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栓 作品数:25 被引量:3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黄淮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电子电信 更多>>
无线网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位置校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提高无线网络的位置服务性能,常需对位置进行位置校验。据此,研究了空间阴影相关对位置校验系统的性能研究。先通过接收信号强度采集环境数据,且引入阴影相关因子,再推导位置校验系统的决策规则。然后,推理了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位置校验系统的检测率和虚警率的表达式,也研究了接收信号强度差对检测率和虚警率的表达式影响。最后,通过实验,检验了所推导的检测率和虚警率表达式的正确性。 刘栓关键词:信号强度 虚警率 检测率 基于OBE理念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改革探索 2023年 课程思政要求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育人理念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宜开展模块化教学,以便从宏观角度引入课程思政内容,有效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避免因出现思政元素碎片化现象而影响课程思政效果。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来实施,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应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过程评价。 刘栓 孙利 刘金广关键词:操作系统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耦合区域特性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4 2017年 为提高图像融合质量,较好地保留原始图像的光谱特性,避免融合图像光谱退化,提出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耦合区域特性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采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对图像进行多尺度精细分解,获取图像多层次分解子带;利用分割块区域能量函数,构造区域能量度量模型,获取区域能量相似系数,判定低频子带对应的加权系数,完成图像低频子带的融合。根据分割高频子带时形成的行列特征,形成区域锐度模型,获取高频子带分割块中的区域锐度值,利用该锐度值建立分割块判定函数,完成高频子带的融合。最后,采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结果表明,与已有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本文图像融合算法融合质量更好。 刘栓 刘直良 张权焯关键词:多聚焦图像融合 低频子带 WSN中基于PSO的多约束Steiner树优化算法 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多目标约束的Steiner树问题(MCSTP,multi-constraint Steiner tree problem),提出一种基于双层编码机制和跳跃粒子群优化(JPSO)的启发式算法(JPSO-DE),来构建最优树结构。首先,选择总能耗、网络寿命、收敛时间和通信干扰作为优化约束目标;然后,根据提出的双层编码方案对生成树的解进行编码,同时利用跳跃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寻找帕累托最优解;最后,利用提出的混合适应度函数找出近似最优树结构。仿真实验表明,JPSO-DE方法可以产生近似最优的树结构,具有高效性和可行性。 刘栓 曹斌操作系统课程创新教学探究 2012年 操作系统课程内容涉及了计算机软件、硬件及其工作流程的组织和管理,概念多而难懂,原理抽象且不易验证。文章针对操作系统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一套创新教学方案,即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与考核方式,丰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刘栓 宋喜忠关键词:操作系统 创新教学 信息化 WSN中安全且能量有效的移动代理路由协议 2016年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移动代理路由协议的安全和能耗问题,提出一种动态的分布式解决方案,称为安全且能量有效的移动代理路由(SEMAR)协议.将WSN构建成环形和楔形结构,并提出一种信任评估模型,代理根据节点的能量和信任值动态建立路由,使其能够识别并绕过恶意节点,同时使用克隆机制来完成每个扇区的数据聚集任务,减少代理负载,降低能源消耗.与现有代理路由协议相比,SEMAR有效提高了代理的往返成功率,降低了整体响应时间和能源消耗. 刘栓 曹斌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软件测试学习过程和方法探究 被引量:1 2009年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工作也越来越"热",但很多人在学习软件测试的过程当中走了不少弯路。本文对软件测试领域的现状和误区进行了阐述,并对学习软件测试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供了一些软件测试技巧以供参考。 田丽芳 刘栓关键词:软件测试 黑盒测试 测试用例 高校实验实训场所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14年 高校要进行实践教学离不开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而这些场所的建设需要室外和室内的环境监测,但由于高校实验实训室体量大且分布广,传统的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新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成了监测、控制以及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且节点数目庞大,这些特点能够很好的解决远程、实时、多点监测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监控实验实训场所环境的整体设计方案,实现了对实验实训场所多个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同时采用LEACH算法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数据收集的效率及准确率,并节省了监测节点的能量,延长了网络的使用周期。 刘栓 宋喜忠关键词:环境监测 LEACH ZIGBEE 基于可信度估计的迭代滤波的WSNs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1 2016年 传统的迭代滤波IF(Iterative filtering)算法假定传感节点的初始可信度相同,这有背于客观事实。为此,提出基于可信度估计的迭代滤波的WSNs数据融合ATIFDA(Ascertaining Trustworthiness of Sensor Node-based Iterative Filtering Data Aggregation)算法。ATIFDA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MLE(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计算每个传感节点的初始可信度。首先进行簇划分,每个簇选择一个簇头CH(Cluster head),簇头收集传感节点的感测数据,然后,再利用MLE估计每个传感节点的初始可信度,再进行IF算法,最后,进行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与d KVD算法相比,提出的ATIFDA算法在噪声环境下,均方根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d error)降低了近43%。 刘栓 宋喜忠关键词:无线传感网 数据融合 最大似然估计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5 2020年 为满足新时代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和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发展。本文以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为对象,探索与实践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转型发展的新模式,并把初步研究成果应用于黄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实践中,从而为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转型发展提供探索实践经验。 姚汝贤 刘栓 陈萍 宋三华 刘直良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程教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