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昱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配合物
  • 2篇吡唑
  • 2篇吡唑啉
  • 2篇吡唑啉酮
  • 2篇唑啉
  • 2篇啉酮
  • 2篇酰基
  • 2篇席夫碱
  • 2篇极谱
  • 2篇极谱行为
  • 2篇光谱
  • 1篇铜配合物
  • 1篇谱表
  • 1篇热重
  • 1篇热重分析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光
  • 1篇紫外光谱
  • 1篇呋喃
  • 1篇呋喃甲酰基

机构

  • 6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6篇杨昱
  • 6篇李锦州
  • 3篇俞志刚
  • 2篇王路
  • 2篇张晓蕊
  • 1篇杜华
  • 1篇于文锦
  • 1篇安郁美
  • 1篇沙靖全
  • 1篇曲丽萍

传媒

  • 2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Chines...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酰基吡唑啉酮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极谱行为被引量:5
2006年
合成了新氨基酸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及其UO22+,Cu(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UO2HL2].H2O,[CuHL2].H2O,[NiHL2].2H2O和[ZnHL2].2H2O.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和磁矩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铜配合物的极谱行为.结果表明席夫碱以3齿形式配位,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除UO22+以外)均为6.
俞志刚李锦州杨昱张晓蕊
关键词:酰基吡唑啉酮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极谱
取代苯基酰基吡唑啉酮Zn(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04年
合成新型酰基吡唑啉酮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其热稳定性。在非水溶剂中,对硝基苯肼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制得酰基吡唑啉酮。通过回流新配体和金属醋酸盐合成了配合物。合成了新β-双酮试剂,1-对硝基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L)及其锌和镍的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NiL2]·2C2H5OH·[ZnL2]·2C2H5OH。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均为4配位。它们加热至185℃分解。
曲丽萍李锦州王路杨昱
关键词:配合物红外光谱紫外光谱
取代苯基酰基吡唑啉酮Cu(Ⅱ)、Cr(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04年
合成了新 β双酮试剂 ,1 -对硝基苯基 - 3-甲基 - 4- (α -呋喃甲酰基 )吡唑啉酮 - 5 (HL)及其铜和铬的配合物 .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 :[CuL2 (C2 H5OH) 2 ]·C2 H5OH、[CrL2 (C2 H5OH) 2 ]OH·C2 H5OH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
杜华李锦州杨昱王路
关键词:铜配合物铬配合物
酰基吡唑啉酮缩β-丙氨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被引量:17
2005年
在非水溶剂中,β丙氨酸与苯甲酰基吡唑啉酮反应制备出新氨基酸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通过回流席夫碱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10种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NO3](nH2O(RE=La,Sm,Eu,Tb,Y,n=2;RE=Pr,Ndn=1;RE=Dy,Er,Yb,n=3)。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席夫碱配体以3齿形式配位,RE3+的配位数为8。在可见光区522nm;573,584nm处分别发现Er和Nd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吸收峰。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主要体现稀土离子的ff跃迁发光,配体的发光影响较小。配合物的荧光强度:ITb>ISm>IEu>IDy。
李锦州俞志刚安郁美杨昱
关键词:稀土席夫碱配合物光谱
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缩β-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极谱行为被引量:7
2004年
在非水溶剂中 ,β 丙氨酸与 1 苯基 3 甲基 4 (2 噻吩甲酰基 )吡唑啉酮 5反应合成新型酰基吡唑啉酮席夫碱化合物 1 苯基 3 甲基 4 (2 噻吩甲酰基 )吡唑啉酮 5缩 β 丙氨酸 (HL) .通过回流席夫碱和金属硝酸盐合成了UO2 (Ⅱ )、Cu(Ⅱ )、Co(Ⅱ )和Fe(Ⅱ )金属配合物 .在乙酸 乙酸钠 (pH =4 .6 )缓冲溶液 饱和甘汞电极体系中 ,测量电位 - 1.2 4V处 ,测得铜配合物的极谱波 .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 ,新配合物的组成为 [UO2 L2 ]·H2 O ,[CuL2 ]·2H2 O ,[CoL2 ]·2H2 O和 [FeL2 ]·2H2 O .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和磁矩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中心离子 (除UO2 2 + 以外 )均为 6配位 .铜配合物的Cu2 + 还原产生峰电流 ,其电极反应转移 1个电子 .
李锦州杨昱张晓蕊俞志刚
关键词:Β-丙氨酸配合物极谱
酰基吡唑酮缩氨基硫脲Cu(Ⅱ)、Ag(Ⅰ)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03年
合成了含硫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氨基硫脲(L)及其铜,银的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4H2O,[AgL]NO3·C2H5OH。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杨昱李锦州沙靖全于文锦
关键词:配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