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
- 作品数:57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CI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18例报告
- 2010年
- 吴强张陈匀刘志琴范寿年李世英王咏梅梁青龙刘然王华义周松
- 关键词:药物涂层支架支架植入切割球囊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 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8例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94例,房间隔缺损(ASD)123例,室间隔缺损(VSD)148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PDA+ASD)3例。均在X线指引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按Amplatzer方法经导管置入封堵器。结果全组成功率95.4%,术后即刻及随访观察均无残余分流,达到完全封堵治疗目的;无主要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和VSD是一种操作较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及安全性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
- 张长海杨天和刘晓桥谭洪文田翔梁勤李世英王咏梅
- 关键词: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
-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肺动脉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d、1、3、6个月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显著正相关:(1)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访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6个月时与封堵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封堵即刻后升高,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与封堵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3)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术后3d及随访中与封堵前比较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个月较封堵后降低(P<0.05)。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近、中期疗效确切。
- 唐峰杨天和刘晓桥杨龙杨永耀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肺动脉压力
-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效果与方法学评价及肺静脉电位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效果与方法学,并探讨ASD患者窦性心律时的肺静脉电位特征。方法本组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3.5-70 (31.3±15.16)岁。4例应用钮扣装置,余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其中22例(A组)引用椭圆周长公式计算缺损直径,以此选用封堵器型号,另40例(B组)按超声测量直径选择封堵器。临床、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用Lasso电极记录自主及心房起搏状态下肺静脉的电活动规律。结果A组缺损内径为20.18±5.51 mm,B组为21.86±6.18 mm,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 组封堵器直径为21.53±5.87 mm,B组为24.19±6.38 mm,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61例封堵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8.4%,无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3例双孔缺损采用单一封堵器成功封闭。随访3月至7年,ASD完全闭合,无一例残余分流。18例作了肺静脉电位探讨,16例无电位,仅2例存在微小电活动。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ASD成功率及安全性均很高,近远期疗效可靠;椭圆形周长公式在非圆形ASD封堵器选择中具重要应用价值;肺静脉肌袖电位驱动很可能是 ASD并发心房颤动的主要机制。
- 杨天和田翔刘晓桥谭洪文吴强俞杉梁勤李世英王咏梅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电生理学技术
- 选择性犬冠状动脉内停跳液灌注对局部心肌电活动的影响及意义
- 2004年
- 经冠状动脉化学消融(TCCA)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高TCCA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在于病灶供血动脉-"靶血管"的精确判定.目前均采用经可疑靶血管内灌注冰盐水或用气囊暂时阻断冠状动脉血流标测靶血管.本研究在犬冠状动脉选择性分支内灌注"停跳液"标测靶血管,并与冰盐水的作用相比较.
- 张陈匀蔡运昌吴强范寿年杨天和易韦蒋清安刘晓桥郑亚西李世英王华义周松Mark WebsterWarrenRichard C Padgett
- 关键词:靶血管停跳液灌注冰盐水肌电活动心肌
- 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中的应用(附10例报告)
- 2007年
- 鲁润秋吴强俞杉张萍范寿年刘志琴李世英王咏梅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植入系统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吴强张陈匀刘志琴范寿年李世英王咏梅梁青龙刘然王华义周松
-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诊疗器械
-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附3例报告
- 1995年
- 本文报道3例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AV)治疗主动脉辩狭窄(AS),2例成功。术后跨瓣压差明显降低,心排出量增加,症状显著改善。3~4月随访疗效肯定。初步认为PBAV为一解除AS的有效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就其适应症、方法学及并发症等作较详细的讨论。
- 杨天和周英李屏刘宏珍范寿年李世英聂旭东王华义苏友德杨世虞
- 关键词:球囊瓣膜成形术主动脉瓣狭窄
- 室上性心动过速特殊病例的射频消融结果评价
- 2005年
- 目的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合并风心病、冠心痛及电生理检查(EPS)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等特殊病例行EPS及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26例,男12 例,女14例,年龄21-76岁;SVT合并风心病5例(心功能Ⅱ-Ⅲ级),合并冠心病7例,EPS心动过速不能诱发14例(其中11例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常规行EPS及RFCA,合并单纯二尖瓣狭窄者(2 例)同时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合并冠心病冠脉造影病变较重者(2例)择期行经皮冠脉内干预治疗(PCI),SVT不能诱发但有房室结双径路(DAVNP)证据者行经验性房室结改良术(AVNM)或放弃RFCA。结果5例SVT合并风心病患者RFCA均成功,其中2例同时行PBMV也均成功(瓣口面积分别由术前1.04与1.16扩大至2.30与2.42cm2),随访1例心动过速复发,再次RFCA成功,心功能持续改善;7例SVT合并冠心病RFCA也均成功,其中2例术后1个月与3个月成功施行PCI术,随访无心动过速复发,冠心病症状无或轻微;6例经验性AVNM均成功阻断慢径传导,随访无一例心动过速复发,另5例未予干预患者中4例心动过速复发。所有病例均无重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SVT合并风心病、冠心病患者在术前相应药物治疗下能够耐受EPS及RFCA 过程,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无器质性心脏病并存者类同,适应证病例可同时或择期行PBMV或PCI 治疗;经典AVNM术可使EPS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的DAVNP患者获根治目的。
- 杨天和刘晓桥郑亚西刘志琴范寿年陈丹丹李玲李世英
- 关键词:特殊病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无器质性心脏病房室结改良术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处理
- 1998年
- 陈丹丹陈丹丹杨天和周英朱明恕范寿年周英
- 关键词: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