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银学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鲁西隆起北侧博兴洼陷新生界碎屑重矿物记录及其对构造古地理环境的指示被引量:4
- 2009年
- 对鲁西隆起北侧博兴洼陷新生界碎屑重矿物组份和稳定性组合的研究发现:古近纪孔店组沉积期、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晚期和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金红石、电气石、锆石和白钛矿等稳定碎屑重矿物占优势,指示盆-山的构造古地理分异较弱;沙四段沉积早期、沙三段和沙一段沉积期绿帘石、榍石等不稳定碎屑重矿物占优势,表明构造古地理分异强烈。新近纪馆陶组稳定重矿物自下而上逐渐占据优势,表明该时期构造活动逐渐趋缓;明化镇组自下而上不稳定重矿物逐渐占优势,指示构造活动逐渐加强。根据砂岩中自生矿物赤(褐)铁矿的分析,认为其含量较高的孔店组、沙四段、沙一段沉积期气候干旱,而含量较低的沙四段沉积末期—沙二段沉积期气候湿润;新近纪里赤(褐)铁矿含量向上增大,可能指示气候干旱程度加剧。
- 许承武李忠韩登林韩银学彭守涛刘嘉庆
- 关键词:构造古地理古气候新生界博兴洼陷鲁西隆起
-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南部物源研究中的应用及效果
- 白云凹陷是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的主战场,是已经证实的富生烃凹陷。本文基于覆盖白云凹陷西南部云开低凸起的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从地震相入手,对珠海组沉积时期的南部物源区进行分析,以期为白云凹陷进一步的油...
- 孙瑞韩银学黄萱纪沫李飞跃
- 关键词:地震解释地震相珠海组白云凹陷
- 文献传递
-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深埋岩溶型储层刻画及分布规律被引量:7
- 2016年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型储层已发现丰富的油气,大面积的三维地震及垂向高分辨率成像测井资料为揭示本区深埋岩溶结构及其分布规律提供了基础。成像测井揭示出该区4种与岩溶有关的特征,分别为:溶孔、溶蚀扩大缝、溶洞充填物及溶洞垮塌角砾岩。对于三维地震记录,受其分辨率制约,无法从一个溶洞系统中分辨出单个洞穴,而是作为一个复合体整体上表现为串珠或"羊排"状强振幅异常。利用分频技术来刻画溶洞复合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并对其体积进行半定量的估计,另外,基于成像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并用岩心资料进行标定,从不同尺度上刻画研究区岩溶结构及其在不同深度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岩溶型储层明显受控于NW—SE向逆冲断裂,区域上则受控于所处古地貌的位置。
- 于靖波李忠杨柳韩银学
- 关键词:塔中北斜坡地震属性成像测井
- 塔里木盆地塔北东部下奥陶统基质白云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46
- 2009年
- 白云岩成因机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白云石化流体的来源。本文选择塔北东部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白云岩、云质灰岩作为研究对象,在沉积学和岩石学基础上对基质白云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云质灰岩中Sc、Th、Hf、Zr等元素的含量远远低于这些元素在陆源沉积物中的含量,并且Th、Zr的含量与Y/Ho比值间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La的正异常、较高的Y/Ho比值等特征均表明塔北东部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碳酸盐岩形成的环境为未受陆源物质混染的浅海相沉积。而白云岩负Ce异常、正La异常、轻微富集的Gd正异常以及La正异常与Y异常的正相关性等典型稀土元素特征均反映了白云石化流体具有典型的海水来源特征;而基质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之间的∑REE+Y,∑LREE和∑HREE含量差异表明,在白云石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流失,且HREE较之于LREE更易于发生流失,因此白云石化过程中成岩流体对HREE的移出量大于LREE的移出量是塔北东部下奥陶统白云岩具有相对富集的LREE及相对较低的Y/Ho比值的主要原因。结合岩石学、沉积学、微量元素以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塔北东部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基质白云岩是海水白云石化作用的结果。个别白云岩样品的Eu正异常以及同层位构造裂隙方解石的δ^(18)O、^(87)Sr/^(86)Sr以及流体包裹体均表明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受到后期热液流体的影响,但其对研究样品基质白云岩的影响程度比较弱。
- 韩银学李忠韩登林彭守涛刘嘉庆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白云石化作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塔河地区鹰山组灰岩白云石化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白云石化是碳酸盐典型的成岩作用类型之一,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浅海碳酸盐岩是塔河地区重要的含油气储层,普遍发育多种类型的白云石化作用。本文针对塔河地区鹰山组灰岩中沿缝合线分布这一特定类型的白云石化进行了研究。岩石学基础上的阴极发光分析、^(86)Sr/^(87)Sr比值以及δ^(13)C-δ^(18)O的研究表明,这种类型的白云石化发育于相对还原的浅埋藏成岩环境,孔隙中的残留海水是主要的白云石化流体来源,碳酸盐矿物(主要是高镁方解石)稳定化过程中释放的Mg^(2+)可能是白云石化主要的物质来源,而埋藏过程中逐渐升高的温度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白云石化的发生。成岩流体及Mg^(2+)有限的供给量限制了白云石化作用的整体规模。显微结构与岩石物性分析表明,该类白云石化对储层物性参数的绝对贡献相对有限,但可能成为小规模油气运移以及深部热流体活动的潜在通道。
- 韩银学李忠刘嘉庆彭守涛
- 关键词:白云石化缝合线碳酸盐岩储层
- 塔里木盆地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成岩和构造—热流体作用及其有效性被引量:33
- 2010年
- 对层状风化壳模式的认识一度支撑着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但这类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显示出的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勘探风险愈来愈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为典型实例,重点论述了成岩作用和构造—热流体复合作用对储层的制约,并结合表生岩溶等其它要素开展了储层分布综合解释。研究认识到:①奥陶系碳酸盐岩正常深埋藏成岩作用的主要效应是碳酸盐的沉淀而不是碳酸盐的溶解,建设性改造主要与表生岩溶作用(古喀斯特)或构造—热流体作用有关,并导致了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②从中下奥陶统到上奥陶统,下部碳酸盐岩地层热流体活动迹象明显优于上部地层。③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热流体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晚泥盆世与二叠纪叠加改造的断裂构造交汇区,以及中—晚奥陶世、前石炭纪形成的表生岩溶发育区;有效储层与高能沉积相带关系有限。为此,提出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流体作用与储层形成概念模式,这为进一步认识储层的形成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 李忠黄思静刘嘉庆蔡春芳李曰俊李开开韩银学赵岩
