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元甲

作品数:37 被引量:3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马面
  • 8篇马面鲀
  • 7篇鱼类
  • 7篇渔业
  • 7篇绿鳍马面鲀
  • 6篇马面TUN
  • 5篇生物学
  • 4篇渔业资源
  • 4篇头足类
  • 3篇鱼资源
  • 3篇渔获
  • 3篇柔鱼
  • 3篇种群
  • 3篇资源评估
  • 3篇资源状况
  • 3篇经济鱼类
  • 2篇沿岸
  • 2篇沿岸水域
  • 2篇渔场
  • 2篇渔获量

机构

  • 3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7篇郑元甲
  • 6篇凌建忠
  • 6篇程家骅
  • 5篇严利平
  • 5篇方瑞生
  • 5篇林龙山
  • 4篇李建生
  • 4篇李圣法
  • 4篇陈卫忠
  • 3篇宓崇道
  • 3篇洪万树
  • 3篇张其永
  • 2篇黄洪亮
  • 2篇周荣康
  • 2篇姚文祖
  • 2篇俞连福
  • 2篇李长松
  • 2篇刘勇
  • 2篇钱世勤
  • 2篇徐汉祥

传媒

  • 13篇海洋渔业
  • 5篇水产学报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海洋科学
  • 2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远洋渔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8
  • 2篇198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海北部及日本海西南部底鱼资源评估
1990年
我国对五岛对马渔场底鱼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9年冬季,主要捕捞对象是绿鳍马面鲀。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马面鲀等底鱼资源的分布洄游和资源状况,198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向东海所下达了“东海北部及毗邻海区绿鳍马面鲀等底鱼资源调查与探捕”课题。在这之前,东海所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合作,于1983年12月、1984年12月和1985年1月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第一阶段调查。本文用这三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调查海域内马面鲀等底鱼(包括部分头足类和上层鱼类)的现存资源量和年可捕量进行估算,供合理利用该渔场资源参考。
郑元甲甘金宝姚文祖
关键词:东海北部
东海区主要捕捞品种渔业资源动态研究
郑元甲徐汉祥汪伟洋汤建华曹正光陈卫忠宋海棠张壮丽高银生赵利华俞连福刘子藩王友喜沈德华程家骅
该课题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列题,属水产基础科学领域。主要研究内容为:(1)东海区主要经济种类带鱼、小黄鱼、马面鲀、鲳鱼、马鲛鱼、鲐鲹鱼、头足类和虾类资源数量、组成和变化趋势的研究。(2)东海区其他重要经济种类数量、组成和...
关键词:
关键词:渔业调查水产资源近海渔业
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被引量:10
1994年
中国的头足类盛产于东海沿海,其产量约占全国头足类产量的70~80%,是本海区重要的渔业,并被誉为海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因此头足类渔业向来被海区渔民所重视。现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生产资料,对海区头足类的利用现状作一阐述,并对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东海区头足类种类组成和
郑元甲
关键词:水产资源海洋渔业头足类资源
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2
2006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15种鱼类的开发率过高,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其中,4种为重度超额开发,开发率大于0.8,7种为中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介于0.7~0.8之间,4种为轻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为0.5~0.7。建议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龙山郑元甲程家骅刘勇凌建忠
关键词:渔业生物学经济鱼类底拖网渔业资源评估
1999年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群体组成特征被引量:7
2000年
郑元甲严利平
关键词:北太平洋柔鱼资源
台湾海峡夏秋季游泳动物资源分布及群落结构被引量:27
2005年
根据夏季和秋季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指数分布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夏季平均资源密度指数高于秋季,分别为8.50和6.94kg·h-1;夏秋季出现游泳动物种类分别为80种和91种,秋季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高于夏季,夏秋季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466和2.3964;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200的优势种夏季有5种,为带鱼、发光鲷、短尾大眼鲷、花斑蛇鲻、中国枪乌贼,秋季有6种,为带鱼、七星底灯鱼、刺鲳、中国枪乌贼、蓝圆鱼参、鹿斑;夏季优势种的聚集强度比秋季强.
林龙山郑元甲马春艳
关键词:群落结构多样性台湾海峡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本文利用1996~2001年间对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测试资料,分西部(160°E以西)、中部(160°E~170°E)和东部(170°E以东)三个海区对柔鱼生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海区胴长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中部海区的群体组成与其相邻的西部和东部海区相接近。2.性腺成熟度组成,雌性以Ⅱ期为主,雄性以Ⅱ期和Ⅲ期为主,雄性性腺成熟度普遍较雌性的早,并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性腺成熟度越高。3.所有年份柔鱼的摄食等级均以1级和2级为主,渔汛后期,摄食等级有所下降。4.通过对摄食等级较高的柔鱼饵料成份的分析,出现机率头足类最高,为90.3%;鱼类次之,为64.5%;甲壳类最少,为51.6%。
黄洪亮郑元甲程家骅
关键词:柔鱼生物学特征饵料
关于中国、日本和韩国东黄海渔业资源变化趋势的探讨被引量:1
1995年
东黄海渔业资源变动趋势,一直引起国内外有关资源专家们的兴趣和重视。日本长崎县于1995年3月15日邀请日本、中国和韩国研究东黄海渔业资源专家着重探讨东黄海渔业资源变动趋势的机理。
郑元甲
关键词:渔业资源
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8
2013年
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摄食习性、性成熟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产卵群体生殖力、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路线、资源量和渔获量、各种作业渔船的调整及其捕捞力量的限制措施等,并展望了中国海洋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郑元甲洪万树张其永
1992年绿鳍马面鲀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Gunther)渔情概况及渔获量波动原因的探讨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总结分析了1992年绿鳍马面鲍渔讯生产持点,指出世代强弱、海况因子和鱼价的高低是影响渔获量高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东黄海绿鳍马面鲀世代强弱与黑潮的强弱有相关关系的看法,并预计东黄海绿鳍马面鲀数量变动的第三周期中,其渔获量的总体水平要比第一、二周期低得多。
郑元甲陈卫忠刘松宓崇道
关键词:渔获量马面TUN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