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建华
- 作品数:46 被引量:301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智慧救助的要素驱动、运行逻辑与实践进路被引量:16
- 2022年
- 智慧救助为部门利益壁垒等导致的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数据、主体和事项要素的系统集成是智慧救助的核心驱动力。智慧救助要遵循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据治理逻辑、以主体要素为核心的动态开放性逻辑以及以事项要素为核心的整体性逻辑。这三个维度存在数据系统集成融合不足和缺乏深层次数据挖掘、主体的理念误区和结构性矛盾以及整体性治理网络尚未形成和救助功能缺乏整体性提升的问题。智慧救助的实践进路主要包括:从数据集成融合到数据挖掘,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从“碎片化运行”到“整体性治理”。按照这一思路,各个地方进行了数据集成与融合、救助主体的结构性优化与层次性分工以及数字赋能救助业务一体化激发整体性变革的实践。未来智慧救助还需通过“救助大脑”、技术驱动与人文关怀赋能“助联体”、整体性治理实现决策机制、多元参与机制和协同机制的优化,最终达到智慧救助的整体智治。
- 祝建华
- 关键词:运行逻辑实践进路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方法--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被引量:4
- 2013年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以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加以调整和变革。要回答城市低保制度为何转型和如何转型的问题,需要对这项制度进行系统地评估。本文从城市低保制度评估与调整的动因出发,阐述了该制度评估的前提假定与方法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估的具体分析框架,最后根据分析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路径。
- 祝建华
-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共同富裕进程中“幼有所育”的有效实现被引量:1
- 2022年
- “幼有所育”的有效实现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是共同富裕进程中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问题。在阐述“幼有所育”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关系,同时对“幼有所育”有效实现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共同富裕进程中“幼有所育”有效实现的路径,即从主体、过程、目标和手段四点出发,加大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力度,重点构建优质学前托育体系,提高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以及强化幼儿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标准引领。
- 祝建华王菲
- 关键词:共同富裕
- 贫困脆弱性的形成机理与消减策略被引量:5
- 2018年
- “风险-能力-行动-后果”体现了贫困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在消减贫困脆弱性的过程中,除了风险缓解、能力提升以外,家庭行动改善至关重要。本文从贫困脆弱性的定义及形成机理出发,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助推理论,构建了消减贫困脆弱性的行动改善策略,研究认为,家庭在面临风险冲击,采取家庭行动决策时可能会存在可得性偏见、小概率事件误导、风险偏好、风险厌恶等误区,可以通过设计默认选项、推送有效信息、发送失误预警、明确行为动机以及进行绩效评估与反馈等助推方式来改善家庭行动,消减贫困脆弱性。
- 祝建华陈林
- 关键词:贫困脆弱性助推
- 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家计调查及方法改进
- 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家计调查方法对提高制度目标定位效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尚需进一步改进与调整。文章从目标定位及家计调查的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现行城市低保制度的家计调查方法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家计调查...
- 祝建华
-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计调查
- 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家计调查及方法改进被引量:7
- 2011年
- 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家计调查方法对提高制度目标定位效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尚需进一步改进与调整。文章从目标定位及家计调查的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现行城市低保制度的家计调查方法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家计调查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效率的对策。
- 祝建华
-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计调查
-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社会排斥理论被引量:2
- 2008年
- 社会排斥理论越来越被社会福利研究、贫困问题研究、弱势群体研究等方面所重视,并成为这些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本文对目前有关社会排斥概念的演变以及反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研究视角。
- 祝建华刘云
-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福利贫困问题社会整合
- 福利污名的社会建构——以浙江省城市低保家庭调查为例的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福利污名缘起的追溯,对已有福利污名研究存在的分歧的梳理来提出我国福利污名的研究,同时主要通过对浙江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调查,分析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福利污名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福利污名的成因。
- 祝建华林闽钢
-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建构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被引量:5
- 2009年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10年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调整和变革,该制度从设计理念到制度目标都面临转型的必要,也具有转型的可能。就理念转型的可能方向来说,应是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从"被动补救"到"主动回应"、从收入维持到生活援助。从制度的目标重构来说,应是从基本生存到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从维持基本生存到促进社会融合。
- 祝建华
-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东亚福利体制背景下的居民福利供给主体偏好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以宏观制度结构和微观地位结构相结合为分析视角,在东亚福利体制的背景下考察居民的福利供给主体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以弥补国内研究对居民社会福利意识研究的重视不足。基于对2006年"亚洲民主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地位较高的居民更倾向于依赖以家庭成员为主的非制度性支持,而个体的阶层地位对居民的福利供给主体偏好并没有产生显著差异。最后,本文从"家本位"文化寻求对这一偏好的合理解释,并对精英主义的福利倾向提出了反思。
- 金卉祝建华
- 关键词:儒家文化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