- 关键词:埋藏成岩作用碳酸盐岩储层塔河油田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塔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台地高频层序控制的早期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储层。在碳酸盐岩岩石学、微相和测井曲线分析基础上,将塔中良里塔格组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15个五级层序,建立了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显著的选择性溶蚀,悬垂型、新月型等大气水胶结物的发育,溶蚀孔壁较弱的阴极发光特征,粒内与粒间胶结物较低的Fe、Mn含量,亮晶颗粒灰岩的δ13C、δ18O与泥晶灰岩接近等特征表明,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附近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以及早期海水胶结作用普遍发育。对比分析显示大气淡水透镜体均发育于高频层序向上变浅旋回的顶部,即高频层序格架制约了早期成岩作用的形成分布。现在保存的早期成岩溶蚀孔面孔率可达到4%~5%,因此早期溶蚀孔的发育为晚期溶蚀改造提供了流体活动空间和条件,对碳酸盐岩有效储层的产出具有重要控制。综合分析提出,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TZ54-TZ826和TZ72-TZ62-TZ24井区等高陡型台缘是同生-准同生溶蚀孔发育的有利储层区。
- 刘嘉庆李忠韩银学彭守涛
- 关键词:淡水透镜体早期成岩作用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差异及其对碳酸盐储层发育的制约被引量:21
- 2012年
-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勘探实践显示,同处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油田的良里塔格组储层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选取塔河、塔中为典型地区,在等时生物地层格架厘定的基础上,综合岩芯、测井曲线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对比研究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的差异演化以及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影响.研究认为,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塔河和塔中分属两个台地,塔中发育5个四级层序,而塔河仅保存下面4个四级层序.塔河地区良里塔格组为缓坡型-弱镶边台地,碳酸盐岩生长率低(37m/a),水体相对较深、能量较低,碳酸盐岩基质较高的陆屑矿物含量和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都揭示受陆源碎屑影响显著;而塔中地区为强镶边台地,台地建造速度快(250m/a),高能礁滩相发育.塔河地区由于水体较深,高能相不发育,同生期海水胶结作用较强,因此原生孔隙总体不发育.而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附近为浅水区域,高能礁滩体经常暴露水面,胶结弱,可以保留更多原生孔隙.相比于塔河,塔中地区由于原始沉积环境的优势,高能的礁滩体为后期构成优质储层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 刘嘉庆李忠黄君凑韩银学彭海军
- 关键词:沉积环境碳酸盐岩台地良里塔格组塔河油田
-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台地演化被引量:4
- 2010年
-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段以泥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为主,上段以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砂砾屑灰岩为主,纵向上构成了一个向上水体变浅的沉积序列。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细分为两个体系域。通过对各体系域地层单元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恢复了各时期的古地理面貌及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带具有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斜坡3种类型,平面上由北向南顺序展布,走向近东西。微量元素分析进一步佐证和完善了该区沉积相带分析,V、Ni和Cr微量元素的含量显示从浅水到深水总体呈增加之势,Ce异常曲线对沉积环境也有良好反映,而台地边缘相的Sr/Ba比值表现出异常高值。
- 刘嘉庆李忠韩银学彭守涛韩登林许承武
- 关键词:塔河油田台地演化上奥陶统地球化学特征碳酸盐岩瘤状灰岩
- 韩国太白山盆地古生界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及其区域构造含义被引量:12
- 2009年
- 韩国中东部的太白山盆地位于京畿、岭南两个构造单元之间。采用LA-ICP-MS方法,从太白山盆地下寒武统、中-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砂岩碎屑锆石中分别获得27个和47个U-Pb有效年龄,前者记录了1820~1945Ma、2172~2195Ma、2473~2593Ma等3期可信的构造热事件,相对概率峰值分别为1897Ma、2177Ma以及2528Ma;后者记录了288~340Ma、461~474Ma、1780~1892Ma、1941~1959Ma、2012~2050Ma等5期可信的构造热事件,其中相对概率峰值为305Ma和1867Ma的两组年龄比较集中。研究认为,太白山盆地与京畿、岭南两个地块均发育大约1850Ma的构造热事件,缺乏华南比较特征的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进一步依据太白山盆地相应时段沉积古流向和古地理分布,说明太白山盆地至少与岭南地块之间存在密切的碎屑物源和构造属性关系,其构造热事件记录可与华北克拉通对比。另一方面,尽管中-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碎屑锆石记录了峰值为305Ma和468Ma可能发生在华北-朝鲜联合块体南缘的俯冲或构造热事件,但上述两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均缺乏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的年龄记录,所以亲华南的陆块至少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以前并未向太白山盆地提供碎屑物源。
- 李忠彭守涛许承武韩银学翟明国
- 关键词:碎屑锆石构造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