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凤霞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咽分泌物嗜酸粒细胞及IgE测定的临床意义
- 2002年
- 展凤霞王谦杨晓静王芳健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咽分泌物嗜酸粒细胞IGE
- 重症恶性疟疾伴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一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王谦王传新展凤霞
- 关键词:恶性疟疾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脾肿大血小板相关抗体
- 尿液Ⅳ型胶原与尿微量蛋白变化预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尿液Ⅳ型胶原(Ⅳ-C)与尿微量蛋白变化预测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微量尿白蛋白/肌酐(mA lb/C r)比值,将72例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检测各组尿Ⅳ-C、mA lb、转铁蛋白(TRF)和α1-微球蛋白(α1-M G)含量,分析Ⅳ-C/C r与mA lb/C r、TRF/C r、α1-M G/C r的相关性。结果A组尿Ⅳ-C/C r高于正常,B、C组尿Ⅳ-C/C r、mA lb/C r、TRF/C r和α1-M G/C r均显著高于正常(P<0.05,<0.01)。DM各组比较,C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B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0.01)。Ⅳ-C/C r与mA lb/C r、TRF/C r、α1-M G/C r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3237、0.3749、0.4328)。结论尿Ⅳ-C作为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优于尿微量蛋白,尿Ⅳ-C/C r、mA lb/C r、TRF/C r和α1-M G/C r进行性升高反映肾脏损害程度,联合检测对预测DM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谦孙淑玉展凤霞张建业王立水
-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
- 新鲜抗凝血用于一定地域内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 目的探讨一定地域内,利用新鲜抗凝血校准多家单位不同系列血细胞分析仪的可行性。方法在经配套校准物校准的血细胞分析仪上,通过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严格标定一健康人新鲜全血,以标定值作为靶值,校准不同系列的血细胞分析仪,然后测定各...
- 王谦王传新阚士锋黄宁展凤霞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 文献传递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流变指标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对52例妊高征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流变指标和血脂和检测。结果妊高征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及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浓度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0.05,P<0.01,P<0.001)。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血清脂质代谢的紊乱 。
- 展凤霞杨晓静王传新王谦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液流变学血脂
- CELL-DYN37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试剂研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03年
- 王谦展凤霞王传新杨晓静阚士锋
- 关键词:CELL-DYN试剂研制
- 妊高征患者血尿酸测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02年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简称妊高征,是引起孕产妇、胎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观察了90例正常孕妇和84例妊高征患者血清尿酸变化,以期对妊高征的预测及预防监测提供实验依据.
- 展凤霞王谦杨晓静王传新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尿酸血清
- 抗核抗体在乙型肝炎慢性化发展中的意义
- 2002年
- 展凤霞王谦杨晓静王传新
- 关键词:抗核抗体乙型肝炎
- 血细胞计数上限区干扰对缺铁性贫血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被引量:19
- 1999年
- 缺铁性贫血(IDA)有时伴有血小板数量及形态的异常,严重者可出现三系细胞减少,故血小板计数在IDA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在CELL-DYN1600血细胞分析仪上,IDA表现为红细胞直方图波峰左移,峰底变宽(MCV减小,RDW增大),...
- 王谦展凤霞王传新杨晓静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URI贫血
- 新鲜全血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评价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验证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规范操作血细胞分析仪的比对试验。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在仪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评价各比对仪器的携带污染率、精密度和总精密度、差异百分率;分析比较20份抗凝新鲜全血中各项指标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差异;每日取高、中、低3份新鲜血,在各仪器上平行检测,连续比对7日,观察各项指标与参考样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仪器分类与手工分类的相关性;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相对偏差,估计每台仪器各检测指标的试验误差。结果除白细胞分类外,各比对仪器携带污染率正常;各检测指标的变异系数以及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总体变异系数均<5%;各检测项目的差异百分率符合ICSH制定的标准;20份样品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的各项指标经两两比较的q检验(Newman-Keuls法),各配伍组总体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连续7日测得的各项指标与参考样机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其相对偏差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各比对仪器之间以及仪器与手工分类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而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不论在各仪器还是仪器与手工分类之间,都存在较大的试验误差(P<0.05,P<0.01)。结论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比对试验急需规范化,同一科室的多台血细胞分析仪应定期进行比对,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王谦展凤霞郑桂喜王传新胡志敏王洪春
- 关键词:新鲜全血血细胞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