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科闻
- 作品数:2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archiafava-Bignami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Marchiafava-Bignami 病又称原发性胼胝体变性,是与酒精中毒有关的少见的、可致命的疾病, 1903年由意大利病理学家 Marchiafava 和 Bignami 首先报告于饮用大量粗制红酒的营养不良的意大...
- 董伟许科闻
- 关键词:文献复习四肢抽搐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早发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早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法 ,对 2 5例早友PD作为观察组和同期 33例晚发PD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早发PD组和晚发PD组在出生时难产缺氧、5 0岁前长期毒物接触、饮用河水、PD性家族史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D早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时难产缺氧、5 0岁前长期毒物接触。
- 许科闻董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环境因素
- 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活化指标物(CD61、CD62P、PAC-1)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Hcy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128例,分为HHcy组64例和非HHcy组各6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Hcy、CD61、CD62P、PAC-1,比较HHcy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浆Hcy、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HHcy患者比较,HHcy患者CD61、CD62P、PAC-1水平明显升高(P<0.05)。HHcy脑梗死组给予B族维生素药物干预的患者Hcy、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短期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非干预组明显改善(P<0.05),但非Hcy脑梗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cy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Hcy可能通过激活血小板活性促使脑梗死发生。
- 翁洁群董伟许科闻沈瀚彬谈巧玲
- 关键词: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小板活化B族维生素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许科闻董伟
- 关键词: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误诊儿童
- 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变化及其与梗死后出血转化关系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房颤与非房颤患者血栓弹力图差异及对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检测TEG相关指标。结果:脑梗死合并房颤组患者较非房颤组年龄更小,病情更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更少,而且出血转化概率更高(P<0.01)。房颤组脑梗死患者EPL、LY30值较非房颤组更高(P<0.05)。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出血转化的患者EPL、LY30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较非房颤患者更易发生出血转化,且可能存在纤溶亢进。TEG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出血转化的指标。
- 翁洁群许科闻方燕董伟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房颤出血转化脑梗死
- 临床—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临床-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Clinical-DWI mismatch,CDM)现象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病人80例(非溶栓取栓),入院时和入院后72h两次NIHSS评分增加≥2分者归入进展性脑梗死,其余为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依据CDM定义:NIHSS评分≥8分且DWI-ASPECTS评分≥8分,将每组病人分为CDM(+)及CDM(-)。应用颈椎MRI+CEMRA或颈动脉B超(不能完成颈椎MRI+CEMRA者)对病人颅内外血管进行检查,通过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病人的CDM、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狭窄、入院时NIHSS评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等,来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因子,评估CDM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CDM(+)、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DM及责任大脑中动脉狭窄可以独立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P值分别为0.008和0.004)。结论:CDM现象及大脑中动脉狭窄能独立、有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
- 谈巧玲许科闻董伟翁静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 P300对非痴呆帕金森病的应用价值
- 2004年
- 许科闻董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痴呆P300
- 经皮胃造瘘家庭肠内营养治疗卒中后营养不良14例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经皮胃造瘘(PEG)家庭肠内营养对卒中后吞咽困难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致营养不良患者14例,予PEG家庭肠内营养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5d、30d分别测量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红蛋白、血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血清钾,及行NHISS卒中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PEG家庭肠内营养对卒中后吞咽困难营养不良治疗后各营养指标较治疗前提高,呈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NHI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G下家庭肠内营养对卒中后吞咽困难营养不良有治疗作用。
- 董伟许科闻周建波
- 关键词:内镜下经皮胃造瘘家庭肠内营养营养不良
- 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脑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神经内科住院的180例患者根据头颅MRI检查分为脑白质疏松症组89例和非脑白质疏松症组91例。调查两组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饮酒史、血脂水平、血肌酐、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偏高、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CRP升高是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及CRP水平的升高等均会导致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
- 谈巧玲许科闻董伟王瑜兰严建维沈翰彬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LOGISTIC回归分析
- 脑膜癌病4例误诊分析
- 1996年
- 脑膜癌病4例误诊分析许科闻脑膜癌病又称癌性脑膜炎,临床误诊率高,易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相混淆,以往多在尸检中确诊,近年随着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进展,患者可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1]。现将本院1992~1995年间初诊误为脑膜炎,后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4例...
- 许科闻
- 关键词:脑膜癌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