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仁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深州蜜桃若干性状的变异与遗传倾向被引量:6
- 2004年
- 以深州蜜桃与大久保自然杂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26个育种性状,明确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异幅度以及次数分布曲线和组合遗传传递力。
- 张立彬肖啸吴学仁
- 关键词:实生后代
- 粘帚霉(Gliocladium spp.)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 本文研究了3个不同来源的粘帚霉菌株GW-1-1,HL-2-1,GJ-1-1在6种不同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性状和产孢量。结果表明,3 个菌株在6 种固体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但其产孢量差异显著,在以棉籽壳、麸皮、豆饼为原料的B...
- 马桂珍暴增海杨文兰吴学仁张拥华李世东
- 关键词:粘帚霉固体培养基产孢量
- 文献传递
- 粘帚霉不同菌株发酵液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英文)
- 试验测定了8个粘帚霉Gliocladium spp.菌株的发酵液对3种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tium oxysporum Schlec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核盘菌Scler...
- 马桂珍吴学仁杨文兰吕国忠
- 关键词:粘帚霉发酵液
- 山杏新品种‘绿萼山杏’被引量:10
- 2004年
- ‘绿萼山杏’是从山杏中选出的无红色素的新品种。其萼片、幼叶叶尖、叶柄上侧、新梢表皮及果实均为绿色 ,花瓣白色 ,可用于园林绿化或山区造林 ,种子用于深加工。
- 张立彬王同坤刘桂森赵天永吴学仁
- 关键词:山杏栽培技术
- 酒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机理初探被引量:1
- 2003年
- 对5个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进行感病性鉴定,并对其成熟叶片进行接种,以不接种作为对照。4天后测定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均不同程度感霜霉病。感病轻的梅鹿辄、SV6059品种接种后的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所有酒葡萄品种接种感病后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接种感病后发病较重的拉别长依、赤霞珠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
- 齐慧霞刘永军吴学仁齐永顺李双民邵晨霞景新华
- 关键词:酒葡萄霜霉病抗性机理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含量
- 粘帚霉(Gliocladium spp.)不同菌株对几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测定被引量:29
- 2004年
- 报道了粘帚霉35个菌株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f.sp.Vasinfectum)、立枯丝核菌(Rhiizoctoniaso lani)、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辣椒疫霉菌(Phytopthoracapsici)及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tenuisNees)的拮抗作用和重寄生作用。结果表明:HL-1-1、SH-1-1、SYP-1-1、SYP-4-2、GW-2-1、STG-4-1等6个菌株对供试的6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具有生防潜力的优良菌株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粘帚霉菌株菌丝与立枯丝核菌菌丝并行生长,并从菌丝上长出许多分支,缠绕在立枯丝核菌菌丝上形成许多缠绕圈,或菌丝穿过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
- 暴增海杨文兰吴学仁马桂珍
- 关键词:粘帚霉病原真菌拮抗作用
- 苹果斑点落叶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吴学仁齐慧霞吉志新杨文兰高素红常连生
- 该标准结合我省苹果生产实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参照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确定了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各项指标。本标准制定依据充分,技术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可靠。该标...
- 关键词:
- 关键词:苹果斑点落叶病技术规程
- 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规程
- 吴学仁齐慧霞高素红
- 该标准结合我省杨树溃疡病综合防治的实际和特点,参照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杨树溃疡病综合防治的具体操作规程。本标准制定依据充分,技术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可靠。该标准与相关...
- 关键词:
-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技术规程
- 山杏新品种‘甜仁山杏’被引量:12
- 2004年
- ‘甜仁山杏’是从山杏(苦杏仁)中选出的甜仁新品种。其种子不具苦味,果实、果核及种子比原变种小。可用于山区造林,种子用于深加工。
- 王同坤张立彬刘桂森赵天永吴学仁
- 关键词:山杏
- 粘帚霉不同菌株发酵液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14
- 2004年
- 试验测定了8个粘帚霉Gliocladium spp.菌株的发酵液对3种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核盘菌Sclerotina sclerotiorun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HL-1-1、SH-1-1和SS-1-1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达83.48%、81.65%和78.68%,3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SDT-10-1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率仅为23.24%。热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121℃处理30 min,病原菌生长正常,抑菌作用消失;发酵液经60℃处理后供试菌株的抑菌效果明显,但效果明显降低。
- 马桂珍吴学仁杨文兰吕国忠
- 关键词:粘帚霉病原真菌热稳定性发酵液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