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成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公民
  • 6篇公民权
  • 5篇民权保障
  • 4篇民族
  • 4篇公民权保障
  • 3篇权利
  • 3篇权利保障
  • 3篇文化遗产保护
  • 3篇民族地区
  • 2篇多民族
  • 2篇多民族国家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参与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少数民族地区
  • 2篇宪政
  • 2篇民生
  • 2篇民族国家
  • 2篇公民权利
  • 2篇公民权利保障

机构

  • 9篇甘肃政法学院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5篇高成军
  • 3篇苏一星
  • 1篇张艳秀

传媒

  • 2篇社科纵横
  • 2篇西北成人教育...
  • 2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作为公民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的政治参与,它不仅是公民表达各自利益诉求的需要,而且也是政治体制得以有效运作的重要支持条件。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国土广袤,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民族、宗教问题众多,多元文化冲突等客观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了这一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程度,使其在参与主体、参与形式、参与对象、参与层次、参与途径和方式及参与效能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了这一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理性发展,也影响了这一地区政治一体化和民主化的发展。
高成军
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西北民族地区
权利保障与国族认同
为了使民族国家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稳定而有序运做,为了使国家在决策、行动领域的权威获取资源和合法性基础,多民族国家必然要建立某种统一的连结纽带和认同基础,有效的实现国家整合,而这对于地缘、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情况特殊的西北...
高成军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宪政权利保障国族认同少数民族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曲折中成长: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历史演进及发展特点
2012年
平等的公民身份及权利保障是现代民族国家最为主要的连接纽带和认同基础,推进新时期我国公民权的发展完善,有必要对公民权保障的历史演进进行深刻的回顾、反思和认识。文章以新中国成立至今这一历史阶段为区间,就公民权保障的两种方式:权利宣言和实现机制进行一个宏观的描述,进而总结其生成发展的机制和演进特点,并为新时期我国公民权的发展完善提供历史经验。
高成军
关键词:公民权保障演进
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区域差异被引量:6
2007年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上的差异,必将会导致公民权保障上的差异。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区域差异,最典型的当属东部与西部的差异。东西部地区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影响了公民权赖以实现的地方财政水平,最终影响公民权真实享有程度。导致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权保障呈现出了一种东西“差序格局”的状态。文章选取公民生存权、受教育权和医疗保障权进行透视。
高成军
关键词:公民权保障公民生存权受教育权
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城乡差异被引量:4
2007年
一国公民权保障不仅要在其宪法、法律条文上得以体现,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要对其实现提供各种保障机制。立法上的规定,只是一种纸上的承诺,它并不意味着公民权的自动保护。权利的真实享有和行使有赖于权利主体之实际地位和实际能力。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得权利主体由于经济落后、资源短缺而造成权利实际享有的不平等,导致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权保障呈现出一种城乡“差序格局”状态。
高成军
关键词:公民权保障城乡
民权保障:民生问题的价值依归与法治向度被引量:2
2013年
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关注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虽然现阶段民生问题表现形式多样,但所有民生问题的核心与实质都是民权问题。没有立基于民权高度下的民生改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政府应尽的责任和民众应享的权利,置换在民生问题上公民和政府的地位和关系。同时,没有立基于民权高度下的民生改善,很难使各种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建立在制度性、规范性、约束性的法律框架之下。所以,对于法治政府而言,通过民权保障来改善民生,是最为治本的一种保障方式。
高成军
关键词:民生法治
甘肃特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
2009年
甘肃特有民族文化遗产是这些民族智慧、情感、个性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见证,它的保护不仅关系到这些民族的存亡与发展,也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维护,有助于增强这些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和文化同一化过程中的竞争力。近年来,甘肃特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保护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高成军苏一星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权利保障与国族认同——以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保障为切入点
为了使民族国家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稳定而有序运做,为了使国家在决策、行动领域的权威获取资源和合法性基础,多民族国家必然要建立某种统一的连结纽带和认同基础,有效的实现国家整合,而这对于地缘、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情况特殊的西北...
高成军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宪政建设权利保障国族认同少数民族地区
文献传递
政府公共服务与公民权保障被引量:2
2007年
作为现代民主国家中的公民应享有公民权。公民权的保障不仅要靠一国宪法、法律在条文上对其加以表述和保护,尤为重要的是它还依赖国家对其实现提供各种保障机制。立法上的规定,只是一种纸上的承诺,它并不意味着公民权的自动保护。国家对公民权所提供的实现条件和保障机制,大多是以公共服务的形式作出的。因此公民权保护与公共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成军
关键词:公共服务公民权保障政府职能
西北民族政治发展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被引量:5
2013年
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是民族政治发展的标志,也是民族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多民族的法治国家建构下,西北民族政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必须是一种有序的制度性政治参与,只有这样的政治参与,才能与国家政治一体化进程相一致。
张艳秀高成军
关键词:民族政治公民政治参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