4.15)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8.12±6.49)ng/L、白细胞介素(IL)-6(139.77±7.43)ng/L、IL-8(91.56±4.91)ng/L,均高于对照组[FPG(5.07±1.15)mmol/L、CRP(5.91±0.76)mg/L、TNF-α(12.94±1.69)ng/L、IL-6(14.11±3.93)ng/L、IL-8(17.22±2.8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5、4.365、11.912、9.834、6.139,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者免疫指标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29.77±4.12)%、CD4+/CD8+为0.91±0.24,分别低于对照组(41.89±5.36)%、1.59±0.37,而试验组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为(32.69±4.73)%,高于对照组(25.83±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1、2.433、2.696,P值均小于0.05)。试验组患者中,血糖升高组的血浆CRP(45.19±5.45)mg/L、TNF-α(121.81±5.43)ng/L、IL-6(153.31±5.57)ng/L、IL-8(106.56±5.65)ng/L、CD8+T淋巴细胞水平(35.46±4.11)%,均高于血糖正常组[CPR(36.67±3.45)mg/L、TNF-α(91.58±4.93)ng/L、IL-6(114.65±6.33)ng/L、IL-8(79.62±3.74)ng/L、CD8+T淋巴细胞水平(28.62±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1、2.894、4.167、3.018、2.763,P值均小于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28.89±3.79)%、CD4+/CD8+(0.82±0.37)均低于血糖正常组[(33.47±4.98)%、(1.17±0.52)],差�
- 马燕郭莉娜李灿严伟恒刘月明邓峰美刘卫华刘漪沦
- 关键词:烧伤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T淋巴细胞亚群
- EOLA1与MT2A相互作用及其上下游关系的确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OLA1)与金属硫蛋白2A(MT2A)的相互作用关系,明确其相互作用位点及上下游关系。方法构建EGFP-EOLA1融合表达载体,转染HUVEC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成像技术观察EOLA1和MT2A在HUVEC中的共定位情况;应用截短突变和酵母双杂交确定EOLA1和MT2A的相互作用位置;应用RNAi技术建立EOLA1/MT2A上调和下调的HUVEC细胞模型,观测模型细胞EOLA1/MT2A的表达情况。结果 EOLA1和MT2A在HUVEC中存在共定位现象,共定位主要发生在核膜周围;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EOLA1的截短突变体1~77氨基酸(aa)片段和MT2A无结合活性,1~115aa片段及1~158aa片段和MT2A有结合活性。EOLA1上调/下调表达时MT2A同时相应上调/下调表达,MT2A的上调和下调表达对EOLA1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EOLA1和MT2A在HUVEC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位点位于EOLA1ORF的100~113功能域,EOLA1可以调控MT2A在HUVEC中的表达。
- 刘月明刘海荣杨汀陈文海张玮刘漪沦
- 关键词:内毒素蛋白质相互作用
- 金属硫蛋白2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 2015年
- 目的建立人血管内皮细胞金属硫蛋白2A(MT2A)上调表达细胞模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MT2A,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RT-PCR及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MT2A表达水平。结果测序证实pEGFP-N1-MT2A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转染至HUVECs后,通过RTPCR蛋白印迹实验证实细胞MT2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N1-MT2A,转染至HUVECs可使MT2A表达水平升高。
- 杨汀刘海荣李家丽刘月明
- 关键词:重组质粒HUVECS
- 聚酰胺纱布敷料在急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聚酰胺纱布在不同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1月烧伤整形科和急诊科收治的137例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68例)及对照组(69例),2组年龄、性别及创面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创面均经相同方法清创、消毒、标记照相。照相完毕后,实验组急慢性创面给予聚酰胺纱布贴敷创面,对照组急慢性创面给予凡士林纱布贴敷创面。分别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创面停止渗出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并采集相片,并对不同情况下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创面停止渗出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聚酰胺纱布和凡士林油纱在不同急慢性创面中均能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伤口的愈合时间、创面渗出停止时间以及换药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敷料聚酰胺纱布作为内层敷料在不同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良好疗效且效果优于凡士林纱布,临床应用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文科马燕刘漪沦张红朱小明陈文海陈雪莲刘卫华刘月明
- 关键词:凡士林油纱创面愈合疼痛
- 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烧伤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乌司他丁联合30 mg/kg氨溴索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乌司他丁联合300 mg/kg氨溴索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髓过氧化物酶(MPO)、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高呼气峰流速(P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百分比(FiO_2)和P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6%(P <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烧伤,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张萍刘月明
- 关键词:乌司他丁大剂量氨溴索重度烧伤疗效
- 基因转染猪皮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微粒皮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基因转染猪皮作为覆盖物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自体微粒皮移植中应用基因转染猪皮作为覆盖物,以新鲜猪皮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开放设计,观察猪皮覆盖物排异反应情况与相应微粒皮移植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基因转染猪皮开始发生排异反应的时间为第(19.6±3.4)天,对照组新鲜猪皮开始排异时间为第(15.2±3.7)天,试验组、对照组微粒皮移植术后6周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0.3±2.5)%、(71.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基因转染猪皮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排异反应发生时间延迟,微粒皮移植术后创面愈合较新鲜猪皮好。
- 刘漪沦马兵刘月明李晨阳许雪峰魏平
- 关键词:皮肤移植生物敷料烧伤
- 人新基因EOLA1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预测人类新基因EOLA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EOLA1全长cDNA序列,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序列比对、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编码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位点和序列模式预测等几个方面对EOLA1进行分析。结果EOLA1编码的蛋白EOLA1经网上同源性比对没有发现与之高度同源的人类已知蛋白;EOLA1与鼠111002L19蛋白高度同源,到目前为止,对鼠111002L19蛋白功能也不清楚;应用辐射杂交细胞系(RH)作图系统发现EOLA1定位于Xq27.4;对其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发现在EOLA1蛋白分子中存在酪氨酸激酶Ⅱ和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螺旋-转角-螺旋(HTH)基序。结论人新基因EOLA1编码蛋白质的一级和二级结构特征赋予EOLA1信号转导能力,有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在LPS激活人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 刘月明刘战立刘漪沦许雪峰张萍马兵
- 关键词:新基因EOLA1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