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庆合

作品数:63 被引量:298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血清
  • 7篇蛋白
  • 7篇教学
  • 6篇耐药
  • 6篇耐药性
  • 5篇肾损
  • 5篇临床微生物
  • 5篇甘露聚糖
  • 5篇百草枯
  • 4篇中毒
  • 4篇实验教学
  • 4篇微生物学
  • 4篇临床微生物学
  • 3篇药物
  • 3篇医学检验专业
  • 3篇肾损伤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内酰胺酶

机构

  • 55篇新乡医学院
  • 19篇新乡医学院第...
  • 6篇新乡医学院第...
  • 6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淄博矿业集团...
  • 1篇新乡博凯生物...

作者

  • 58篇郭庆合
  • 20篇宋志善
  • 17篇王明永
  • 14篇鲁广建
  • 13篇王凡平
  • 8篇张群妹
  • 8篇孙瑞利
  • 6篇张晓琴
  • 6篇张忠新
  • 6篇邢志广
  • 6篇贺志安
  • 6篇焦路阳
  • 5篇赵庆伟
  • 5篇赵永新
  • 5篇段巨洪
  • 4篇张婧婧
  • 4篇原增艳
  • 4篇马淑君
  • 3篇杨建斌
  • 3篇赵东方

传媒

  • 12篇新乡医学院学...
  • 5篇医学信息(下...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3
2011年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才,根据检验专业的特点对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课教学进行初步改革,从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改革教学方法、开设综合性实验、改进实验考核办法、重视生物安全教育、加强对任课教师培养等几方面着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为临床检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庆合王凡平杜继英王明永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教学
前白蛋白和单胺氧化酶对肝硬化诊断的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单胺氧化酶(MAO)在肝硬化患者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0(男45例,女35例)例,平均年龄(45±7)岁,其中肝硬化代偿期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6)岁,失代偿期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0±8岁)。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A含量,用酶动力学法测定、MAO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血清PA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代偿期患者MAO活力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MAO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PA、、MAO二者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张群妹郭庆合宋志善鲁广建
关键词:肝硬化单胺氧化酶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生化比色和免疫法测定15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Urea)、肌肝(Cr)含量。结果:85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含量为(86.52±36.50)mg/L,β2-MG为(2847.21±258.53)mg/L,Urea为(6.35±3.62)mg/L,Cr为(65.43±28.64)mg/L。对照组分别为(35.65±13.82)mg/L、(766.26±108.61)mg/L、(5.12±2.56)mmol/L和(68.11±23.60)umol/L。RBP与β2-MG它们两两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RBP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早期肾功能异常的较敏感指标,并且RBP和β2-MG间的相关性最好.
张群妹郭庆合宋志善鲁广建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
前白蛋白和单胺氧化酶对肝硬化诊断的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单胺氧化酶(MAO) 在肝硬化患者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0(男45,女35)例,平均年龄(45±7)岁,其中肝硬化代偿期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6岁),失代偿期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0±8岁).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A含量,用酶动力学法测定、MAO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血清PA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代偿期患者MAO活力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MAO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PA、、MAO二者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张群妹郭庆合宋志善鲁广建
关键词:肝硬化单胺氧化酶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
血液感染的病原学变化及耐药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血液感染的病原学变化及耐药状况。方法对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的临床血液普通培养标本分离鉴定,将鉴定出的76株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血液普通培养标本793例,分离鉴定所得76株病原菌,阳性率9.6%,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4株)、大肠埃希菌(17株)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尤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临床血液感染的细菌趋向多样化,耐药严重的条件致病菌已成为优势感染菌,应重视细菌学检查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胡志军郭庆合李杰赵皓石瑛
关键词:血液感染病原学耐药性
一种抗肿瘤的中药药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的中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喜树10‑20份、蛇莓冻干粉5‑10份、葛仙米发酵粉5‑10份、蟾蜍2‑10份、仙鹤草30‑40份、奶蓟草提取物10‑15份、白英提取物10‑15份、山核桃树...
宋志善张忠新马淑君赵庆伟王侠郭庆合贺志安
文献传递
医学检验专业授课教师对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怎样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医学院校,负责检验专业学生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但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可通过适当改变教学方法、以身示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来有效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阐述。
张俊丽段巨洪王凡平原增艳丁肖华李向平郭庆合赵晓会王明永
关键词:授课教师后进生转化
金银花叶总黄酮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金银花叶总黄酮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管碟法及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总黄酮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金银花叶总黄酮提取物对6种菌株均有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金银花叶总黄酮最敏感,抑菌圈直径>15mm,MIC≥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菌株和耐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对金银花叶总黄酮的敏感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金银花叶总黄酮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原增艳宋小锋郭庆合许平辉
关键词:总黄酮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
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5年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学时占整个课程学时的50%以上。微课作为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全新教学方法,在教育界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规范操作技术,笔者将微课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微课在实验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原增艳宋小锋张俊丽杜纪英郭庆合
关键词:教学视频
重塑高校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创新与管理体系改革探索
2024年
高等院校是孕育祖国未来人才的摇篮,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校实验室作为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地,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通过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创新,研发构建了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用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同时,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改革中,融合精益管理与高效运作的理念,构建出一套精益、高效、实用且可持续优化的管理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改革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安全、责任与法律意识,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安全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能,全面升级优化了实验室安全环境,为高校实验室的持续稳定运行铸就了坚固屏障。
张婧婧臧涛张楠张赟朱琳琳郭庆合千智斌王辉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