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北克拉通吕梁-五台地块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的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 2006年
- 陈斌刘树文王蕊陈智超刘超群
- 关键词:新太古代酸性岩ND-SR克拉通稳定地块地块
-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基及其包体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性质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5
- 2007年
- 太行山北段出露大规模中生代岩浆岩带,以中酸性岩为主,普遍含有基性微粒包体。锆石的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包体形成于126Ma左右,与寄主岩石大致同时形成。锆石的LA-MC-ICPMS Lu-Hf同位素原位测量研究表明,基性岩来自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主要的中酸性岩基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和过程,而岩基中微粒基性包体是经历分离结晶的基性岩浆注入酸性岩浆房中形成。
- 陈智超陈斌田伟
- 关键词:中生代岩浆作用
-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基及其包体成因研究
- 华北克拉通在中生代发生显著岩浆作用,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深部地质过程一直备受争议。太行山北段出露大规模中生代岩浆岩带,以中酸性岩为主,普遍含有基性微粒包体,是研究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典型地区。本文对大河南岩体和王安镇...
- 陈智超
- 关键词:中生代岩浆作用太行山北段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学
-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及其包体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 1.引言华北中生代岩浆作用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涉及到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圈拆沉、地幔演化等基本地学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太行山北段有规模巨大的中生代岩浆岩带出露, 以中酸性岩分布占绝对优势,且普遍含有基性微粒包体。为了...
- 陈智超陈斌
- 关键词:中生代同位素太行山北段年代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