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观礼

作品数:41 被引量:44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中医
  • 10篇中医临床
  • 7篇医案
  • 6篇信息共享
  • 6篇信息共享系统
  • 6篇医案数据库
  • 6篇共享系统
  • 5篇LOGIST...
  • 4篇中医药
  • 4篇中医诊断
  • 3篇心病
  • 3篇学科
  • 3篇针灸
  • 3篇中医医疗
  • 2篇单纯性
  • 2篇单纯性肥胖
  • 2篇抵抗素
  • 2篇电子病历
  • 2篇心病辨证
  • 2篇信息一体化

机构

  • 25篇中国中医科学...
  • 2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4篇北京交通大学
  • 13篇济宁医学院
  • 12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北京安博维科...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济宁市中医医...
  • 1篇眉山市中医医...
  • 1篇济宁医学院曲...

作者

  • 41篇宋观礼
  • 19篇张润顺
  • 17篇刘保延
  • 14篇周雪忠
  • 11篇王映辉
  • 9篇张启明
  • 8篇周霞继
  • 7篇郭玉峰
  • 6篇何丽云
  • 6篇谢琪
  • 5篇韩海荣
  • 4篇王永炎
  • 4篇张红
  • 3篇张小平
  • 3篇樊俊芝
  • 3篇张志斌
  • 3篇孙志
  • 3篇郭伟星
  • 2篇宋红梅
  • 2篇薛燕星

传媒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中国数字医学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2013中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生存质量自评量表”的评价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构建并验证“中医生存质量自评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方法: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体现中医临床信息和辨证的特点,基于整体症状、五脏和气血阴阳的功能异常等10个维度,构建“中医生存质量自评量表”,收集临床信息,借用SAS 6.12统计分析。结果:信度系数R>0.70,克朗巴赫α系数均大于0.7,标准关联效度系数均大于0.5(P<0.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P<0.0001。结论:量表的可行性、结构稳定性、内部一致性较好,能够区分正常人群和患病人群。但因子分析结果不理想。
王义国张启明王永炎宋观礼李檬李毓秋
关键词:中医生存质量量表信度反应度中医基础研究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利用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获取真实世界数据,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特征。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享系统数据库中6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与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就诊节气、主要症状、入院时疼痛评定、颈椎功能障碍评定、中医证型情况进行提取,并将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型进行标准化,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0岁,45~65岁年龄段患病比例最高,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平均病程为1.8年。患者在大暑节气入院就诊最多,主要是夏、秋二季。以疼痛主诉就诊的患者占总例数的70%,单纯以麻木前来就诊的较少。患者多表现为中度疼痛,以颈项部位疼痛最为常见,同时中度颈椎功能障碍的患者较为多见。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比例最高,占51.43%,其次是风寒痹阻证。风寒痹阻证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疼痛平均分值最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程较长,与节气关系明显。患者就诊时多以疼痛为主诉,颈项部疼痛多见,疼痛程度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偏于中等。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风寒痹阻证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疼痛程度相对较重。
魏戌高云张兴平谢琪张润顺赵勇李金学高景华张世民张振宇虹娜贾鹰珏宋观礼王浩周红艳许根荣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征
中医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为中医心病证研究提供客观的研究数据。方法:选择古代及近现代中医医家的医案,建立中医医案数据库,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P<0.05。结果:筛选出中医心病常见的临床证型、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临床用药的Logistic回归结果,并定量表达了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用药的重要性大小。结论:总结心病的发病规律(包括临床证型、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特点、用药规律,同时反推和证实了中医心的功能。
宋观礼郭伟星张启明
关键词:心病医案数据库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
基于医案数据库的中医心藏象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为中医心藏象研究提供客观的统计数据。方法:选择古代及近现代中医医家的医案,建立中医医案数据库,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P<0.05。结果:筛选出中医心病常见的临床证型及各证型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临床用药的Logistic回归结果,并定量表达了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用药的重要性大小。结论:总结出中医心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并强调应重视心的生理特性。
宋观礼张启明郭伟星
关键词:心藏象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
中医临床科研数据西医疾病诊断规范的研究分析
2013年
目的:通过西医疾病诊断与标准诊断的吻合程度比较,分析目前中医临床住院病历诊断的现状。方法:选取行业专项参研单位所在的全国23家医院的34个临床科室电子病历采集数据中具有完整西医疾病诊断的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ICD-10)为标准,在数据库中初步对原始诊断进行规范,通过语句建立比较,得出结论。结果:西医疾病诊断和ICD-10的符合程度是36.57%。结论:针对符合率较低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ICD-10的学习和熟悉是正确书写病历西医诊断的前提。
宋红梅刘保延张润顺何丽云宋观礼周雪忠
关键词:ICD-10
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学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1
2010年
结合针灸学教学实践与教学体会;从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医传统思维,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搞好临床见习、实习,鼓励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学习,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搞好高等医学院校的针灸学教学改革;以提高针灸学教学水平。
宋观礼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五脏发病不完全具有季节性被引量:2
2008年
王义国张启明宋观礼张明鑫白舒霞闫丽芳
关键词:医案数据库季节性
构建中医临床术语标准真实世界规范化应用技术体系的思考被引量:16
2015年
中医临床术语标准真实世界规范化应用技术体系是践行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重要保障,也是连接中医标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桥梁。构建该术语技术体系存在缺乏集成性标准和理想的分类框架、应用模式与方法及综合运维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难题,应在标准性、可用性、实用性、便捷性以及动态可更新性、历史延续性等原则的指导下,以标准术语集成为核心与基础,建立核心运维小组与终端用户组并共同参与,建立基于互联网络的术语管理平台,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应工作规范、指南。
郭玉峰谢琪周霞继曹馨宇宋观礼胡延杰梁爱景刘保延
中医药(临床)信息学学科概况
2013年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是随着信息化及中医药自身发展的特点,中医药信息学从以文献为中心转化为以病人的临床数据为中心,因而形成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分支学科一中医药(临床)信息学。通过阐述中医药信息学发展史、中医药信息学现状,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临床)信息学科形成的必然趋势,同时阐述了学科的概念、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学科的人才结构梯队、科研成果、软硬件建设、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学科进一步建设的前景及展望。
周霞继王映辉刘保延张润顺周雪忠张红樊俊芝郭玉峰宋观礼
关键词:中医药学科概况
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中医临床术语字典》的构建被引量:7
2016年
研究基于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研究成果—《中医临床术语集》,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研制了符合中医临床科研需求,具有27种术语以及术语的10种属性分类的《中医临床术语字典》,纳入术语188 629条,是中医医疗临床与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中医临床术语字典》,进一步形成了20家基地的26种《基地重点病种临床术语字典》,并应用在各自基地的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作为各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标准术语支撑。
周霞继谢琪刘保延郭玉峰曹馨宇张润顺周雪忠张小平宋观礼胡延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